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为夏竦的副手,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二年十一月出任陕西路安抚使,治军严明,爱护百姓,使夷狄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吏治、农业、武备等十方面的改革措施,史称“庆历新政”。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皇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造诣亦不俗,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文章议论,必本儒家宗义,浩然之气莫之能冯,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广为后世传颂。范公文能兴国于颓势,武能御敌于千里,所建功业殊为大哉。在范仲淹的严格管教下,范家始终保持着俭朴的门风。其子孙不舍范公之精神,其家千年不衰。
说起范仲淹,我们就会想起《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传统士大夫的典范与楷模。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清代大学士纪昀评价他:“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有体有用,不过如此。”
范仲淹两岁丧父,其母改嫁朱氏,仲淹一度改姓过朱。由于年幼时家境贫寒,范仲淹曾寄居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县西南会仙山,以山中云气长白得名的佛寺读书。每天晚上煮一锅小米粥,经过一宿凝成胶状,早起后用刀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加点醋,撒点盐,加热后就着十来根小根蒜吃,这就是他一天全部的食物。这样的生活他维持了整整三年。
尽管后来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范仲淹仍保持着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他曾谆谆告诫诸子说:“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音:cuàn,意:烧火做饭,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今而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亦已早逝,吾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范仲淹对子女的告诫,并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中。他以身作则,作出表率。每天睡觉前,他都要算算一天饮食等种种花费与当天所做之事。如果花费与所做之事相称,便心安理得,鼾息熟寐。如果不相称,就终夕辗转反侧,不能安眠,第二天一定要做出弥补。
范仲淹不仅对自己如此要求,对子女也同样严格要求。次子范纯仁娶的是官宦世家王质之女,王质的伯父是北宋真宗时期长期担任宰相的王旦。范王两家结亲并非范仲淹贪图富贵,攀附高门。王质与范仲淹的交情,源自景三年,范仲淹因指责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公被贬官,当时在朝的士大夫大多害怕得罪吕夷简,被指为朋党,不敢为范仲淹送行,只有耿直的王质毅然“载酒往饯”。患难见真情,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成了儿女亲家。纯仁之妻由于出身名门望族,自幼生长于锦绣堆中,据说在娘家曾用罗绮做帷幔,罗绮是一种质地轻软而又有花纹的高级丝织品,价格非常昂贵,平常百姓家是不可能看到的。在媳妇未过门前,范仲淹听说了此事,尽管与王质是好友,仍不留情面地当众说:“罗绮岂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俭,安得乱吾家法?敢持至吾家,当火于庭!”范仲淹给亲家及未过门的儿媳妇上了一堂俭朴课,维护了范家一向清苦节俭的家法。
但范仲淹的俭朴并非吝啬。据范仲淹死后欧阳修所撰《神道碑》记载,范氏“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说他没有客人时,菜肴中最多只有一盘肉菜,妻子、儿女平日也只是满足最基本的衣食需要而已。但在需要帮助的人面前,范仲淹非常大度慷慨。
除俭朴之外,范仲淹还要求家人勤学苦学,廉洁奉公,不营私利。在他留下的家书中,有一封是给他哥哥范仲温的,内容是对其侄儿的教育:“二郎、三郎并勤修学,日立功课,彼中儿男,切须令苦学,勿使因循。须候有事业成人,方与恩泽文字。”宋代中高级官员可以根据其级别高低,申请授予子侄等亲属一定的官职,这在制度上称为荫补。宋代官僚子弟中,颇有些人因此不求上进,仅凭荫补入仕。范仲淹的这封信,是告诫他哥哥,虽然他有资格向朝廷申请授予两个侄儿官职,但前提必须是两个侄儿学业有成,否则他不会奏请荫补。同时,他也亲自写信给两个侄儿说:“汝等但小心,有乡曲之誉,可以理民,可以守廉者,方敢奏荐。”意思是你们必须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只有等到学业道德均有成就,名声为乡里所传诵,有治理百姓之才能,有廉洁奉公之操守,我才会向朝廷申请授予你们官职。
后来,两位侄儿不负所望,范仲淹也就奏荐二人出仕。在三郎做官后,他又写信谆谆告诫说:“汝守官处小心,不得欺事。与同官和睦多礼,有事只与同官议,莫与公人商量。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汝看老叔自来如何,还曾营私否?自家好家门,各为好事,以光祖宗。”在这封信里,范仲淹还专门强调,不得纵容乡亲到你们所管辖的地区做生意。范仲淹生前不营家产,他在徐州地方官任上去世后,家人只能暂时借居官舍,毫发不爽地实现了他对侄儿所说的不营私的主张。
这封信影响很大,其原件至少到南宋时还存于世,在士大夫中流传。南宋中期,大儒朱熹的好友、时任福建侯官县令的陈明仲得到了真迹,雇工摹刻,置于案头,每日自省,而将原件寄赠朱熹。朱熹反复诵读,大为感慨,在此书札左边的空白处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右范文正公范仲淹的谥号与其兄子之书也,其言近而易知。凡今之仕者,得其说而谨守之,亦足以检身而及物矣。然所谓自未尝营私者,必若公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然后足以充其名。”在朱熹看来,凡是做官的人,都应该牢记范仲淹的这番教诲。只有效仿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不以一己私利为取舍,防微杜渐,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人做起,才能做个清白的好官。
范仲淹的言传身教,对诸子侄影响极大。长子范纯佑,年少时就“尚节行”。范仲淹在苏州做地方官时,创建郡学,聘请当时的名儒胡瑗担任老师。胡瑗对学生要求很严格,苏州的士子们难以适应,这让范仲淹很头疼。于是纯佑自请入学,他年龄是学生中最小的,但事事都能达到老师胡瑗的要求,因此感动了比他年长同学,苏州郡学之学风因此成为诸地方学校的楷模。西夏叛乱时,范仲淹奉诏守边,也带上了纯佑。尽管身为主帅之子,但范纯佑经常身先士卒,亲冒矢石,屡立战功。不幸的是,当范仲淹被贬官邓州时,纯佑得暴疾,以致痴呆。
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则是宋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范仲淹死后,纯仁承担起了照顾病兄的责任。纯佑患病十九年后去世,葬于洛阳。考虑到范家向来清俭,范仲淹的好友韩琦与富弼专门写信给洛阳的地方官,让其帮助纯仁妥善安葬纯佑。但纯仁谨守父训,不愿接受资助。范纯仁日后出任宰相,亦以廉洁勤俭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