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回声,往事如烟又似梦

更新:2017-04-03 14:02:35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古塔回声,往事如烟又似梦

  作者:育苑春泥

  时光如水,流去了无数个春夏秋冬,却沉淀下令人回味的记忆砂砾,在脑海里划下了深深的印迹;岁月如歌,吟唱了几回回暮鼓晨钟,却弹奏起乐声萦绕的动人心弦,在心房里回荡着难忘的旋律。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三门峡人来说,这片古老而年轻、神奇而美丽的大地被那条半环而过的黄河玉带紧紧系在一起,常常萦绕在我的心里,在我的梦中,还有什么能比故乡的情结更能打动人的心灵呢?

  且不说那傲然矗立激流中的砥柱石,也不说那雄伟壮观的三门峡大坝,光是陕州公园里那古塔里的回鸣声就让我沉醉了,因为,那里有我儿时的记忆。在古塔的回鸣声里,我度过了幸福的青少年时代;在古塔的回鸣声里,我渐渐步入了不惑的中年时代。伴着古塔的回鸣声,我眼里的这座美丽的天鹅之城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巨变,这颗黄河岸边的“黄河明珠”正散发着越来越耀眼的光芒。

  古塔回鸣,声声激荡在心中;古塔回鸣,划起涟漪一层层。那塔叫宝轮寺舍利塔,俗称蛤蟆塔。蛤蟆塔位于陕州故城内,始建于唐代,为僧人道秀所建。金大定17年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将其复建为四方锥形13级叠涩密檐式空心砖塔。此塔最为绝妙之处在于塔内有回声传来,因其回声颇似蛤蟆的叫声,故被人们称为“蛤蟆塔”。据说,这种塔在中国只有四个,古陕州蛤蟆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因而在孩提时代我就常常引以为豪。

  沿着乡间的小道就可以到达我们称作“老城”的地方,蛤蟆塔就矗立在老城的一角。当时,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老城之所以“老”,是因为有几个比较“老”的建筑遗迹展现在那里,它们是古塔、石牌坊、南城门遗迹、东城门城墙遗址和钟鼓楼土台。古塔屹立了近千年,默默注视着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曾记得,古塔周围杂草丛生,瓦砾遍地;曾记得,人们精心改造、装扮着古城,一个个美丽的景点组合成了它俏丽的面容。

  在孩提的眼里,那古塔透着一种神秘,那古塔浓缩着儿时的记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一提起陕州古城,我就会一下子联想到许多年前巍然耸立于荒野之外的蛤蟆塔和石牌坊。古塔,默默地耸立,铭刻在心里,也许,正是儿时的这一段与古塔“剪不断,理还乱”的情节,却悄悄地点燃了我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在古塔前,扣石而击,塔里面顿时传来一声声蛤蟆的鸣叫声,扣击几下,鸣叫几声,屡试不爽,颇令人纳罕。伴着熟悉的蛙鸣声,循着记忆的轨迹,我仿佛回到了从前。

  记得小时候,三门峡有“新城”和“旧城”的称谓,今天陕州公园的这片地方被称作“老城”,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就是蛤蟆塔了。以前,蛤蟆塔附近荆棘丛生,瓦砾遍地,举目四望,满目凄凉。儿时的我们,常常结伴来此处游玩,割荆棘,摘酸枣,在城墙边的残砖瓦砾的废墟中,偶尔能捡到一些铜箭头和铜钱,颇有些“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乐趣在其中。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一次次来到蛤蟆塔下,一次次扣击石块,一次次聆听古塔的回音。伴随着城市的一次次“华丽转身”,我们也渐渐长大,但那古塔的回音依旧鸣响在心中。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山水是最美。伴着古塔的阵阵回音,古城遗址变成了集游赏观光为一体的陕州风景区;伴着古塔的阵阵回音,古塔周边的天鹅湖、黄河湿地公园应运而生;伴着古塔的阵阵回音,这里又变成了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陕州公园。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正如贺敬之在《回延安》里所描述的那种炽热的思念心情,我也是“几回回古塔梦中现,蛤蟆叫声鸣心间”。面对着峡市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化,我想起了贺敬之的另一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有“梳妆来呵,梳妆来! 百花任你戴, 春光任你采, 万里锦绣任你裁!”。是啊,时光飞逝,岁月如歌。这些年来,古塔见证着三门峡市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那塔里的回鸣声,声声悦耳,回荡在梦里,回荡在心间。

  许多次,当我步入风景如画的陕州公园,见到那巍然屹立的蛤蟆塔,我的心中总能回荡起那时断时续、清脆动听的蛤蟆鸣叫声,声声悦耳,如幻似梦。

上一篇:被风抚过的夏天 下一篇:夜,你碰疼了我的灵魂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