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冕
2018-04-05 14:01 编辑:年友蕊
谢冕,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诗探索》杂志主编。
人物简介
谢冕,福建福州人,1932年生。早年就读于福州三一中学。1949年8月入伍,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诗歌中心成立后,谢冕被任命为该中心副主任,并就任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新诗评论》主编,研究员。
谢冕参与了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一个博士点,他也就成为该校第一位指导当代文学的博士生导师。自1981年起至2000年止,先后有十余届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在他的指导下毕业。在此期间,谢冕还接受了指导国内外的高级进修生和高级访问学者的任务,先后达一百多人。
1989年起,谢冕在北大首创“批评家周末”,以学术沙龙的形式定期研讨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大或热点问题,坚持十年不辍。谢冕是“二十世纪文学”理念的支持者和实践者。他先后主持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丛书》(10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1卷),并主编了《中国百年文学经典文库》(10卷),《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等。
谢冕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新诗史和新诗理论的研究,特别专注于中国当代诗的理论批评。1980年《光明日报》发表谢冕的论文《在新的崛起面前》,引发了关于新诗潮的广泛讨论,对推动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80年他筹办并主持了全国唯一的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谢冕担任该刊主编至今。
谢冕的理论批评建立在深厚的人文关怀基础之上,他坚持社会历史批评的视点,倡导建设性的理论批评立场。
谢冕先后出版了《文学的绿色革命》、《中国现代诗人论》、《新世纪的太阳》、《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898:百年忧患》等专着十余种,另有散文随笔《世纪留言》、《流向远方的水》、《永远的校园》等多种。
谢冕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以及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学术委员等多项兼职。
2012年5月,被推举为中华诗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主要经历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个人成就
20世纪80年代初,谢冕率先发表《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为现代诗辩护。该文影响深远,与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一起被称为“三个崛起”论,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扫清了理论障碍。
谢冕教授一直站在当代诗歌评论前沿,关注诗歌的健康发展。谢冕的论文《在新的崛起面前》曾对朦胧诗运动产生过极大的作用。
着作导读
1.《永远的校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本书收集了谢冕先生的多篇散文,其中就有那篇脍炙人口的《永远的校园》一文。阅读此书,我们能感受到谢冕先生身上时刻散发出的热情,更能体会到他作为一个青年的精神导师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
2.《中国现代诗人论》 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
本书是谢冕先生在现代诗歌研究上的成果之一,重点研究了现代诗歌写作者们的写作历史和作品文本,由于着者选取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使得这本书在诸多现代诗歌论着中显得不拘一格、颇出新意。
3.《1898百年忧患》 山东教育出版社l998年版。
本书是谢冕先生主编的《百年文学总系》中的第一本,描述了20世纪第一个十年之间的文学环境和文化氛围,特别起到了统摄整个书系,提纲挈领的作用。
4.《西郊夜话——谢冕学术随笔自选集》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本书是谢冕先生对自己多年以来学术随笔的一次选编,也是对自己学术生涯的一次回首,虽然大多是随笔性质的文字,但是更能看出他心态的变迁,也能看出整个当代文学格局的一些变化。
(编辑:李央)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查看更多>>
上一篇:邵燕祥 下一篇:唐晓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