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更新: 2018-04-06 22:09:23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汉族。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戏剧教育家。主要从事文化散文写作和艺术理论研究。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据传入载了英国剑桥《国际著名学者录》、《世界名人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夫人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

  简历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县)。

  1957年搬到上海,1963年毕业于上海晋元中学,考入上海戏剧学院。

  1962年毕业于培进中学,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文革”期间,余秋雨的父亲被同事诬陷错划为“右派”,叔父遭到红卫兵及造反派的残酷迫害而含冤自尽。1969—1971年,余秋雨赴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即下放五七干校)。学校复课后参加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发起、组织的大学教材编写。1975—1976年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出版了《艺术创造论》 《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 《戏剧思想史》 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称号。

  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1992年7月起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

  1996年余秋雨辞去上戏院长职务,推荐其大学同班同学荣广润接任院长。

  余秋雨宣布封笔后,转型为社会活动家,多次出席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担任现场点评,成为青歌赛最亮丽的风景并饱受争议。汶川大地震后,余秋雨于2008年六月五日发表“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一文,“含泪劝告”灾民莫要为低劣的豆腐渣建筑质量上访,其红顶作家身份遭到严重质疑,并有好事者创造“秋雨含泪”以冠之。

  2009年6月编辑萧夏林指控余秋雨自称的向地震灾区捐款20万元一事为子虚乌有,要求余提供捐款证明,余不予正面回应,反而指斥“古余肖沙”为首的“咬余专业户”败坏其名节。余秋雨陷入“诈捐苦旅”已是不争的事实。

  余秋雨学术特点

  语言通俗,散文小说化。作者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人读懂、接受、喜欢。其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注重故事情节的构建;二是历史现场还原式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余秋雨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概念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

  宏大、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文化苦旅》共有31篇,以《都江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而压卷之作《江南小镇》有9000余字。长篇散文能吞吐古今,驰骋中外,具有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描写、记叙、抒情与议论水乳交融,充满睿智与情趣,富含哲理。余秋雨散文的核心表达方式是议论,但又多与抒情融合,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地方正是来自这种用抒情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余秋雨的通俗体散文迎合了当前快餐文化和肤浅式审美的受众需求,本质上和央视百家讲坛一脉相通,甚至是百家讲坛的先声。其贡献,在于播散了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其负面影响,是解构了扎实的考古训诂学风,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变得轻浮。

  争议与批评

  着名评论家楼肇明认为,“余秋雨是中国20世纪最后一位散文大师。”随着余在公众面前的大量曝光,面对的苛责也随之排山倒海而来。关于这方面可依“文革馀孽”与“历史常识错误”两方面探讨。

  捐款门

  2009年6月,由于媒体大众以及名人的揭露,都江堰教育局首度开腔回应余秋雨捐款事件:他捐的是书不是钱。据称,余秋雨给三所小学每校一万册图书,实际价值超过20万元。因校舍尚在修建中,据透露,余秋雨援捐的3万册图书将在9月1日开学前运至都江堰。

  文革历史

  余秋雨的父亲余学文曾在文革时遭关押迫害达十年之久,叔叔余志士割脉自杀于安徽蚌埠。但有人认为他在文化大革命时曾是张春桥、姚文元麾下的“石一歌”写作组的健笔,然而“石一歌”小组的几百次会议余秋雨一次都没有参加,而且其中相当长的时间余秋雨不在上海。1999年4月27日,《文艺报》发表余开伟文章《余秋雨是否应该反思》,揭起余秋雨的文革内幕。1999年第10期《四川文学》发表张育仁文章《灵魂拷问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缺环》,文中指称余秋雨曾经是“红卫兵”。余秋雨之后曾在《借我一生》一书中,详细回忆自己家庭当时被造反派打倒,全家老少八口人靠每月二十六元的救济求生的经历。

  余秋雨对于批评的应对

  与他的一些批判者不同,余秋雨本人从来没有就他被公开批评的任何事宜在任何途径表示过道歉。截至2007年6月底,余秋雨仍然继续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大媒体中频频出现,而各界主要批评的声音已经平息了近两年。曾经积极参与批判余秋雨的天津《文学自由谈》杂志的编者后来发文认为:原来余秋雨的问题只有他预想的“十分之一”,那么他的问题主要就是态度问题。

  “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事件

  2008年6月5日,余秋雨在个人博客中发表日志《含泪劝告请愿灾民》,认爲,汶川地震后一些家长在子女所在学校倒塌、子女被埋丧生后要求通过诉讼来惩处相关学校领导和承包商的举动被“反华媒体”利用,这些媒体有四点“污衊性的説法”——“是天灾,更是人祸;官方宣布法院不受理这事;五个境外记者拍摄这种场面时被公安“短时间拘留”,询问他们的身份;难道地震真使中国民主了吗?”;全体中国人为罹难者默哀三分钟,并声称一位佛学大师告诉他,这些孩子“有十几亿人护持,这些往生者全都成了菩萨,会一直佑护中国。”,他个人也认爲“孩子如果九天有灵,也一定已经安宁”;想不出有什么机构会包庇相关责任人,但追究需要一个过程;“地震到了七点八级,理论上一切房屋都会倒塌,除非有特殊原因”,因而“再要论定房屋倒塌的其他原因,就麻烦得多了”;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防疫和堰塞湖抢险,家长们“一定是识大体、明大理的人”,“要做的是以主人的身份使这种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避免横生枝节”,被“对中国人历来不怀好意的人”利用。

  作品

  散文集(按首版时间先后顺序)

  《文化苦旅》1992年(台湾),1995年(大陆)

  《山居笔记》1995年

  《霜冷长河》1999年

  《千年一叹》2000年

  《行者无疆》2001年

  《借我一生》2004年

  戏剧专业着作(按首版时间先后顺序)

  《戏剧理论史稿》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主要选材是东西方十多个国家的戏剧历史,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述世界各国自古代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理论着作,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四川人民出版社。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奖。

  《中国戏剧文化史述》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艺术创造工程》198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主要是作者的课堂讲稿。

  《余秋雨学术专着系列》2005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包括《戏剧思想史》、《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四本,分别是以上四部学术着作的修订改写。

  其他编选文集(包括他人编选)

  《余秋雨台湾演讲》1998年。

  《藏着的中国》余秋雨主编 2002年,百花文艺出版社。根据大型电视文化专题片《中国博物馆——源自100个博物馆的往事》解说词整理,主要选取介绍了中国100家博物馆,有大量彩图。

  《笛声何处》,2004年,苏州古吴轩出版社,185页,责任编辑施曙华。主要选取戏剧专业着作和相关演讲,介绍昆剧。

  《倾听秋雨》2005年,天下文化出版,286页。记录余秋雨2005年2月台湾演讲情况,摘选讲稿及各界评论。

  碑文

  2009年余秋雨在南京中山陵园题写了碑文,此碑已立于紫金山麓梅花谷,碑名为「钟山碑文」,这是从安徽运来的长12米、高4.8米、厚1.6米,重达136吨的巨石,用金字阴刻以行书所撰写成的碑文。

(编辑:李子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上一篇:秦文君 下一篇:林非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