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欲,有正邪之分》

更新:2023-05-08 19:35:32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杂文《欲,有正邪之分》

  有些问题,本来是简单而清楚的,由于见仁见智的不同,反而人为地复杂而不清楚了。林则徐的名言: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便是如此。

  有的同志认为:正常人都有七情六欲,“无欲则刚”是不实际的,“有欲则刚”才是真境界;对提倡“无欲则刚”能有多少成效,持怀疑态度……

  这见解自有其道理,也给我以有益的启发。是的,人非顽石,谁能无 “欲” ? 所谓 “食色天性” ,就是说人“天生” 有食色之“欲” 。连修养精深的孔圣人也“食不厌精” 、乐见南子(美人)么! 为此事他的学生子路很不高兴,窘得老夫子赌咒发誓“天厌之,天厌之” ,以表明自己没有邪恶欲念。然而,我总认为 “无欲则刚” 中的 “欲” ,不是指此类正当合理的 “人欲” 而言的,因为林则徐在挥笔写这名言时,他自己就有七情六欲,起码一日三餐(食欲)和贤妻陪伴(情欲)这两件事是少不了的。如果不去钻牛角尖的话,“无欲则刚” 之“欲”显然是针对那些悖理、违法、不合道德规范的邪欲、恶欲、贪欲说的。当然,法、理、道德都是有阶级性的,不同性质的社会有不同的法理标准和道德规范。撇开由阶级带来的这种“不同” ,许多邪欲、恶欲、贪欲,如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偷窃诈骗,淫人妻女,搜刮民财,鱼肉百姓,杀人越货等等,自古至今都是为各个阶级的理、法、道德所不容许的。虽然在私有制社会里,真正能做到无邪欲、恶欲、贪欲的清官良吏,象包拯、海瑞、于谦、杨震、郑板桥、林则徐之类的人物,确属凤毛麟角,但也并非子虚乌有。而在我们革命队伍中和今天的社会里,情况就大不同了,不论是老一代的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还是广大的干部、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能够做到 “无欲则刚”的比比皆是。所谓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 自 由故,两者皆可抛” ,所谓 “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就是这种 “无欲则 刚” 的生动写照。

  凡事都有个度和量,适度适量为之合理合法,过与不及都会走向反面。“欲” 既然人皆有之,也有个度和量的问题,适度适量之“欲”属于正与善,过度过量之“欲” 就会变成邪与恶。因此,对“人欲” 应该区分其正邪善恶,自觉加以调节和控制。明朝嘉靖年间,有个叫杨继盛的刚直之臣,因敢于抨击祸国殃民的权相严嵩的十罪、五奸,惨遭杀身之祸。临刑之前,他在留给妻儿的遗嘱中说道: “心以思为职,或独坐时,或夜深时,念头一起,则自思曰:这是好念,是恶念?若是好念,便扩充起来必见之行;若是恶念,便禁止勿思。凡行一事,则思之,以为此事合天理,不合天理。若是合天理,便行;若是不合天理,便止而勿行,不可为分毫违心害理之事……。”这位杨继盛便是一个典型的“无欲则刚”的角色。同时,这段临终遗言说明,他并非是个“四大皆空”、“六尘不染”的“无欲者”,只是个坚持严于律己,不使自己的邪欲恶念萌生膨胀的“无欲者”。

  由此亦可见,对邪欲、恶欲、贪欲的防微杜渐还是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靠健全有力的法纪来约束禁止;另一方面还是要靠切实有效的理想道德教育来净化、引导人们的心灵和欲念,培养高尚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操,这也是我们所常说的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否则,如果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过分夸大法纪制裁的作用,认为有了健全的法纪,就可以制止和杜绝一切邪念、恶念和坏事,也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过去我们也曾依法处决了不少“恶欲横流”而危害国家人民利益的社会蛀虫,但是并没有因此完全制止住这类犯罪活动的再发生,实际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类事实证明,只有双管齐下,综合治理,持之以恒,才能使有邪欲恶欲贪欲的人越来越少,使有正欲善欲的亦即“四有”新人越来越多。

  一言蔽之: “无欲则刚”,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1986年8月6日《人民日报》)

  赏析 这是一篇参加争鸣的杂文。在写作手法上,剥茧抽丝,顺理成章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在争鸣的态度上,平心静气,与对方一起

  创造足以引起认识深化的争鸣效益,此文有它的独到之处。

  这是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一组争鸣文章中的一篇。这场争鸣是围绕“无欲则刚”展开的。一方对提倡“无欲则刚”的成效表示怀疑,认为要管住人欲,只有一个字: 法。一方认为仅仅靠法不够,健全法制应与加强理想、道德教育双管齐下,“无欲则刚”完全应该提倡。毛书征此文即是后一种观点。当然,这里对双方观点的概括是读者按照自己的思考和推理引伸出来的,并非争鸣双方的直接结论。此文展示给读者的面貌,是一篇争鸣的杂文,而不是一篇锋芒毕露的辩驳辞。它通过对孔子、林则徐、杨继盛等古人和今天许多新人情操的叙述剖析,道出了人确是有欲望的,只是“无欲则刚”里的“欲”,并不包括正当的欲望,仅仅是要人无恶欲、贪欲、邪欲。论点虽然鲜明,而论述过程却委婉含蓄,读来有一种“风行水面,自然成文; 信手拈来,涉笔成趣”之感。行文中的艺术魅力,加固了对论点的支撑力,使人感到作者的观点是水到渠成的推论,而并非“意念先行”的强辩。

  在这场争鸣中,双方的观点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强调的重点。应该说,其实质并非真理与谬误的分垒,而是对真理从不同角度认识的落差。显然,这种争鸣双方需要一种平心静气的态度,各自把所持之理讲足,互相补正,来推动认识共同深化。有理不在高言,理屈也不由词富挺直,读者看过自会有自己的仲裁和评判。此文所显示的争鸣者的正确态度和诚挚之情,极富感染力。开篇先说分歧是由于“见仁见智的不同”,再肯定对方的“见解自有道理,也给我有益的启示”,然后再来徐徐阐述自己的观点,体现了一种争鸣过程中自身心理平衡的大家风度,令人欣赏。

上一篇:杂文《官》 下一篇:杂文《民意与民气》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