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
一个有野心、积极向上的人,大都很“自律”,喜欢逼着自己去干一些应该做的事情。比如,人们劝学生说:你们不吃读书学习的苦,就要吃更多生活的苦。 生活中,许多人想要过上自律的生活,也喜欢强迫自己去做某些事情,比如说读书、阅读、健身。但是这种自律往往是三分钟热度,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便是人们常说的“间歇性自律、持续性懒散”,心中很想自己变得更好,但就是坚持不了多久,知易行难。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种所谓的自律,并不是真正的自律,而是一种逼不得已。
其实,真正的自律,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享受。 第一:真正的自律,并不是完成目标 很多人以为自律的目的就是为了到达某个目标,然后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目标管理只是属于个人管理的一部分,并不能替代真正的自律。 有些人,为了达到某项目标而进行自律行为,但是目标一旦达到了,马上放松自我管理,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如此这般,那自律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比如说,有人为了减肥而自律,当他短时间内把自己体重降下来后,没过多少时间,又因为不节制的生活,又长胖了。
如此这般,他就是在不断减肥和增肥,哪里谈得上“自律生活”? 还拿读书举例:读书是为了自我提升,并不是为了炫耀知识,更不是为了告诉他人自己每年能够读多少本书,然后为了完成目标,甚至忽略读书的质量。 真正的自律,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自觉坚持,并不是为了所谓的“目标”。人们一旦把自律和完成目标画上等号,这就会滋生出许多弄虚作假,最后偏离了本意,忘记了初心。
第二:正确的自律,是养成好习惯 有句话叫做“当我自律,人生为王”。可见,真正的自律应该是出于长期战略考虑的,而不是为了完成眼前的短期目标。所以说,一个正确的自律,应该是为了养成好习惯,继而终生受益,而不是把短期的结果当作是唯一目标。 比如说,我们不把减肥当成是自律的目标,而把养成健康生活当成自律的目标,效果就会大为不同。减肥是一个短期目标,还会有反弹的概率;但是我们一旦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控制好体重就水到渠成了,也从根本上把问题解决了。 还比如,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往往并不是因为他们多么聪明,也不是因为某个时间段多么努力用功,而是因为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自律学习习惯:培养读书学习、把字写好、错题都记录在改错本上、提前预习课本内容等等。 而真正聪明的父母,也不是一味盯着孩子的考试成绩分数看,而是懂得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养成了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以后,孩子便会终身受益,一切也会水到渠成、开花结果。 所以说,真正的自律,不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牺牲自我,而是为了成为优秀的自己而长时间耕耘,让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身的软实力。
第三:兴趣是做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叫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真正的自律,也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冲动,然后用兴趣做指导,最后是“只管耕耘,莫问收获”,但老天不会辜负努力的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最容易的是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所以我们在最开始选择自己所要坚持的事情的时候,就要真诚、坦然,尽量遵循内心的召唤,选择那些我们发自内心热爱的事物。如此这般,我们的坚持也会更有动力,成功的概率也会更大。
结语: 真正的自律,并不是自己逼自己,而是“习惯管理”,继而终身受益。比如说,努力养成某些良好的习惯,作息规律、坚持读书学习、坚持锻炼身体等等。 真正的自律,应该是基于长期主义的价值考量,不要计较一时的得与失。 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当我们把小事情和容易事情都处理好了,习惯成自然,最后解决大事情和难事情也就手到擒来、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