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家乡的故事

更新: 2018-10-10 17:16:49

离开老家已经三十多年了,然而对于老家的印象与思念并没有随时间的流失而淡化,相反思乡之情越来越浓,每当想起她老家的一草一、一砖一瓦、庄户院落、左邻右舍都历历在目,脑海中还是三十几年前的样子。虽然离开老家后偶尔也去过几次,亲眼目睹了老家的变迁,但在我的脑海深处老家仍是三十多年前的印记,是那个带给我无限遐想的、原汁原味的老家......

我的老家在甘肃古浪县干城乡中河村的一个小村子,老家的名字也很特别叫:台车岭。顾名思义:台车岭嘛,一听就在高处。不错,我的老家就在就在山顶上,不论你从哪里来,想要到达台车岭那你必须的爬山,顺着祖先们踩出来的那条蜿蜒崎岖的山路,慢慢的从山脚下爬到山顶上。故而老家的路记忆中很少有机动车能上去的,只有一条路可以通行那时候的马车(我们叫皮车),如果遇到雨雪天气,车辆就不容易上到村子里,只能靠人抬马拉了。我想:台车岭的村名也许就是这样得来的吧!

虽然老家的路不好走,但到了村庄那却是风景这边独好,整个村子是一个碟状形,人们从边向中间依次而居,最中间是一个涝坝和两个井,涝坝和井之间是一条宽宽的土路,小时候最喜欢站在那条土路上,看聚满水的涝坝里,在微风吹拂下,波光粼粼,不时有小鸟“啾啾”飞落水边,急忙吸几口水飞向天空,口井上挑水的村民转动着辘轳,水桶从井中满满升起,这一幅幅农村生活的景象至今想起总让人沉醉在那个遥远而又心旷神怡的情景里。村庄外便是参差不齐的土地,老家的土地属于二阴地,没有水浇只能靠天吃饭,即便如此,记忆中老家的人们没有挨饿讨饭的,常常记得有讨饭的到村子里来,家家户户虽谈不上丰盈富足,日子过得倒也有滋有味。上了年纪的老人常说:“我们台车岭土地广着哩,只要动弹就饿不了”。的确如此!

老家坐落于祁连山脉,气候凉爽,所以春天来的比较晚,四季不分明,老是感觉冬秋两季是那么地长。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便是农民们经常伴着飞雪播种,踏着积雪收麦的情景。夏天很少有人穿短袖更别说裙子了。最喜欢老家的夏天,天呀蓝的跟刚刚洗过一般,湿漉漉的,偶尔飘几朵白云,云朵似棉千姿百态,白的那么诱人,即便是天阴了,那天空也显得高远,泛着黛青色甚是好看,从未见过像现在大都市的天灰蒙蒙的,分不清阴天还是雾霾天。村庄的外围便是山屲,山屲里长满了各种柴禾与花草,有名的、无名的从初春开到秋尽直至泛黄。记忆里老家有两种花开在两个季节,春天的九茎花与秋天的山菊花,九茎花有粉红色和金黄色两种,指头蛋大的花成片成片的开着,如同宝石般鲜艳夺目,在春天里那么艳丽、那么璀璨。而秋天的山菊花则不同,花朵比较大,颜色清一色的雪青色,经过霜浸后,其叶子五光十色,但花却色纯朵茂,娇滴滴竞相开放,淡淡的芳香沁人肺腑,让人如醉如痴。九茎花在百花未开之前独领风骚,山菊花在百花凋谢之后惊艳亮相,难怪给人家的印象如此深刻。站在山顶极目远眺,远处山岭沟壑中觅草的牛羊和那鳞次栉比的村庄尽收眼底。

老家的夜晚美的静谥、美的深邃,那时候老家还没有电,晚上照明全靠煤油灯,虽然没有电灯泡那么亮,但那种柔柔的亮光却一直在我的心底亮着。夜幕降临,各家各户开始闭门掌灯,灯放在炕桌子上,孩子们开始爬在炕桌上写字,大人们则脱鞋上炕,各干其事。男人们靠在炕上的被子上抽着旱烟卷儿,半睁着眼,吧嗒吧嗒,烟头儿随着“吧嗒”声一明一暗,那么的悠闲自得。女人们则在灯下做着针线活儿,淡淡的柔光照在脸上显露出来朦胧的美丽。灯苗儿摇曳生姿,灯花儿吊坠醒目,那一幕多么的温馨惬意啊!出了大门向村庄望去,分不清谁家灯火,只有从窗外透出的亮光,仰望天空,繁星点点,弯月似镰。若是满月的夜晚,圆圆的月亮如同银盘挂在蔚蓝的天空,皎洁的月光尽情倾泻,村子照得清晰可辨,行走在村里的人咳嗽一声,都会惊得几声狗叫,山村恬静的夜晚总让人回味无穷。

这几年老家开始了移民搬迁,村子里已经没有几户人家了,山地里长满了荒草,农家院落皆是残亘断壁,只有那个我的母校依旧孤零零的完整的静卧在村子中央,铁质的大门紧锁着锈迹斑斑,操场上长满了荒草,学校里静静的,似乎空气都在凝结,眼前的情景让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学校,书声琅琅,昔日同学老师极速在脑海中掠过,同学们稚嫩的脸庞、老师带着同学们进行着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猛然回过神来发觉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只有那个涝坝,那口井和安静的学校守候着村庄,在我的记忆力又增添许多的惆怅。我的眼里湿润模糊,两行留恋的泪水悄无声息的顺着脸颊滑落 ......

离开老家的时候我没有坐车,而是再次走了老家的山路,从山顶到山脚,我踩着这条熟悉的山路,总是不敢往快里走,怕这条路不知何时亦将不复存在了,到了山脚下回头遥望,山顶上那几颗落尽了叶子的杨树,仍站在那个它始终未动过的地方张望着我,如同远走的游子向家人挥手告别。

老家我可爱的家乡,尽管你没有了昔日的容貌和生机,但你给了我人生最难忘的岁月。老家,我永远忘不了的老家!

上一篇:照顾好自己 下一篇:古词风韵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