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人生选择有很多种,可以舒舒服服无欲无求,也可以拼尽全力一身狼狈,然而大多数人却像鲍勃·迪伦说的那样:人们很少做他们相信是对的事情,他们做比较方便的事,然后后悔。
大学校园里,四年的生活有多种选择,我们夜以继日打游戏追剧也行,饿不死的同时世界也不会末日;我们间接性踌躇满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出假性努力的样子也行,没有谁会指着我们的鼻子痛骂一顿;我们复习考研、实习锻炼、做实验看书也可以,再辛苦都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连岳说,得按你想的去生活,否则,你迟早会按你生活的去想。
毕业时我们会发现,原来那些对自己生活比较挑剔的人,真的过得很好,慢慢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而那些放纵自身的人,大多数都手无寸铁,在现实面前毫无战斗力,不堪一击。
我喜欢那些对很多小事都很宽容很随意的人,不斤斤计较;却不喜欢那些对自己人生重要事情依然随意的人。
高考后填志愿,父母建议学更挣钱的专业,他说也行,却没想过自己喜不喜欢;毕业后父母说回家吧,安稳,他立刻收拾行李:也行,外面虽然精彩但是很辛苦;谈婚论嫁时,父母介绍了一个年龄家庭差不多的姑娘,他说也行,看上去能接受。
他们过上了被安排的一生,没有说一句不行,没有跌倒受伤自然也没有什么精彩可供诉说和回忆,生而为人,真的很抱歉。
02
身边早早辍学的同龄女生大多已经结婚生子,年纪轻轻被孩子和锅碗瓢盆困住再也动弹不了,偶尔回家看到她们的样子,我便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一条喜欢的路。
当初父母也说过,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像她们一样,这句话带给我很大的压力和恐惧。我很少去反对什么事,却真的做不到逼迫自己对这样的生活说也行。
不聪明的自己用尽了全力考上一个别人嫌弃的学校,当别人说自己不愿意来这里时,我却在心里说:好幸运,因为这里,我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
如今,我可以决定自己去哪里,决定自己做些什么,决定自己和什么人一起工作,也可以决定自己最终会和谁在一起。
如果有更想过的生活,为什么不尝试着挣扎一下呢?如果有多种选择,为什么不挑剔地选择一个更好更有意义的呢?
很多时候,,挑剔一下,人生走向就会发生变化,努力还是有一点点作用的。
人生,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做出选择,并勇敢承担后果。
决定命运的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天大的机会,而是每一分钟里你做的一个微小的选择。
03
看过一个纪录片,里面采访了那些行将从这个世界离去的人,有哪些事情是他们最遗憾的?
很多人回答:我很遗憾,在我人生那么长的时间里,我都不是为自己而活,我不敢做自己,没有努力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没有去争取想要的生活。
世界上最后悔的不是没有成功,而是我本可以,本可以去尝试,却任由他人安排。
一个人下定决心实现愿望,总是有办法的,可是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未品尝过愿望成真的滋味。
人们假装没有钱,没有时间,没有愿望,没有不顾一切的决心,直到真的一无所有。他渐渐老去,因为他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愿望。
多年后向自己的生活中投进一颗石子,竟空荡地连“咚”的一声回响都听不见。哀叹的他诚觉世事可原谅,但不知去原谅谁。
差点过上另一种生活的我如今慢慢走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虽然疲累也依然拮据,却由衷地开心:我在做喜欢的事,我在和喜欢的人交流,我在看自己喜欢的书。
喜欢什么就尽力争取一下,你也不必因自己选择了一条人少的路很害怕,总会遇上志同道合的人。
不要什么都也行,你敷衍选择,生活便会敷衍你,请对自己的人生挑剔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