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

更新:2023-04-25 15:12:46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②,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③,壮其蔚跂④,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⑤,浏漓顿挫⑥,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⑦,洎外供奉舞女⑧,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⑨,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⑩,今兹弟子,亦非盛颜(11)。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12)。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13),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14),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15),即公孙可知矣(16)。

  (《杜工部集》)

  注释①公孙大娘弟子——即序中所说的李十二娘。公孙大娘是唐开元时著名的舞蹈家。剑器,古代乐舞之一。②夔府别驾——夔州都督府的别驾,从四品下。元持,人名,《郎官石柱题名》司封员外郎有元持,名在韦少游之下。③临颍——许州颍川郡属县,今属河南省。④蔚跂——光彩照人,姿态矫健。⑤郾城——许州颍川郡属县,今河南郾城县。剑器浑脱,有独舞和群舞两种,一种是由女伎扮演,一种是由军伎扮演。详见《教坊记笺订》。⑥浏漓顿挫——疾捷酣畅而又沉着有力。⑦宜春——即宜春院,在长安宫城东面的“东宫”内,是宫内管理妓乐机构。择妓女中技艺优秀的入宜春院,称为“内人”或“前头人”。梨园,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置于蓬莱宫侧宜春院,其中分设男女二部。玄宗曾选坐部伎子弟300人和宫女数100人于梨园学歌舞,有时亲加教正,称为皇帝梨园弟子。伎坊,即教坊。内人,亦称内妓,即前头人,居宫中。⑧外供奉舞女——与内人相对而言,指不居宫中,随时应召入宫表演的舞妓。洎(ji),及。⑨圣文神武皇帝——即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群臣所上的尊号。⑩况余白首——前人认为“况余”二字和上文不相连属,或疑为“晚余”二字之误,或认为“况余白首”乃子美自谓,是跳脱手法在文中之运用。⑾亦非盛颜——也不怎么年轻了。盛颜,丰满的容貌。⑿“既辨其由来”二句——意谓从李十二娘的师承关系,看出她的伎艺获得了公孙大娘的真传。波澜,借指舞蹈的意态节奏。⒀张旭——唐朝书法家,草书最为知名。⒁西河剑器——剑器舞的一种。⒂豪荡感激——指意态飞动,饱和着激动的情感。⒃即公孙可知矣——连上句意谓张旭既然能够从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中吸取到一种“豪荡感激”的力量,那么公孙舞蹈艺术的高妙也就可想而知了。

  赏析杜甫以诗名世,被誉为“诗圣”。他写的散文也不少,赋、赞、杂著无所不有,内容丰富,具有清拔奇峭的风格,实为韩柳散文的先声。

  本文是他七言古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序文,说明成诗的缘由,表达对公孙舞蹈艺术的敬佩。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带有诗的质素,与其“沉郁顿挫”的诗风颇为一致。

  作者在夔州看了李十二娘“壮其蔚跂”的剑器舞,自然会“问其所师”,因为“名师出高徒”。得知李为公孙大娘弟子时又自然忆及观公孙舞剑器的往事:“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当时舞女众多,而公孙压倒群芳、独享盛名。行文中流露出对公孙倾倒之情。如今,“玉貌锦衣”的公孙是否还在自不可知,自己也已白首,李十二娘“亦非盛颜”。抚今思昔,感慨万千,因而写成这首《剑器行》。以上是叙说诗成的缘由,由李氏而忆公孙;忆公孙而抒慨,一波三折,顿挫有致。最后以大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剑舞而草书长进的故事,又由舞伎而及于书法,进一步表述了师法的可贵,结语“即公孙可知矣”,表现出诗人对公孙高妙舞蹈艺术的赞佩。

  中国有句名言:“文似观山不喜平。”外国对“通篇都一平如水”也不感兴趣,这是中外衡文的共识。我们从杜甫这篇精美的序文中,或许会得到具体感受,并取得借鉴吧!

上一篇:毕淑敏《银与福》 下一篇:《游马驾山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