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八大山人

更新:2021-03-02 16:05:18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走近八大山人

一.前言
记不得哪年读过一篇题为《八大山人》的散文,八大山人那欲哭无泪、欲喊无声的凄楚人生,那历经磨难、贫贱不移的高贵人品,一直揪着我的心。我渴望更多地了解八大那藏着、掖着的身世,忍着、控着的情愫,躲着、避着的话语,压着、抑着的思想,从他那敢于留白、善于留白的画风中,那独树一帜、精美绝伦的书法中,那喃喃独语、静静流淌的诗词中,找寻由绝望的明朝遗民幻化为令人高山仰止的国画大师的人生轨迹……
二.青云谱
2012年国庆长假,我终于如愿以偿,由南京出发,直奔南昌青云谱。
青云谱还没开门,我和82岁的母亲沿着梅湖漫步,星罗棋布的亭台楼阁,蜿蜒清溪的戏水小鱼,远处那笼罩着农庄及阡陌良田的薄雾正在慢慢散去……
拿上免费参观卷,匆匆过了定山桥,直奔掩映在杨柳翠竹中的“青云谱”道观。偶尔几声鸟鸣,太静了!这里真的很幽静,比起闹市的喧嚣、国庆长假高速公路车水马龙、热门景点的人满为患,青云谱象当年隐居于此、一度喑哑不言的八大山人一样,无声地迎候来者。
青云谱古建原为净明道观,格局为三进四院二楼一园。道院以“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一气贯通的三个院落为主体,殿宇中部为方丈堂,三殿逐次递进,曲廊相通,左侧衔连“三官殿”和“斗姥殿”,右侧“峤园”,更有两庑内室“黍居”、“鹤巢”簇拥着,中间以天地相融,青砖灰瓦的粉墙,古朴典雅。十余株数百年高龄的罗汉松、苦楝、花梨木环祠四周,庭院深深,曲径通幽,自古为文人高士雅聚之所。
公元1661年,青云谱等来了它真正的主人。36岁的朱耷为“觅得一个自在场头”,来到了古老幽静的梅仙祠,他费了很大气力修桥造屋,终于把一个早已十分荒凉的梅仙祠弄得稍为像个样子了,便取“吕纯阳驾青云来降”之意,改名“青云圃”,后又寄寓意为青云传朱明家谱,改圃为谱。朱耷便在这里过着“一衲无余”与“吾侣徙耕田凿井”的劳动生活,他想把这里造成一块“门外不必来车马”的世外桃源。
我搀扶着年事已高的母亲在优雅闲静的青云谱各处走了走,吕祖殿前那沧桑肃然的几棵古木,许祖殿前那馨香弥漫的数株金桂,三官殿前那悠然自开的一池莲花,还�心情芾取⑶叮切拗瘛⒗疾荩潜坛亍⑿∠簿驳匚宰拧⒛爻ぷ拧亓髯�……

这里,平常、平凡、平和,这里,无尘、无欲、无争;这里,自然、悠然、怡然;这里,干净、幽静、宁静,这一切不正体现道教“无为而为”“大道无痕”的思想吗?耳边偶尔传来孩子的嬉闹声,眼前也时有游客的留影,我想,三百年前这里该是怎样的冷清?八大山人也曾无数遍走过我脚下的路,他的步履该是悄无声息的,如同当初这肃穆的庭院。
我们特意到三官殿前那个叫“黍居”厢房看看,“黍居”上壁的对联“谈口趣中皆是道,文词妙处不离禅”是八大的真迹。“黍居”是八大山人的卧室,也是他的书宅兼画室。内有一张很简朴的硬板床,一架书橱,一只特大的乌漆长方形书桌赫然置于正中,占据了房间三分之二的空间,此外无别的。简单的生活,孤独的身影,八大山人在这里以笔墨为伴,宣泄国破家亡的痛苦心情;以书画抒怀,抒发心中的不满与愤慨。
表面超然世外的朱耷,常有“时惕乾称”的感悟。实际上“道”和“禅”都无法真正安放和解脱八大那孤寂的灵魂,特殊的身世、家国的变乱从来没有从他的脑海中离开,他对清王朝心有愤懑,对故国常怀哀思。身在六根清净的寺院,可他血脉中,流的毕竟还是朱家天子的龙血。八大山人无法付出性命去恢复家国天下,但他把关于人生和现实的思考,用绝美的、自成一格的方式传达出来。他潜心于书画,寄情于山水,写意于笔端,青云谱院内的树木花草、周边的山林野景、溪涧芦荡、残荷败柳、松石幽禽均成为画家水墨的写意……
1959年在青云谱建立了“八大山人纪念馆”,殿堂也辟为展厅。
第一展厅系统地展示了八大山人生平史料。

八大山人(1626-1705年)本名朱耷,又名朱由桵,是朱权的九世孙。他生长在一个充满文化艺术氛围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擅长书画。身为贵族子弟,他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颖,八大山人8岁时就能作诗,能悬腕写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小楷,11岁能画山水,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才能。因为自家的藩国、封号被撤,八大山人早年曾醉心于科举,希望通过仕途而显达。他熟读儒家经典,十几岁时就顺利考中了秀才。
然而巨大的变故在1644年3月19日发生了,崇祯皇帝自缢,延续了276年的大明王朝就此终结。对只有十九岁的朱耷,生活的序幕才刚刚拉开,可一切都改变了!“天崩地裂”,这四个字可以概括改朝换代带给这一个性情孤介、有着强烈家族感的孩子全部感受。在接下来清廷对明室见一个杀一个的残酷宗族灭绝政策之下,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愧矣!微臣不死,哀哉!耐活逃生。”他用这血泪交并的对联记述自己在生死劫难中的惨痛心情。不久父亲和妻子相继离世,内心极度忧郁、悲愤的八大山人已经无路可走,为了躲避清军的追杀,1648年在江西奉新的耕香院落发为僧。没几年,竖拂称宗师。八大山人36岁时,想“觅一个自在场头”,来到青云谱,一住就是二十多年(36-62岁)。59岁还俗,晚年靠买画为生。

厅堂的显著位置摆放着《个山小像》。画面上的八大面容清瘦,神色安详,不,在安然的目光中透出坚忍和一丝令人不易察觉的迷茫。这是49岁华诞(五月初七)在奉新芦田耕香院,黄安平为八大绘的《个山小像》,上有友人饶宇朴、彭文亮、蔡受等跋三则,自题六则,第一次出现“西江弋阳王孙”印。他对这幅小像显出异乎寻常的喜爱,一直长随其身,须臾不离。它记录了八大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感悟,如谶语,似天书,透露出一段段艰苦的心路历程。如八大山人自题:“生在曹洞临济有,穿过临济曹洞有。洞曹临济两俱非,嬴嬴然若丧家之狗。还识得此人么?罗汉道底。”这段诗偈说过去的二十多年,一直在苦苦追寻,想要通过皈依佛门来安顿跳荡不羁的灵魂,但是今天,当面对自己的画像审视自我的时候却发现,曹洞也好,临济也好,都不能让自己的心灵得以休歇,都不是可以依托灵魂之所!奉佛而非佛,奉佛而疑佛,这疲惫不堪、彷徨无依的人是谁?谁又是我?为何?为何?又如自题“没毛驴,初生兔。剺破面门,手足无措。莫是悲他世上人,到头不识来时路。今朝且喜当行,穿过葛藤露布。咄!”多少年的参禅悟道,于家国何补?于社稷何益?他反思着,自责着,这痛苦不堪的追问让他对自己的生存价值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快走吧,脱去这一切桎梏,走自己当行本色之路!接下来便通过彭文亮、蔡受的跋文来交待自己的身世。康熙十六年二月,胡亦堂到临川任。秋,八大山人便尾随其后,在临川略住时日,中秋后即回奉新。此一回奉新,八大山人在《个山小像》再题三则,将自己遁入佛门的窘态、灯统,以及所修法门的情况一一交待完毕后,便将《个山小像》留在奉新耕香院,再返临川。从此走上了一条还俗的不归之路。《个山小像》对后人研究和了解八大那藏着掖着的身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纵观山人一生,或道或释,或隐或显,或颠或哑,或醉或醒,或蓄发生子,行也罢,藏也罢,都是他为生存,为日后生计的一种手段,山人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出家人,他一生从未真正的隐遁。
第二展厅左边陈列着影响八大山人的前代画家作品:有元代王蒙的《牧区林屋》明代徐渭的《石榴图》、吕纪的《浴凫图》、林良的《山茶白羽图》,有清代罗牧的《疏林幽涧图》,中间成列着八大的《山水通景屏》,右边陈列着受八大影响的同代和后代画家作品:有清代石涛的《山水图》、王原祁的《竹石图》、郑板桥的《墨竹图》、吴昌硕的《荷花》、齐白石的《玉兰》、潘天寿的《翠鸟》。

进入陈列着八大山人和他弟弟朱石慧书画的第三展厅,母亲说:“你细细看吧,我找个地方坐着等你。”哦,我忽略了母亲。
安置好母亲,我又回到了第三展厅。但当我站在八大山人的书、画前时,我所看到的是一个绝非静穆的世界。在这里,一阵阵喜怒哀乐的感情旋风,冲击着自己的心灵。八大山人把他的家仇国恨凝聚于笔端,倾泻于画面,似乎要刺破这座院落静谧的外壳。这是一个喜则大笑、悲则大叫的性格。有时,表面看是无声的,沉默的,但那内里,却藏着一座火山;有时,火山爆发了,嘻笑怒骂冲天喷射;也有平静的时候,但那是对世界的冷眼傲视。八大画树干枝少叶,画石丑怪磷峋,画蕾孤独一朵,画荷伤残一片,画鱼画鸟多白眼向天,其鸟造型独特,或蹲或卧,无精打采,画面冷气逼人,气氛萧条,让人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悲凄。
当年的青云谱,像是一袭浓重的僧袍,裹藏着一个大孤独的心。这颗心没有几个人能理解,它隐忍着多少痛苦、绝望、泪水与寂寞,当这颗心再也容纳不下如此多的痛苦而要崩裂时,便有恒古孤绝的八大山人画和诗。后人从中读出了八大山人亦僧亦道的人生、如煎如熬的岁月、无着无落的灵魂,还有悲愤,和时刻提醒着的痛苦……
来青云谱之前,我也曾看过不少山水、人物、花鸟画,甚至不乏名人,或线条匀停紧挺,或设色富丽谐洽,或神貌逼真鲜明,其间的画意诗情令人陶醉不已,只是那些作品美则美矣,但好像还总是缺少了些什么。
到底缺少了什么呢?一直没有答案。

今天,当那么多八大山人的画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当自己的情绪随着八大山人的画起伏跌宕时,答案是显然的。少的正是画家的真实生命感受和炼狱般经历,那些艺术家所画的人物与他们自身的生命激情不必有密切的血缘关联,他们强调传神,也是很传神地在描绘着一种异已的著名人物或重要场面,艺术家本人的灵魂历程并不能酣畅地传达出来,所以他们的画在打动人心,撼人心魄,唤起人的生命感方面就差了一大截。而八大山人却是以自己的人生遭际感受而苍凉入画。看八大山人的作品,是在阅读一颗大孤独、大悲寂的灵魂,如同站在深秋或初冬的寒风中,枯叶从身边扫过,会情不自禁地打一个寒噤。
第三进院落的横批“高山仰止”四个大字气宇轩昂,那是江西籍国画大师胡献雅的书法,老道,铿锵,遒劲,雄浑,每一个字如块块巨石自然磊成,蓄雷霆万钧之力。它让我想起雨花台前那组花岗岩雕塑——视死如归的烈士群体,想起高耸入云的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三者都庄严肃穆,摄人魂魄。那是为新中国诞生而献身一群人,捐躯的一代人.曾激励了中华儿女继往开来。而八大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没有赴汤蹈火,没有献身沙场,却同样以一种国际歌的悲壮震撼人心,让高山仰止,让天地动情,让每一位来这里寻觅他的人感触、感慨、感动……
来之前,我在网上看到关于“朱道朗不是八大山人”的文章以及“青云谱改成八大纪念馆”不妥的见解,来到青云谱后,我觉得八大是不是青云谱的住持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八大的笔墨精神可以寄寓于此,对中国文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我还认为无论怎样,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让八大山人终于找到了可以安顿灵魂的家园,而中国乃至全世界,也可在此静谧中触目、凝视这位旷世奇才的灵魂。
来南昌后,我曾问房客:“青云谱好看吗?”“不好看,没什么东西。”我问大酒店大堂值班:“到八大山人纪念馆怎么走?”他一脸茫然,我又问;“青云谱怎么走?”“好像是个寺庙,我不太清楚。”我也问过出租车司机:“你去过青云谱吗?”“小孩吵着要去,夫人和小孩进去了,我坐在门口等,10分钟她们就出来了。南昌本地人去的不多,都是外地人搭车去那里。”是啊,如果是看园艺亭台,人们会选择江南苏州;如果是玩湖光山色,游客会选择浙江杭州;如果是追溯道源,学者会选择四川鹤鸣。青云谱的景观并不出奇,何以吸引世人瞩目?
是八大山人!

是八大山人饱凝恨水的诗词,是八大山人饱蘸苦水的画作,是八大山人饱含泪水的书法,使青云谱的湖水更加清灵,使青云谱的院落充满活力,使青云谱的古树绽放新芽。
可以这么说,因了八大山人,青云谱拥有了引力、吸力、和震撼力,在中国这张宣纸上才能感受到它的价值和沉甸甸的份量;也因了青云谱,八大山人以独特的角度、深度、和厚重度,成为在2000余年历史中江西南昌向世界贡献的一颗真正的巨星。
感谢青云谱,感谢八大山人纪念馆,为我打开一扇了解和走近八大山人的大门……
三.站在八大山人铜像前
我站在八大山人的铜像前,就这么近近地。

八大山人孑然而立,他身着儒士装,袖里掖着斗笠,一件薄衣挡不住沁人心脾的寒意,他不自觉地身子微微前躬、右手紧护着左臂,眼睛无奈、无望,漠然地望着前方,嘴角蕴藏着一抹老实本分的痛苦和申诉。
八大山人的一生是悲愤的一生、是凄苦的一生,从国破家亡想喊不敢喊,到坠入空门想诉不能诉,从驻守道观‘哑’字署门,到撕毁僧服被逼成疯,八大山人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生命炼狱……
我站在八大山人的铜像前,就这么默默地。
透过八大山人看破红尘的表情,依然能听见大师那内心深处的呐喊。一面是超尘出世的青灯古佛、暮鼓晨钟,一面是丧国巨痛那奔涌不息、抑郁积聚的炼狱之火,他的灵魂扭曲地游走在这天上人间的两极之间。他以大写意的笔墨,将自己的满腔悲愤发泄于书画之中,他笔下的一枝一叶,是自己生命的骨血;他画出的鸟啼涧鸣,是他内心无声的歌哭;他勾出的丑石怪禽,是他倔强性格的写真。八大山人是一支笔,这支笔下的鹰,白眼朝天,桀骜不驯;这支笔下的鸟,单足独立,势不两立;这支笔下的荷,离根飘零,身世孤凄。最美丽的孔雀在这支笔下,也变得皮塌毛落,丑陋不堪,只剩下三根花翎,暗讥三眼花翎的清朝权贵。世界在他的笔下,只是枯枝、残叶、衰草、怪石、寒江拼凑而成的残山剩水,万物在他的笔下都有了灵性,充满着生命的痛感、傲气和怜悯。八大正是通过笔墨水砚的独语释放着内心绝望和凄楚,从而穿过了任何人都无法逾越的时空隧道。

我站在八大山人的铜像前,就这么悄悄地。
透过八大山人孤瘦挺立的站姿,依然能看到画家那贫贱不移的傲骨。
他坚持不为清廷权贵画一花一石,而一般农民、贫士、山僧、小儿却很容易得到他的作品,这种不屈于权势的精神,历来为人们赞赏与称颂。
八大由于他的特殊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他的画作不能像其它画家那样直抒胸臆,他用古人有根据而不常见的异体字、草法,写平常人难认的草字;用佛门的禅典、话头,采用僻典和省略词字的句法,作隐晦的诗和偈;创造有寓意而不明显、不易破解的合形文花押;(如一枚形状像乌龟的画押,实际为“三月十九日”几个字变形组成,这是明朝最末代皇帝崇祯自杀的日子,也是八大山人心中永远的痛。)他还用古法篆刻既难认又难懂的图章,用在自己所见到的花、鸟、鱼、虫、草以及各种动植物的画作上。自59岁开始以前的字均弃而不用,署款时将“八大山人”连缀写成“哭之”、“笑之”字样,八大有诗“无聊笑哭漫流传”之句,以表达故国沦亡,哭笑不得的心情。后人研读中感受了山人的无奈和无助、辛酸和辛辣、愤恨和愤怒,更欣赏山人在绝境和困境中,那始终贫贱不移的傲骨。
我站在八大山人的铜像前,就这么沉沉地。
透过八大山人文弱书生的外表,依然能感受圣人那坚如磐石的意志。

八大山人在甲申之变的巨大创痛中,“从人生浮华的、贵胄的俗世,遁入了空门,由明王朝宁献王的十世孙,削发为头陀。面对的不再是丝竹管弦、不再是蛾眉皓齿、不再是金玉膏粱,而是深山古寺里的寒磬孤钟,落日斜晖中的古树昏鸦。他由一个风华婉转的倜傥才子,一个锦衣玉食的帝王苗裔,一变而为斋供麦葵、烧火敲钟的僧人。”
在这种巨大的人生和心灵落差面前,八大没有沉沦,没有苟且的生、委琐的生、他站直了、站高了。八大山人有一幅《巨石微花图》,画了一朵在石缝中生长的小花。在严酷的环境中,这朵小花淡然开放,没有任何的惊慌,这种泰山压顶而淡泊宁静的情境,是他真实心性的写照和明志。
正是这个看上去弱不经风的八大,一件僧袍穿在身上也如同灌满了秋风一样空空荡荡的八大,用他瘦如笔杆似的身子作画笔,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充满着强烈生命意识的艺术世界。“八大山人,这样一位超凡入圣的画家,以清峻冷逸的画风彪炳千古”,历史上遭遇家国之不幸如八大山人者多矣,然何以八大只有一个呢?除了长期压抑,造成个性孤僻;和才情过人,控制笔墨能力炉火纯青外,更有任何力量无法摧垮的精神和坚如磐石的意志。

我站在八大山人的铜像前,就这么静静地。
透过八大山人聪慧绝伦的眼神,依然能感受巨匠那艺术生命的永恒。
当八大山人用自己真诚如赤子的心性面对万物、用简洁至极的笔墨传达天地无言之大美的时候,绝想不到在他身后会有那么多的崇拜者。三百年来他饮誉画坛,“扬州八怪”、吴昌硕,近代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画家都不同程度受其影响。现代美术家范曾先生这样评价他:“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中国美术史苟无八大山人,绝对也会黯然失色。八大山人对中国画的贡献几乎是不可计量的,而随着历史的推移,他的艺术将使千秋蒙庥,恩泽无以数计的后之来者。”
1959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艺术巨匠,在青云谱建立了“八大山人纪念馆”,它是我国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198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八大山人为中国十大文化艺术名人之一,并以太空星座命名。八大啊,国破家亡的你、腥风血雨中逃生的你、亦僧亦道的你,想过身后有此等殊荣吗?X3N中国散文网
    如今,八大存世的画在拍卖行一幅少则几十万、几百万,动辄几千万,有的甚至上了亿,并在不断攀升。八大啊,生前那么孤寂清寒的你,60岁后靠卖画为生的你,在“手病得不大好使,画不了画,没米下锅,不得已便开口借钱”时、为生计而一直创作到生命尽头时,敢想身后有这等富贵吗?心底涌起一阵难抑的痛楚,鼻子一酸,眼泪情不自禁。
我最后仰望八大山人塑像,他只是平视远方,紧握草笠,像三百年前一样孤寂,任凭我心里千百次的呼唤,也没有低头。这样一个坎坷的你,是怎样的力量支撑你走完80年的风雨人生?这样一个不凡的你,又是怎样的成就让齐白石愿做门下狗,让吴昌硕希望做梦也梦到你呢?这样一个“凡夫只知死之易,而未知生之难也!”的你,究竟是怎样的魅力让华夏为你骄傲,让世界为你动容?
是一种荣辱不屈的精神,一种贫贱不移的人格,一种血统不改的秉性,一种书画不弃的情怀。
历史纵然无情,岁月总是慈悲。
作为肉身,命运多舛的朱耷已经远去;作为艺术,超凡入圣的八大生命永恒。
塑像旁边有座仙人桥,桥上有一块石头,刻着斗大的两字---画魂,那颜色血红血红的……

四、赏真
走进建筑风格现代抽象、含蓄简约的八大山人真迹陈列馆,映入眼帘的是一篇题为《真赏》短文:画遇真赏如曲逢知己。遥想当年,或因曲高和寡少人问津,或因名满天下难觅知音,八大山人有《真赏》印问世。“真赏”者“确能真赏”也。逝者如逝,三百年来,有几人堪称八大艺术“真赏者”?清人邵长蘅曾言:“世多知山人然竟无人知山人者。”“真赏”不易,可以理解,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一人对他人或今人对古人“真赏”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境界。然“真赏”不易,则属憾事,没有“赏真”何谈“真赏”。公元2012年,南昌市人民政府拆巨资新建八大山人真迹陈列馆,提名“真赏”。从此,八大的书画真迹将面呈四海宾朋。愿观众“赏真”之后,成为八大山人艺术的“真赏”者。
这篇言简意赅的导读,给了动力,也给了压力。我很担心,自己能从八大的字里画间读懂多少?
第一幅《孤松图》。一株古松拔地而起,虬干曲枝,高古奇崛,松针稀疏,丑中见美。自上而下一气呵成,笔墨无多然气势磅礴,出人意表,境界寥落。图的右上方有题款:“写为兰皋先生,八大山人”,钤印两方:“可得神仙”、“八大山人”。左下方为吴昌硕的题跋“八大山人画,世多赝本,不堪入目。此帧高古超逸,无溢笔,无剩笔,方是庐山真面。”说的是山人画精炼至极,这种简练达到添一笔多余,少一笔不成的高超境界。少,也许有人能做到,但是少而不薄,少而不贫,少而不单调,少而有味,少而有趣,透过少而给读者一个无限的思想空间,这是很难有人能做到的,前人所云“惜墨如金”,又说“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八大真正做到了这点,可谓前无古人,后难继者。

第二幅为《双鹰图》。隆冬季节,枯枝危石之上栖息的两只寒苍鹰相互顾盼,俯仰之间,英武之姿一览无余。寒鹰的羽毛先以淡墨晕染,趁湿在淡墨上罩以浓墨,浓淡墨交融处显现羽毛柔软、细密的质感。鹰的眼睛表现得最有特点,靠上眼眶处以重墨点睛,“白眼向人”的冷漠孤傲顿现笔底。此鹰的神态象征作者坚韧倔强、磊落不羁的个性与孤寂执着、不与世俗合流的心境。此图反映了朱耷作品的独特画风和典型造型。

八大一生爱荷、梦荷、吟荷、写荷、画荷,荷花是他艺术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第三幅《墨荷图》,画面墨荷生动,各有姿态,荷苇修长弯转,插拔若钢筋般的坚韧而富有弹性,荷叶多呈放射状,完好的不多,大多为残败之叶,荷花藏于叶与叶之间,透出一股凄凉如水的荒凉、寂寞、冷隽的气息,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寒噤,透过画意的愁绪不已,似乎能听到来自岁月深处八大山人心灵的啜泣。
第四幅为《荷凫图》。整个画面,意趣盎然,浅水露泥,荷柄修长,扶摇直上,亭亭玉立,具有君子之风。水中露石,组合得当,用笔放逸,疏秀而具生气。上下两鸟都栖一足,悬一足,没有一点安全感,使人有不可一触,触之即飞的感觉。此也与八大山人一副草书横幅“时惕乾称”暗合,想保存自身周全,唯有时刻警惕。这些诗书画卷,都是身为明朝遗民的八大山人一生无奈却真实的写照。
八大山人的这两幅荷花图,其荷比人高大许多,气势浩然,须仰视才行。它们都没有去再现夏日荷花那千转百媚的摇曳姿态,让人感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而是通过傲立倒插的荷杆,犹如钢筋铁骨承受“炎凉高冠”的巨大压力,但几片荷叶仍舒展高舞,生动,鲜活。读山人的水墨荷花,如同品一杯西湖龙井,初次品尝,淡乎寡味,不知好在何处。时光荏苒,待你尝遍了世上所有的甜饮和浓茶烈酒,厌倦了声色名利,再次定下心,慢慢消受一杯那淡淡的栗子茶香,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第五幅《椿鹿图》,椿树下一只鹿,立在石上,仰首上望。鹿跟“禄”同音,表示官爵,将椿树与鹿画在一起,很可能是应人之请,画来祝贺亲友父亲寿辰的,八大山人晚年以卖画为生。这幅画中之鹿,正面而立,在造型上是较为困难的,但八大山人画得相当真实准确。四条腿的前后安排,仰首伸颈的头部以及鹿角,鹿的眼睛更加传神,至于椿树叶,耐心地一笔一笔点成,这幅画的鹿形神兼备,构图严谨,用笔柔和自然,绝去“火气”与“霸气”,显得纯净、自然、有天趣。这些都是八大山人晚年作品的一个特色。
第六幅《幽溪载酒图轴》也未署年代,作品上也钤有两方印“拾得”、“何园”。据这两方钤印的使用时间,可以推断,《幽溪载酒图轴》的创作时间应该是1702年,是八大山人意境升华期的作品。八大的山水画很少有人,但这幅《幽溪载酒图轴》,近、中、远景距离拉开,茅屋,松树,山石、巨冈、山岭苑曲延展,造成旷远的空间感。画的下方,较大一片水域,水上一叶轻舟,船头坐着一位优哉游哉的船家,画面给观者一种宁静、安谧、恬淡的感觉。

朱耷的山水画多为水墨,早年的画面枯索冷寂,满目凄凉,大都是荒山怪石、枯枝残叶,表现“残山剩水,地老天荒”的境界,于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简朴之气,反映了他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八大山人晚年的山水画,已经看不到丁点的悲情和怨怒,更没有无助和哀怜,有的只是一个艺术家犹如天籁的灵魂清音,廓然空明。
我喜欢《幽溪载酒图轴》这幅画中他那笔情与墨韵,更喜欢他笔墨及意境中所透出的平和与宁静之气,一直为他揪着、难过的心似乎也宽慰和释怀了许多。
第七幅是行书七律:“深树云来鸟不知,知来缘想景当时。小臣善谑宗何如,庄子南图近在兹。”左上角款:“题画意,八大山人”。八大宗奉的是庄子的自然之道,它不需求诸于外而就近在自己的心中。只要心与万物相接相谋,就会与自然达于浑融。这幅八大的书体,以篆书的圆润等线体施于行草,自然起截,了无藏头护尾之态,以一种高超的手法把书法的落、起、走、住、叠、围、回,笔锋藏而不露,线条圆转流畅。
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看完赏真馆内的展品,我来这里想寻找“墨点无多泪点多”八大的观念有些被颠覆,有一种看不见的线路一直在牵引着自己的思维:遗民情节--禅宗思想--晚年超越,似乎更接近于真实。八大山人身处明清移祚之际,他个人又属天潢贵胄而历国破家亡之痛,这种现实生活会在他的心灵上打上深深的烙印,并且在他的审美情感和艺术创作中有所表露,他笔下的艺术形象中孕含着一种孤僻、冷峻、忧伤的情感内容,乃植根于他一生坎坷的经历。而正是“因生命中过度可悲,过度可喜,或过度奇异的遭遇,使日常的人生丧失意义,而有一种超脱一切又明了一切的感觉”,八大的作品之所以能感动人,就是产生于这样的心境。八大从来就没有真正解脱过,所以就愈加地期盼解脱,他把这种强大的动力植入画中,于是人们从八大的画中看出了“泪点”,自己也跟着沉闷愤慨,无以自拔。
纵然八大内心固有深不可测的家国痛楚,但若仅以‘天地为愁,草木凄悲’视八大,那并不完全,艺术之伟大不仅仅在表现内心的痛苦,而更在化解这痛苦。明亡后,处于极度压抑的八大曾说过:“愤慨悲歌,忧愤于世,一一寄情于笔墨。”正是通过书画,“墨点无多泪点多”的八大山人记录着对故国的哀思、宣泄着无法言说的遗民情结、释放着对清朝的愤懑;也正是通过书画,八大山人才走完了由大浪拍岸的惊天仇恨到“时易乾坤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雪卷云舒”坎坷而漫长的人生。

如果说八大最终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话,那便是他无论如何也挣脱不掉的儒家责任感,追求大美,是八大之志,是他“不能放弃的信仰”,否则生亦如死。“无为而无不为”,对于他而言,“无为”只是观念上的,在实际中他必须有所“为”。他是一位至诚者,一位“择善而固执之者”的君子,在艺术的净土,他实现了追求和传播天地大美理想。这个“狂者”之身,或许他不适合游走于尘俗,但在艺术空间,已经到达出神入化的圣境……

八大的画,给我整体的感觉就像荡尽人间的风烟,摈弃世间的浮华,直接切入到人生命的真实世界。随着他人生过程的痛苦展开,他的思考越来越深,他把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用得那般娴熟来表达自己内在的困境,表达自己对命运的咏叹。
美无处不在,可像八大山人的书画那样摄人魂魄的大美实在少见!
离开赏真馆时,意犹未尽的我带走了一套《八大山人全集》。

五.后记
两年过去了,工作之余,闲暇时间,翻开荣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的《八大山人全集》静静地品读,对我来说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精神享受。
我爱八大的画,更爱他的书法,黄宾虹曾称“书一画二”。八大山人早期书风追求险绝,颇具怪伟气象;中期逐渐收敛,沉着蕴藉;晚期则任其自然,平淡天成。他晚年独创的“八大体”,雄浑饱满,骨力天成,安详自在,逸韵横生,线质、结字、境界、格调均前无古人。他的书风是融篆书笔意於行草,有晋人散淡闲适,更有人与自然的亲和,形成沉厚圆转,纵横奇伟,大巧若拙,“绚烂之极,复归平淡。”八大写的《兰亭》参以篆意,生动飞舞,直通《兰亭》原本,有过之无不及……
人类的灵智,一旦聚于一人之身,则其人所臻达的高度是空前绝后的,不幸的时代不幸的身世造就了八大山人这位旷世书画奇才。在《八大山人全集》一千多幅作品中,八大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也留给了后人一幅幅冷峻、乖戾、飘逸、狂放、怪诞的诗、书、画、印,以及难以揣摩的心事。我不是学艺术的,也许感触和感受不会像艺术家那样深刻,可这并不影响我对八大发自内心的敬爱;作为八大的粉丝,我会更多地关注他、研读他、走近他……
(竹清 2014年9月18日写于南京)

上一篇:梅里雪山 下一篇:蜕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