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伶官传序》赏析-伶官传序-伶官传序欧阳修-伶官传序赏析-欧阳修的诗-伶官传序原文

更新:2018-12-23 23:54:04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欧阳修《伶官传序》赏析-伶官传序-伶官传序欧阳修-伶官传序赏析-欧阳修的诗-伶官传序原文

《伶官传序》一文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中《伶官传》的开头部分,此文具有序言的特点,故称《伶官传序》。原“传”记述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本“序”则是针对这一历史事件发表的政治感慨。序文的前半部分,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了国家的兴衰取决于“人事”的观点,并以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史实加以具体论证;后半部分,作者就这一史实展开议论,总结后唐庄宗溺于伶人而亡国的惨痛教训。

全文通过鲜明的对比叙议,从历史的角度地总结了一个国家由盛而衰的反面教训,具有警醒后世的借鉴作用。从此文观点论证与语言表达来看,学生应把握文章的两大突出特色:

一:欲抑先扬,对比鲜明。《伶官传序》以“呜呼”感叹起首,开宗明义,即以盛衰归于人事,起得警策之极。然后叙述李存勖秉承父志、灭燕灭梁而平定中原的功业“可谓壮哉”:“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再叙他惑于伶官而筱然败亡,又是“何其衰也”:“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最具对比力度的是,文中写李克用父子:“盛”时,其势如巨澜之排山倒海,势不可挡;“衰”时,如狂澜之既倒,无法挽回。这种先扬后抑、对比鲜明的表达,使叙事跌宕有致,议理水到渠成。结尾,作者议论引而申之,指出不只归于伶人带来亡国的教训,而着眼于亡国普遍教训的总结,其政治思想见地出人意表,令人拍案叫绝。

二:高屋建瓴,真知灼见。本文是一篇富有文学性的史论,写作这类文章的目的一般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匡正时弊。作为史论,其对于史实,既有剪裁上的技巧问题,更重要的是看作者能否做到居高临下地驾驭史实,高屋建瓴地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作为一个大政治家,欧阳修笔下的史论,不是为历史而历史,首先有其独到的见解。文章劈头即提出“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种把国家兴衰归结于人事的观点,无疑是极有独见性的。在这个前提下,作者又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出发人深思的经验教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衡量,欧阳修的这些见解不无偏颇之处,但这类政治格言式的警句,对于彼时彼地而言,有其鲜明的针对性,对于后世智者而言,则又不乏借鉴和启发之意。这样的史论,真可谓富于高屋建瓴之势、真知灼见之色。

总之,《伶官传序》虽为尺幅短章,然其欲抑先扬、对比鲜明的论证技巧,高屋建瓴、真知灼见的表达特色,令人感到文章萦回无尽、唱叹有情,这真可谓深得《史记》之精髓,故而能够成为千古传诵的史论名篇、文学绝唱。

【延伸掌故】

醉翁的“大家”之文如何炼成

宋代文学奖欧阳修幼孤家贫,在父母郑氏的严格教育下刻苦学习,终成一代文豪。其在写作方面,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启人心智。

掌故一:虚心求教得佳句。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此后,他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去祝贺,为之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文章写成后,欧阳修张贴于城门,征求修改意见。开始大家只是赞扬,后来,有位樵夫说开头太罗嗦,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门上去看山。欧阳一看,便恍然大悟,于是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一串文字换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如此一改,则文字精练,含义倍增。

掌故二:行文求简众折服。欧阳修在翰林院任职时,一次,与同院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提议:“请你们分别来记叙一下此事。”只见一人率先说道:“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另一人接着说:“有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最后第三人说:“有犬卧于通衢,卧犬遭之而毙。” 欧阳修听后笑道:“像你们这样修史,一万卷也写不完。”那三人于是连忙请教:“那你如何说呢?”欧阳修道:“‘逸马杀犬于道’,六字足矣!”三人听后脸红地相互笑了起来,比照自己的冗赘,深为欧阳修为文的简洁所折服。

掌故三:文风严谨美妙显。据《宋稗类钞》记载:有一次欧阳修替人写了一篇《相州锦堂记》,其中有这样两句:“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交稿后,他又推敲了一下,觉得不妥,便派人骑快马将稿子追回,修改后再送上。来人接过改稿,草草一读,很是奇怪:这不还和原稿一模一样吗?仔细研读后才发现,全文只是将“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改成了“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快马追回的只是两个“而”字。但他反复吟诵后,才发现个中妙处。原来,改句中增加了两个“而”字,意义虽未改变,但是读起来语气由急促变为舒缓,音节和谐,增加了语言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上一篇:离歌-离歌散文-离歌小说-挽离歌-关于离歌的文章-散文精选 下一篇:乡村里的中国-乡村里的中国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介绍-乡村里的中国电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