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邦:清汤面|中篇小说|

更新:2017-04-13 13:57:50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刘庆邦:清汤面|中篇小说|

作者:刘庆邦

  今天本版发表的《清汤面》是作家刘庆邦最新原创短篇小说。

  刘庆邦1951年生于河南省沈丘县。现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作者除著有多部中长篇小说外,一直坚持短篇小说写作。他当过煤矿工人,作品多在矿区的地理、文化空间里,以平民视角和悲悯之心,秉承现实主义原则,笔下一个个小人物呈现出复杂命运和多样人性。

  这篇小说以向秀玉、喜莲和杨旗等人物围绕一碗清汤面构成一个完整、柔美的故事,其对心理、细节的入微描写及细腻、朴实的叙事语言,让人看到生命在承受苦难过程中依然会欢乐地生长和开放。

  在此,我们期待作家们为这个时代写出更多好的短篇小说。

  ——编者

  原煤从井下提到装煤楼上,需要先过一遍用钢丝网做成的震动筛。一踏上震动筛,碎煤和块煤相混的原煤仿佛兴奋不已,呈现的是跳跃的状态。震动之后,碎煤漏下去了,筛子上留下的都是块煤。这是选煤的第一道工序,叫筛选。选煤的第二道工序是手选。人手长在人身上,手选当然需要人工。进行手选的都是一些女工,临时工,她们分站在不停运行的皮带运输机两侧,负责把混杂在煤块里的个别矸石拣出来。矸石黑头黑脸,表面像煤,实质不是煤,是石头。一块矸石坏一车煤,只有把矸石拣出来,才能保证煤质的纯净。

  向秀玉就是一位在装煤楼拣矸石的女工。她头上包着方巾,嘴上戴着天蓝色的口罩,脸上只露出一双眼睛。向秀玉的目光是锐利的,对矸石零容忍,伪装再好的矸石都别想逃过她的目光。对拣矸石这个活儿,她早就有了心得。煤是亮的,晶面闪耀着熠熠的微光。矸石是乌涂的黑灰色,暗淡无光。块状的物质从面前的皮带上流过,她目光一扫,就把隐藏在煤块中的矸石捕捉到了。煤是轻的,矸石是重的,哪怕向秀玉闭上眼睛,只用手稍一衡量,就可以分清哪是煤,哪是矸石。有了心得还不够,向秀玉还做到了全神贯注,眼疾手快。心无二用,眼无二用,手无二用,倘若稍一走神儿,矸石就有可能从眼前溜走。上班期间,向秀玉心在眼上,眼在手上,心到眼到,眼到手到,称得上是一个敬业的、称职的拣矸工。

  向秀玉上的是白天班,早上8点上班,到下午4点才能下班。皮带连续运转,她中午怎么吃饭呢?向秀玉对拣矸石在意,对吃饭不是很在意,有空就吃一口,没空就不吃。上班时她会用饭盒带半盒剩饭,或带一个馒头,趁皮带有时空转,她就抓空子吃一点。她手上沾了煤,满手都是黑的,吃饭时,没时间洗手,手一捏馒头,馒头上就沾了煤粉。她和拣矸石的姐妹们都认为,煤是黑的,也是干净的,煤不会闹肚子。所以馒头上捏有黑手印的地方她也舍不得扔掉,连同煤粉一块儿吃了下去。渴了,她拿起矿泉水瓶子,对着瓶口喝一气水。一瓶矿泉水两块钱,她可舍不得花那个钱。矿泉水瓶子是她拣来的,里边装的是她自己烧开后又放凉的白开水。

  她自己吃饭可以凑合,问题是,女儿喜莲中午怎么吃饭呢?喜莲在矿上的学校上小学三年级,脖子里用线绳挂着一把白钥匙,中午只能一个人回家吃饭。向秀玉把米饭盛在碗里,放上菜,盖在蒸锅里,让女儿回家后把饭菜蒸热了吃。她们家烧的是蜂窝煤,有时喜莲嫌煤火上来得太慢,不等火苗长起来把锅烧热,凉着就把饭菜吃了下去。当妈的对煤火是有数的,她回家掀开火炉一看,见放在最上面的那块煤还是黑的,就知道女儿中午没有开火热饭。她对女儿说:秋天来了,你吃凉饭可不好,还是把饭蒸热再吃好一些。她还对女儿说:你不要心急,一定要有耐心。树没有耐心,就长不成树;煤没有耐心,就变不成煤;人没有耐心呢,啥事都做不成。我的话你明白吗?女儿点点头,像是明白了。

  有一天,向秀玉因上班走得匆忙,忘了给女儿留饭。直到下班回到家,女儿才对她说:妈,你今天没给我留吃的。是的,是的,她昏了头了,竟把给女儿留饭的事忘记了。她自己一顿饭两顿饭不吃都没关系,正长身体的女儿中午没饭吃可不行。她愧疚坏了,也心疼坏了,一把将女儿搂在怀里,眼里顿时涌满了泪水,说对不起,妈妈错了。

  女儿说:没事儿,没事儿的。

  第二天,向秀玉做出了一个决定,中午不再给女儿留饭,每天给女儿3块钱,让女儿到矿街上的小饭店里买饭吃。

  矿上从生产区到生活区有3里多路,一路两旁都盖了房子,形成了一条矿街。街上的房子都是门面房,矿街其实就是商业街。街上卖肉的、卖粮的、卖水果的、卖日用百货的等,称得上应有尽有。矿上的人下班后,从生产区往生活区走,想买什么东西,顺手就买到了。矿街上还有美容美发、洗浴桑拿、足疗按摩、卡拉OK等,你想进去享受一下,没有人会反对。当然了,矿街上的小饭店也不少,胡辣汤、水煎包、羊肉汤、热火烧、米饭、炒菜、馄饨、油条等等,你想吃什么都可以。有的矿工升井洗过澡后,拐进一家小酒馆,要一份水煮花生,一盘凉拌肚丝,喝上二两小酒儿,那是相当地自在。向秀玉把3块钱装进女儿的口袋后,特别跟女儿交待,这个钱专款专用,不许省下钱不吃中午饭,更不许拿这个钱买别的东西。她问女儿:记住了?女儿点点头,说记住了。向秀玉向女儿建议,最好去杨旗阿姨的小饭店买一碗清汤面吃,听说杨阿姨做的清汤面味道很好,也热乎,一碗清汤面的价钱正好是3块钱。

  矿上的小学校建在生活区,杨阿姨开的清汤面馆离生活区很近,中午放学后,喜莲遵照妈妈的建议,到杨阿姨的清汤面馆去买清汤面。杨阿姨一见喜莲,样子有些欣喜,说:这不是喜莲嘛,我的孩子!你妈那个小抠儿,怎么舍得给你钱让你出来买饭吃呢!喜莲还没说话,杨阿姨就指了一个座位,让喜莲坐下,说阿姨马上给你下面吃。

  喜莲掏出3块钱,递向阿姨,说:杨阿姨,给你钱。

  杨阿姨没有接钱,说:钱你先拿着,等吃了面再给钱。

  喜莲看见了,杨阿姨身边案板上放的面不是机器轧的面,也不是手擀面,而是一大块和好醒好的面坨子。杨阿姨揪下一块面,在案板上搓巴搓巴,搓成一根圆圆的面棍,双手就开始抻面。杨阿姨抻面抻得很熟练,也很好看,她张着双臂,一折一抻,一折一抻,面就抻细了。当把面抻得像粉丝一样,杨阿姨就把细丝面下到锅里去了。杨阿姨备有两口锅,一口大锅,一口小锅。大锅稀饭小锅面,是说大锅熬稀饭好喝,小锅下面条好吃。杨阿姨的大锅里熬的却不是稀饭,是棒骨汤。棒骨汤一直滚得咕咕嘟嘟,需要下面时,杨阿姨把汤舀到小锅里,用小锅下面。面里不放肉,也不放什么菜,起锅时只放一点芝麻油腌制的葱花。杨阿姨把做好的一碗面端到喜莲面前的小桌上,对喜莲说:汤热,慢慢吃,别烫着。喜莲先尝了一点汤。别看汤是清汤,味道却十分鲜美。一碗清汤面,把喜莲吃得汗津津的,小脸儿都红了。

  吃完了面,喜莲付给杨阿姨钱时,不料杨阿姨说:阿姨不收你的钱,钱你自己留着吧,可以买本买笔。

  喜莲说:那不行,我妈知道了会吵我的。

  杨阿姨说:你这孩子,回家别跟你妈说嘛。好了,吃饱了就回家吧,别耽误上学。

  平日里,喜莲帮妈妈买东西,哪怕剩下一毛钱,一分钱,她都会及时交给妈妈。她吃了面,杨阿姨没收她的钱,要她别告诉妈妈,那是不可能的。妈妈下班回到家,喜莲一见到妈妈,就把杨阿姨不收她饭钱的事对妈妈说了,并把3块钱掏了出来。向秀玉没有吵女儿,她心里一沉,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自从孩子的爸爸在井下的瓦斯爆炸中遇难后,周围的人对她和她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中秋节还没到,张师傅就给她们家送来了一盒月饼,说儿子给他买的月饼他吃不完,就请她和喜莲帮帮忙,把月饼消灭掉吧。秋风刚凉一点,王奶奶就给喜莲送来了一件布衫和一条裤子,说布衫和裤子是她孙女穿过的旧衣服,如今孙女长高了,衣服穿不着了,就送给喜莲穿吧。她一看,哪是旧衣服,分明是刚从商场买回的新衣服。她本来没有工作,矿上为了照顾她们家的生活,就在装煤楼上给她安排了一份拣矸石的活儿,每个月可以挣1000多块钱。更让向秀玉想不到的是,某个早上,她开门一看,门口放了一壶花生油和一兜刚掰下来的嫩玉米,她至今也不知道是谁送的。不用说,喜莲去杨旗的面馆吃面,杨旗不收喜莲的钱,也是同情孩子照顾孩子的意思。可是,下还水,播种还苗,哪有吃饭不花钱的道理呢!向秀玉又拿出3块钱,和上次给的钱加在一起是6块,口气严肃地对女儿说:你明天中午再去吃饭,一定要把这6块钱一块儿交给杨阿姨。每个人都要吃饭,但不能白吃饭。花自己家的钱买饭,饭吃起来才香。你爸虽说不在了,国家给你发的有抚恤金,妈妈也挣着一份工资,咱们家的生活不会有问题。吃个饭连钱都交不出去,这怎么能行呢。你不能太面,给杨阿姨交钱时态度要坚决一些,你就说,杨阿姨,你不收我的钱,我以后就不来你这儿吃饭了!

  第二天下午,向秀玉下班回到家,喜莲一见她就哭了,哭得很伤心的样子,一边哭,一边说:妈妈,妈妈,我明天不去外边买饭吃了,中午我不用吃饭了。

  向秀玉一听就知道,喜莲又没有把钱交出去,她说:好了,别哭了,小孩子总是拗不过大人,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你。擦擦泪,写作业去吧,我去找你杨阿姨。

  去找杨旗之前,向秀玉重新梳了头,洗了脸,换上了一件白色的外套。她在装煤楼上班,一天到晚跟煤打交道,跟矿工在井下采煤差不多,弄得身上脸上都是黑的。每天下班后,她来到矿上的女工澡堂,都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煤里有油分,沾在皮肤上很难清洗,特别是眼圈儿、鼻洼儿和鼻孔,稍不仔细,就会留下煤的印迹。她总是洗了又洗,把小拇指伸进鼻孔里,连鼻孔都洗得一尘不染。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她得把责任接过来,把这个家支撑起来。丈夫走了,她的心气儿不能散,更不能丢,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笑着面对生活,面对未来。她对着镜子,还把项链戴上了。丈夫曾是矿上的劳动模范,有一年矿上组织劳动模范到海滨疗养,丈夫回来时就给她买了这串项链。项链是用珍珠串成的,每一粒珍珠都闪耀着晶莹的光辉。

上一篇:乌鸦和凤凰|童话寓言| 下一篇:懂得爱情|中篇小说|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