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在哭泣中成长
12岁,不大不小的年龄。
说12岁大吧,不对,童年还没脱离呢!大么?说它小吧,也不太对,12岁的我会分辨是非,懂得人情世故,还有点儿小大人的味道了。那12岁,到底大还是小?
12年了,不知不觉中,过了12年。从咿呀学语到有自己的思考,早已过了12年。读着画报,天真无邪地笑的日子,离我越来越远。快乐不再,只有同龄人之间的你追我赶。从小听惯了一句话:“再不努力,你就要输在起跑线上了!”轻叹一声,啜泣一下,社会之大,竞争之大, 稚弱的我早早扛起了沉沉的压力,难道处处只有输赢了吗?
前几天,我和表弟一起祝见他天天只知道玩,忍不住骂了几句:“你四岁的人了,字都不会写一个,天天就只会玩!你这样能干什么!”看着他泪眼朦胧,气顿时消了大半,剩下的,只有深思。从小到大,我最讨厌被人这样骂。但是今天,我却也以这样的方式骂了弟弟,突然觉得,成长是一个令人痛苦的过程。想多了,眼前又浮现出表弟那朦胧的泪眼,不禁害怕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恶一性一循环?
12岁,我要经历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后的一个突破口。六年级,注定不平凡也不安宁!听着大哥哥大姐姐的描述,看着校园小说作者的描写,好像在六年级的毕业班里,只看得见没有子弹的战场和硝烟,黑板上,那千篇一律的倒数牌。
我总是幻想着,在国外生活,轻轻松松上完小学,再开始轻轻松松上中学。但每每这个时候,总有一个声音出现在我的耳朵,把一切美好打破:“你别幻想了,你在中国!”或“别做梦了,踏踏实实学习去!”于是,在轻叹中,在一抽一泣中,我仿佛听见了,那六年级匆忙的脚步,无一刻停留……现在我懂了点,成长是一种过程。一种把所有幻想打破,告诉沉浸在美好之中的你会遇到残酷现实的过程。都知道竞争很残酷,总有一批批的淘汰,再发新……过程又何尝不残酷?
成长,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有的在老去,有的在长大,有的在刚新生。走过人生的一段路总会有一些经历或道理让你弄懂。12岁的成长,我想我懂了。
成长,或许是在哭泣中……
作文二:在哭泣中成长
有个还比较有名的人说:家,不是你垃圾情绪的回收站,朋友不是你廉价眼泪的污水池。
我们真的要做到这样吗?是不是只有做到这样,才会不再被叫做孩子?
成长的日子里我常做着一个同样的梦,我梦到许许多多的棉花糖,排着队哭泣地从我面前走过。然后我也莫名其妙地哭了。醒来后发现枕巾湿了一大片。我想我是看到了我单薄的童年,拼命的想留下来,但被成长的大手无情的推走。他闪着纯白而无辜的眼睛,一步三回首。
成长的孩子喜欢站在喧嚣的车水马龙,他们习惯地眯着眼,想模糊世界。但是世界却以更尖锐的方式撞击他们的耳膜,于是模糊瞬间消失。就像成长一样,成长不喜欢滞留,不喜欢不清晰。
成长是一瓶忧伤的药水,被时间不小心的打翻在岁月里。像墨水打翻在白纸上一样。于是我们的青春被忧伤一寸一寸地侵蚀着,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迷恋郭敬明的文字以及他那个用45度角仰望天空的姿势。忧伤是一种传染病,回慢慢的形成习惯。
成长是多雨的春季,天空没有淡蓝的晴。温柔的雨丝敲打着我们那颗寂寞得发霉的心,于是无端端的开始心慌,像是来不及说出口的山盟海誓。
成长是在暗夜中升起的远方烟火。可以耀眼的让你睁不开眼睛,也可以黯然隐去让你找不到它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成长,我们欢喜,我们忧。我们努力,我们寂寞
成长,我们哭,我们笑。
成长,我们笑着哭。
作文三:在哭泣中成长
“天气转凉了,多穿点衣服。”
“知道了,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秋末,那天下午,我和朋友一起出去打篮球。回家之后感觉很热,于是就把衣服脱了,只穿着一件背心。这时一妈一一妈一看到了,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一妈一一妈一到我房间里拿了件衣服披在我身上,而我仿佛跟一妈一一妈一做对似的,转眼间又把衣服脱了。
“快点穿回去,不然到时感冒生病了,别来烦我。”一妈一一妈一说话时语气明显带了几分怒意。
“不烦就不烦,我的事也不用你管。”面对一妈一一妈一的唠叨,我感到很不耐烦。
“好啊,长大了,翅膀硬了。”一妈一一妈一怒气冲冲转身离去。
我躺在沙发上,渐渐的感觉到了一股冷意。但我不干就这样败下阵来。赌气似的就是不穿衣服。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感到脑袋昏沉沉的 ,好想睡觉。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一妈一一妈一的声音,“这孩子怎么在这睡了.....”终于,抵挡不住困意的侵袭,沉沉的睡去。
昏暗的天空出现了一抹光亮,打破了黑暗,让光明重临人间。一缕一一光洒在我的身上,让我从黑暗中醒来。醒来的我感到全身无力,刺鼻的医药味迎面扑来。
我察觉到了床沿的那道身影,她累了,所以趴在我的床边睡下。我看到了她头上依稀可见的银发。为了照顾我,她彻夜守在我的身旁,无论我怎么任一性一,她依然会呵护我。一妈一一妈一,多么熟悉的字眼,它如一股热一浪一在我的身一体里流动,流向我的四肢百骸,流进我的心。我的视线模糊了,被水珠挡住了。
此时,纵有千言万语我都无法说出口,无尽的感动只能用最简单的语言,呼唤着守护在我身边的那位天使:“一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