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博得赞美,不如以清醒的方式赞美自我;顺从各种主义的解读,不妨获取与世界对话的魄力。而阅读,可能是通往这些其一途径,关于女性主题的几本书,是审美、爱智和历史的故事,也是给予未来的启示。
在电影《卡罗尔》中,“精灵女王”凯特·布兰切特携手“龙文身的女孩”鲁妮?玛拉,在演绎了一段唯美的禁忌之恋,这部被提名奥斯卡的影片改编自同名小说《卡罗尔》,是《天才雷普利》作者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匿名之作。
年轻女孩特芮丝在纽约追逐舞台设计师的梦想,却只能在百货公司做售货小姐。某日,她和身陷婚姻危机的中年主妇卡罗尔在百货公司偶遇,相互吸引的两人开始书信往返、电报传情,甚至一起公路旅行。然而,这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是不被允许的,特芮丝的男友认为她只是一时迷惘,卡罗尔的丈夫则请私家侦探调查取证,希望在离婚诉讼中让卡罗尔一无所有。考验两名女性的时刻终于到来,两人能否冲破社会的禁忌,坚持走到美好的结局?她们愿意付出多少代价,来守护这份爱情?
《她的国》是吉尔曼写于1915年的一部女性主义作品,书中描绘了一个仅由女性组成的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里,女性通过单性生殖繁衍后代。她的国社会安稳、没有战争和纠纷,也没有统治和被统治。通过误闯进乌托邦的三个男人与她的国女人之间的不断互动,我们在男权社会中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那些社会规范、意识形态逐渐遭到质疑、颠覆,最终彻底瓦解。 《她的国》收录的另一部吉尔曼代表作《黄色墙纸》则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揭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禁锢,任何试图反抗的女性都面临被男权社会定为疯癫的危险。
《她的国》为以后的女性主义文学与社会变革开辟了道路,影响深远。 李银河老师隆重推荐《她的国》为女性主义文学必读作品,精选的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手绘插图,为作品增色不少。
作者:笛安
明朝万历年间,徽州商户人家的女儿令秧,在自己十六岁那一年嫁作休宁唐家的填房夫人,唐氏一族是徽州数一数二的富户,丈夫唐简虽比令秧大上几轮但中过进士,入过翰林院。然而在令秧成为唐家夫人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唐简便因意外离世。二十九年没有出过烈妇的唐氏一族,表面上为着光耀门楣,暗里觊觎朝廷旌表贞节烈妇的好处,像灾民求雨那样期盼令秧成为烈女,他们用尽各种手段诱导令秧殉夫,为了生存,还是天真少女的令秧踏上了艰难而又凶险的烈妇之路……
作者:(美)布朗米勒 着,祝吉芳 译
《违背我们的意愿》被西方世界奉为“研究强奸问题的经典”,创下30年畅销不衰的奇迹。它立足于女性的立场,运用大量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各种案例,对男性强奸女性这一普遍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心理学、社会学、犯罪学、法律和历史分析。
《新闻周刊》把此书评价为“一部对强奸问题最为详细的研究,迫使读者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这个具有毁灭性的犯罪”。《纽约时报书评》把本书列为本年度最杰出的图书之一,认为本书是一部“冷酷的史实,不朽的作品……一部值得一读的着作”,“它立足于独一无二的政治史档案、强奸的社会学以及男女在法律上固有的、根深蒂固的不平等。简明而通俗,布朗米勒写就了一部具有持续社会重要性的决定性的、压倒性的、令人震惊的着作”。
作者:严歌苓
扶桑,一个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女子;克里斯,一个同时代的白人少年。他们在美国的圣弗朗西斯科相遇相识,发生了恋情。因为扶桑是个20岁的中国妓女,而克里斯是个家境殷实的白人少年,这爱情不仅凄迷,而且成了命运的挑战。
性格即命运,因为扶桑怪异的性格,也使得她在大起大落的命运波折中挣扎起来,这一切仿佛都无法在扶桑的内心印上烙印。她从从容容地听从本能的体认,以三寸金莲走过一个又一个灾难。扶桑的性格在作者如此刻画下,有了非同一般的现代意义。严歌苓是这样阐释扶桑:的:“你需要我这样的感情吗?你需要我救你吗?扶桑的爱情故事,就是一句话’爱我吧,不要救我。’”
作者:(法)西蒙·波伏娃 着
《第二性》是西蒙娜?德?波伏娃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着,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智慧的一本书”,堪称为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并奠定了当代女权主义理论的方向和研究基础,至今仍是许多女性主义研究者的必读本。
波伏娃从生物学、心理学、宗教、神话、文学、历史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女性,得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结论:女人,不是生而为女人的,是被变成女人的。作者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为世界妇女运动树立了一块丰碑。
《送魂婆》是意大利新生代作家米凯拉·穆尔嘉的代表作,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意大利撒丁岛的索莱尼村庄,这里依然保留着古老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村民认为,连接出生与死亡的是一个人,而送魂婆就是慈悲的天使,是人们在临终前见到的最后一个人。整个村子既怕她,又敬畏她,但他们明白,就像只有一个女人能将生命带到世上一样,也只有一个女人能将生命带走。
玛丽亚是家里的第四个孩子,六岁时被年过半百的裁缝波纳莉亚收养,两人由陌生逐渐亲密。一场意外却让玛丽亚醒悟到波纳莉亚就是村里的送魂婆,从而远走他乡,来到现代大都市都灵,努力寻求爱和认可。不过一纸家书让她重新回到索莱尼村,等待着她的是病入膏肓的波纳莉亚,她承受着无法忍受的痛苦和折磨,但始终无法咽气……
英国《女性第一》杂志评论道,《送魂婆》用细腻的文笔展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意大利乡村一幅生命和死亡的世俗情景。在那个年代,家庭的束缚和责任仍然决定着命运的起伏。若想获得不同寻常的感动,必读这本书。
(实习编辑:郑娜)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