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橙子熟了,那消息是母亲在电话里轻轻告诉我的,她说:“树上的果子又黄了,像往年一样,压得枝头都弯了腰,你爸天天去园子里转悠,生怕错过一个熟透的。”我握着手机,站在城市高楼的窗前,窗外是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的喧嚣,可那一刻,我的心却瞬间飞越了千山万水,回到了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回到了那漫山遍野的橙树林中。故乡的橙子,于我而言,不只是一树果实,它是岁月的缩影,是童年的欢笑,是父母半辈子的心血,更是我漂泊在外时,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每当这个季节,橙子熟了的讯息总像一阵暖风,吹散都市的尘埃,让我重温那些早已远去的时光。
记忆中的橙树,比我年岁还长,母亲常说,这些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三中全会后村里推行包产到户时种下的,那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也是我们家经济来源的支柱。那时候,整个山坡都披上了绿装,橙树一棵棵挺立,枝叶蓊郁,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家园。春天来时,橙花开了,那景象美得让人心醉:满树洁白的小花,簇拥在枝头,宛如一层薄薄的雪花覆盖,又似天上的星星坠落凡间。花香是甜的,带着蜜一样的醇厚,随风飘散,浸透了整个村子的空气,引得蜜蜂嗡嗡地忙个不停,蝴蝶也翩翩起舞,在花间编织着自然的交响曲。我和小伙伴们,那时还是光着脚丫、无忧无虑的孩童,总爱在橙树下追逐嬉戏,笑声如银铃般清脆,回荡在花香四溢的午后。我们爬树摘花,把花瓣撒在头上,假装自己是花仙子;或者躲在树荫下,听老人讲述橙树的故事,说它们如何从一株小苗长成参天大树,如何结出金黄的果实养活了一代代人。那些日子,橙子树不仅是我们的游乐场,更是梦想的摇篮,每一朵花都承载着希望的种子,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就像这橙树,只要扎根泥土,就能开花结果。
到了秋天,橙子渐渐成熟,那是故乡最热闹的季节。从青涩的绿转为灿烂的橙黄,果实像小灯笼一样挂满枝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散发出诱人的光泽。我们这些孩子早已按捺不住,总是一大早就冲向果园,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摘下最大最圆的橙子。剥开那层薄薄的外皮,汁水立刻迸溅出来,清甜的香气扑鼻而来,咬一口,果肉鲜嫩多汁,那股甜中带酸的滋味在舌尖绽放,仿佛整个秋天的精华都凝聚于此。那时的橙子,不止是水果,它是我们家庭的经济命脉——父母靠着卖橙子的钱,供我们上学、添置衣物、改善生活。我记得父亲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扛着竹篮去采摘,母亲则在院子里细心分拣,把最好的果子装筐,准备运到集市上。橙子成熟的季节,家里总是人来人往,邻居们互相帮忙,分享收获的喜悦,那种朴素的互助精神,至今让我感怀。橙子不仅填饱了我们的肚子,更滋养了我们的灵魂,它教会我劳动的可贵和分享的快乐。每一个橙子,都仿佛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包裹着阳光、雨露和土地的恩情,也包裹着父母辛勤的汗水和我们纯真的童年。
长大后,我像许多年轻人一样,背起行囊,离开了故乡,去往远方的城市追寻梦想。城市的生活是忙碌的,高楼林立,人潮汹涌,每一天都在快节奏中奔跑,加班、应酬、竞争,填满了我的日程。可在这喧嚣的背后,我的心却常常感到一丝空落,像是缺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每当夜深人静,我独自站在公寓的阳台上,望着城市的灯火辉煌,总会不自觉地想起故乡的橙子树,想起那宁静的村庄、那芬芳的花香、那甜美的果实。有一次,我在超市里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橙子,外观光滑亮丽,标签上写着“进口优选”,我买了一袋回家,满怀期待地剥开尝了一口,却失望地发现,它们虽然甜,却少了那种独特的层次感——没有故乡橙子的自然清香,没有那股从泥土中孕育出的纯粹。那一刻,我豁然明白,我思念的不只是橙子的味道,更是那份根植于故乡的情感。橙子成了乡愁的载体,它连接着我和那片土地,让我在异乡的孤独中,总能找到一丝慰藉。父母的电话成了我最大的寄托,他们总在橙子熟时打来,絮絮叨叨地说着园子里的事,说橙子今年收成好,说树枝又被压弯了,说他们如何一颗颗地检查,确保每一个都完美。听着他们的声音,我仿佛能看见那熟悉的景象:父亲佝偻着背,在树下忙碌;母亲微笑着,手里捧着金黄的果实。这种情感,复杂而深沉,像一根无形的线,牵着我回望来路,提醒我无论走多远,故乡永远是心灵的归宿。
如今,父母已经老了,头发花白,步履蹒跚,可他们依然守着那片橙树林,不愿放下。我曾劝他们来城市和我同住,享享清福,可他们总是摇头,说:“这树是我们一辈子的依靠,丢不下啊。”我起初不理解,觉得他们太固执,可随着年龄增长,我渐渐懂了——那橙树不只是经济来源,更是他们生命的见证。从三中全会后的创业,到如今的坚守,这些树陪伴他们度过了大半个人生,每一棵树都像他们的孩子,被细心呵护着。
春天,他们依旧在花香中劳作,施肥、修剪,生怕一点疏忽;秋天,他们依旧在丰收中忙碌,采摘、贩卖,尽管市场不如从前,年轻人大多外出,橙子的价格也起伏不定,但他们从无怨言。父亲常说:“这树给了我们一切,现在它老了,我们也老了,可感情还在。”母亲则更感性,她总抚摸着树皮,喃喃自语,仿佛在和老朋友对话。这种坚守,或许是我们这一代无法完全理解的,它源于一种深植于土地的情结,一种对传统的忠诚。橙子树成了故乡的象征,年年结果,年年飘香,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永不落幕的故事——关于勤劳,关于传承,关于爱。我常常回忆起奶奶教我的那些事:如何挑选最甜的橙子,轻轻一捏,感受它的弹性;如何用橙皮做香包,挂在衣柜里,让香气久久不散;如何用橙汁做果冻,那简单的甜品,却是我童年最奢侈的享受。这些记忆,如今化作了我的宝藏,提醒我勿忘根本。或许,故乡的橙子之所以如此特别,不仅因为它的味道鲜美,更因为它承载了代代相传的智慧与情感,像一条河流,从祖辈流向我们,再流向未来。
故乡的橙子熟了,这不仅仅是一个季节的更迭,更是一种心灵的召唤。它让我在城市的浮华中,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和感恩。每当我疲惫时,闭上眼睛,那金黄的果实、那洁白的花朵、那父母的背影,便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我知道,无论我身在何处,那橙子的香气总会引领我回家,回到那片温暖的土地。生活或许会继续变迁,时代会向前推进,但橙子树下的那份宁静与温情,将永远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篇章。正如这秋日的橙子,虽经风霜,却愈发甜美,它教会我,真正的财富不在于外物的繁华,而在于内心的根深叶茂。故乡的橙子熟了,我多想此刻就能回去,亲手摘下一颗,尝一尝那记忆中的滋味,然后对父母说一声:“辛苦了,这橙子,真甜。”可现实总是无奈,我只能将这思念化作文字,寄托于远方。但愿有一天,我能放下一切,回归故土,在那橙树林中,重温旧梦,让这份情感如橙子一般,年年结果,永不凋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