库切

更新:2018-04-07 23:44:05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库切

生平简介

  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 南非作家。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40年出生在南非的开普敦市。上个世纪60年代他移居英国。在英国他最初的职位是一名计算机程序员。库切于1969年在得克萨斯大学获得英语和语言学博士学位。在1983 年以前,他曾在布法罗的纽约州立大学教书。1984年他任南非开普敦大学英语文学教授。

  库切是芝加哥大学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成员。该委员会主要培养学生获得文学、哲学、历史、神学、艺术或者政治学博士学位。据称,库切已在该大学任教数年,最初是作为访问教授在校任教的。2002年他移居澳大利亚,并同时在阿德莱德大学教书。此前曾在数所美国著名大学任教,包括哈佛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库切同时还发表过各种翻译作品,并曾经担任过《纽约书评》的文学评论家。但库切本人平常却不大喜欢抛头露面。在他第二次获得英国布克奖(Booker Prize)时,他自己当时拒绝前往伦敦领奖。

  库切1963年结婚,但上个世纪80年代他与妻子离婚。他有一子一女。但他的儿子在23岁的时候不幸意外去世。

获奖原由

  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库切的数部小说“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他的作品《耻》(Disgrace)(已有译林出版社发行中文版)、《等待野蛮人》(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和《国家中心》(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是这一风格的典范。这几部作品“构思纤美精巧、文白韵味深刻、分析精辟入微”,是难得一见的闪光之作。此外,库切在批判西方文明的理性主义和伪道德方面也“笔锋犀利、入木三分”。但库切的小说也存在“是非不清的观点,尤其是在一些泾渭分明的问题上”。 瑞典皇家颁奖委员会在其颁奖辞中,指出库切的获奖理由为:“在人类反对野蛮愚昧的历史中,库切通过写作表达了对脆弱个人斗争经验的坚定支持。”

  《耻》一书表面上看像畅销书,有大学教授每周定时招妓以解决性需求、大学教授诱奸女学生进而丢掉教职、教授女儿“自甘堕落”地在偏僻农场里当农民、白人女子遭黑人强奸等情节,但实际上是非常严肃、深刻的一部作品。“整个故事所反映的是殖民主义消退后所造成的影响。这个影响,已经不单单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殖民者给被殖民者造成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上的损害,这些损害也作用于殖民者身上。当殖民主义势力消退后,殖民者的后裔为他们的父辈所做的事情要承担后果。小说反映了很复杂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库切1983年以《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1999年以《耻》两度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库切和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戈迪默被视为南非当代文坛的双子星座。他于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任职于阿德莱德大学,最新作品《伊莉莎白·考斯特罗:八个教训》是集杂文和小说于一体的著作。 2005年又出版了《慢人》。

相关作品及简介

  ●《尘土地带》(1974)

  ●《内陆深处》(1977)

  ●《等待野蛮人》(1980)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1983)纳丁·戈蒂默称这本书的出版是“一桩了不起的成就”。小说描绘了内战爆发后一片荒凉的战争场景下的大南非,一方面谴责了种族主义,一方面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作出了质疑,力图表现人在混乱环境中内在的精神生活以及人和他所生活的外部世界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充满了卡夫卡式的寓意。

  ●《仇敌》(1986)

  ●《白人写作》(1988)非常能表现库切文学批评素养的散文集。库切用批评家的眼光讨论了南非白人作家对非洲风光的描绘、外来的旅行者和移居者对非洲的记录、农场小说以及南非文学和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铁器时代》(1990)

  ●《双重视角:散文和访谈集》(1992)

  ●《圣彼得堡的大师》(1994)一本以陀斯妥耶夫斯基为主人公的小说。采用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生平中的大量史料。当年《纽约时报书评》的题目为“《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开普敦:J.M.库切的小说〈圣彼得堡主人〉》”。库切选择这样一个文学人物来作为小说的素材是耐人寻味的。

  ●《论书籍审查制度》(1996)主题是种族隔离制度下的书籍审查制度,他从一个作家兼学者的角度讨论了“当代的政治沉默”问题。

  ●《童年时代:外省生活场景之一》(1997)库切的童年自传。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小说的主人公是如何带着罪恶感和恐惧感在一个乡下的小镇里成长的,他第一次接触文学时的激动,最初的性觉醒,对父母的逆反,以及对种族隔离制度的逐渐认识。

  ●《耻》(1999)1999年获奖作品。小说写一个52岁的大学教授一段不太光彩的人生经历,大学教授戴维·卢里先是与应召女郎苟且,接着勾引了自己的女学生,名誉扫地,被逐出学界后,到了女儿的乡下农场。在目睹了黑人的暴力行为后,对自己的生活作了一番反省。该书中译本已于2002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动物的生活》(1999)

  ●《陌生的海岸:1986—1999散文选》(2000)一本文学论文集。开篇库切即问了一个很经典的问题:“什么是经典?”在30多年的创作和教学生涯中,库切对经典的理解有独到之处。书中库切讨论了笛福、理查逊、伊文斯、里尔克、卡夫卡、穆齐尔、陀斯妥耶夫斯基、布罗茨基、博尔赫斯、A.S.拜厄特、拉什迪、奥兹、马哈福兹等一系列作家,这些文学随笔先后创作于1986到1999之间,散见于欧美的各大报刊。辑成集子于2002年出版,是了解库切文学思想的重要材料。

  ●《青春:外省生活场景之二》(2002)一本用小说的方式追溯自己青年时代经历的书,颇有自传性质,发表于库切62岁的那年。小说回顾了一个1950年代的青年人在伦敦寻找自己的文学梦想,又在无比的失意中重返南非的一段经历。书的副标题为“外省生活场景之二”,和《童年时代:外省生活场景之一》构成一个完整的成长故事。

  ●《伊丽莎白·科斯泰洛》(2003)库切获奖前两个月新出版的一部小说。

(编辑:李子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上一篇:叶世斌 下一篇:阿兰·德波顿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