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2019-03-14 21:45 编辑:云彩间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最先感知到春天的是风。

立春过后,风开始一天一天多起来。

铅灰色的天空中,几只高低错落的雄鹰在自由翱翔,细看却是彩色的,下面还连着长长的细线,那是风筝。

小城的广场上,一群孩童一手执线轮,一手持线柄,轻快的收放着长线,仰望浮动于天际的风筝,叫喊着、奔跑着。伴着一阵阵经久不息的风,隐隐能听见,风筝发出啪啦啦的声响。广场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摆满一排排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风筝,行走其间,恍惚间误入一片色彩斑斓的花园。

小时候关于风筝的记忆,来自小学语文书上的课文。那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老师说,“纸鸢”是古时风筝的叫法。后来,我们又学习了一篇描写放风筝的课文,于是“风筝”这个新鲜的名词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那年春天放学后,做完作业,央求家里大人帮忙,制作起风筝来。把几根细竹棍劈开,用细铁丝扎成一只燕子的形状,将黑纸粘于其上,再系上细长的线,又把线缠到一根短粗的木棍上,这样一只简易的风筝就做好了。

小心翼翼的拿着做好的风筝,唤上几个同伴,来到空旷的田野里。我们学着课文中描述的样子,一个小伙伴拿着风筝高高举过头顶,我手牵着线远远站着。喊一声“放”,风筝被放开,那线一松,我便向前奔跑起来。但风筝没有像书本中描写的那样飞起来,而是向前平移了一段距离后,一头栽倒在地面上。我们不灰心,继续去放,边放边琢磨起来,是不是手放的太慢了?是不是举得不够高?是不是跑的方向不对?……在一点点的摸索练习中,风筝慢慢飞起来了。我们望着飞得越来越高的风筝,高兴极了,好像那飞起的不是风筝,而是自己在天空飞翔。

我们不停歇的轮放着那只风筝。风筝越飞越高,如一只轻盈的燕子,在高空翩翩起舞,吸引来了村里许多羡慕的目光和一片啧啧的赞叹声。我们沉浸在无比的兴奋和喜悦中,不知疲倦的奔跑着,欢笑着,空阔的田野里,留下我们欢快的身影。

风筝越变越小,还在慢慢升高,好像要钻进云层去。忽然,一阵大风,只听“砰”的一声,风筝猛地摇摆了一下,线断了。风筝像脱缰的野马,稍稍升高一点后,便向远处冲去,眼见越飞越远,不见了踪影。我们惊慌失措,“风筝”、“风筝”……,焦急的喊叫着,但眼见着风筝消失,没有一点办法。

怎么办?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我们七嘴八舌商量对策,最后决定去寻找。沿着风筝远去的方向,我们在田野急切地寻找起来,趟过水渠,翻过石沟,找遍果园,越过田埂……整整找了一个下午,直到天黑,也没见一丝踪迹。我们只好回家,并商议第二天再做一个。

第二日,大家一齐动手,按照昨天的式样,又仿做了一只风筝,用上了更结实的线。新的风筝又做好了,尽管没有上次大人做得好,但那种失而复得快乐不言而喻。我们又结伴到原野去放。有了上次的教训,我们不敢放得太高了,控制着风筝的高度。接连数日,一放学只要有风,我们就去放风筝,每天都乐此不疲,风筝成了春天快乐的源泉。

后来,慢慢长大,与风筝也离得越来越远。

再次与风筝结缘,已为人父。那是儿子上幼儿园大班的一个周末,看到广场里很多人在放风筝,我也买了一个小风筝,带着儿子去放。在一群色彩斑斓的风筝中,小风筝慢慢飞起来了,儿子欢呼雀跃,放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吃晚饭,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广场。后来,我又带着他放了几次,但慢慢发现那只风筝太小,线不长,线轴也小,飞不了多高。

第二年,待儿子上小学时,我又买了一只大一点的风筝,线轴也是大轮盘。风筝买好后,我带着儿子又去放过一两次。但此后,由于作业越来越多,去放风筝的时间渐少,到现在儿子已经六年级了,想起来,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去放风筝了。每到春天,望着广场上空飞舞的风筝,说好要和儿子一起去放,但总有忙不完的工作和做不完的作业,有时候闲一点了,又没有风了,凡此种种,总不能如愿。

现在,放在阳台上的风筝已经积了厚厚一层灰尘,经常日晒,已经面目全非了。

现在,春天又到了。望着灰暗的天空飞动的风筝,不知为什么,我心里总空落落的。

查看更多>>
上一篇:今年的春天 下一篇:论道德经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