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风情录

更新:2020-02-19 09:08:10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深山风情录

这里所说的深山区是指秦岭南坡,属我们商洛市辖区内的中山和高山地区,以西部、北部分布范围较广。深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昔日交通闭塞,贫穷落后。深山区的沟沟岔岔,居住着本地人,也散居着从湖广、江浙迁来的"下湖人"、客家人,他们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经过碰撞,交融,渗透,形成了既有秦楚文化粗犷有趣,又有南北交融纯朴憨厚的繁杂的风俗习惯,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断洗礼,虽经删繁,扬棄,取舍,但由于偏居一隅,所以直到现、近代,仍然保留和沿袭着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下面分若干小题,加以记述。

服饰穿戴清时各地服饰基本相同,差异不大。男人多是长袍短褂,头戴着顶部有一小园疙瘩的西瓜皮帽子(商州、洛南人称其为帽衬子),女人多是上穿大襟衫,下穿裤裙,头上喜戴头巾或用布缠绕。有的还在衣边上绣着花。衣服大都是自织的土布手工缝制的。柞水县早先兴桑养蚕,丝绸较多,所以,穿丝绸者也不少。民国时期,前期基本还是清式服装,后期清式服装在清朝遗老们身上还可以看到,但大多数人都改穿短装,男人上身多穿小领对襟衫(褂),妇女仍为大襟衫,穿裙子的少了。男人下装皆为大腰宽脚裤。家庭比较贫苦的乡民,常把春秋穿的夹衣,到冬季给里边夹上棉花改做棉衣穿。民国时期小脚妇女比较多,这些人都把裤脚用带子绑起来。男女习惯头包毛巾或棉布,但戴绵帽和有沿单帽的人却多了起来。解放后,土布越来越被大工业生产的布所代替,机制服饰也日益增多,人们的服饰也随着慢慢的起变化,用平布、咔叽、华达呢、灯芯绒以及各色花布,制作的中山服、红卫服、女式大翻领、小翻领,布拉吉,大人小孩穿的人越来越多。但一些老年妇女穿大襟衫者仍然不少。

山里人的着装,总的来看是花色少,款式单一,穿得陈旧破烂,四季装不缺的人是少数,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以前一直延续的。深山区的人,过去脚上穿的鞋大多是剪子口、方口、圆口鞋,但穿布鞋的人,以商州、洛南、丹凤多见,镇柞及山阳一些地方,多穿草鞋、麻鞋,到了冬天,天气寒冷,没有袜子穿,便給鞋内塞包谷壳及棕片来御寒,也有扯两块布作脚布子包脚的。后来黄胶底鞋进入山中,穿的人很多。深山人习惯包头巾,系腰带,缠缠子,这在不少人当中一直延续着。老年人喜拿旱烟袋,当年火柴奇缺,所以每个旱烟袋上都绑上一个打火用的火镰子,有的人烟袋杆很长,走路时当拐杖用。早先山里的妇女头上大都挽着卷(发结)载着发簪和银质的泡泡针,笔者七十年代在山阳县就曾看到一位年轻妇女,上身穿着新布衣服,呈现三点水式(一件比一件稍长一些)衣边绣着花,脚上穿着绣花鞋,手腕戴着银镯子,头上挽着卷,扎着银簪子,卷的周围插满了泡泡针,这个人在街道上走着,人们都好奇的看着,尤其是一群孩子,跟在其屁股后面,叽叽咋咋的看热闹。

这是一个典型的深山人的装束,但在当时并不多见。饮食饭菜深山区主产玉米、洋芋及各种杂粮,小麦、水稻较少,所以老百姓的生活,饭食以洋芋糊汤为主,有两句民谣这样说道"洋芋糊汤疙瘩火,除过神仙就数我"。这里的人对经常吃洋芋糊汤还是满意的。糊汤也变着花样吃,如豆子糊汤(内煮小豆、黄豆)、酸菜糊汤、还有把腊肉煮到糊汤锅里吃的。他们把玉米加工成小糁子做糊汤,加工成大糁子做干饭。麦面做的蒸馍、烙馍、面条也吃,但不很普遍。商州、洛南人,把麦面和玉米或黄豆面参合在一起称之为杂面,做面条吃。山区杂粮多,有谷子、高粱、荞麦等,日常也吃,但在生活中不是主粮。洋芋糍粑是粗粮细作,也是深山区的特色食品。这里也是一日三餐,早饭多是九至十时,午饭多是下午二时到三时,晚饭就到天黑以后了。如果劳作在高山上,距家远,那天麻麻亮就吃饭,中午饭由家里送,或带点干粮吃。深山人爱吃包谷花,经常炒着吃,笔者在一个地方住队时,房主就多次端来包谷花让我吃。在那外出使用粮票吃饭的年代,他们没有粮票,较短时间出门时,就带些包谷花路上当干粮吃。深山人爱吃肉,过去一家一户养猪,都为了自己吃,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养猪为过年"所以过年时户户都杀一头猪,吃不完,就割成肉吊吊子,经过薰腌制成腊肉,挂起来平时吃。这里人大都会制豆豉,豆豉炒腊肉吃起来别有风味。深山的男女都爱喝酒,酒大都是用玉米、高粱、洋姜、柿子、薯类等自己酿制而成的,招待客人一般都有酒喝,待客必敬酒,把客人灌醉,大家都高兴。

请客设宴,有四盘四碗八大件,四荤四素八小碟的,有十三花,十五观灯席的,各地名堂各有千秋,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都很丰盛。这里把商州十三花的菜谱记述一下,即一鸡,二红肉,三鸭肉,四猪头肉,五猪肠子,六白肉,七水白(猪肚子和豆皮子合成),八小炒,九黄花木耳,另有四道凉菜,共十三道菜。山里人平常吃菜大多是种啥吃啥,除洋芋外还种豆角、白菜、红白萝卜,所以平时的菜也就吃这些东西,另外在冬春酸菜、腌菜也是主菜而且很普遍。笔者曾在深山里一个地方搞过三秋工作,住了一个月时间,在群众家里吃派饭,遇到吃面条不调盐,醋、酱油,而是炒几个菜放在桌子上,用菜就着面条吃,这是这里特有的习惯。在深山区特别是镇安、柞水一些地方,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倒茶水时,将杯子倒得满流满流的,你怕水流了出去,赶忙喝上几口,喝后,主人又来给你倒得满满的,你又喝,他们又倒,一会儿就叫水把你喝饱了。这是当地人待客的习惯,你要是不喝了,他们倒水时你用手将杯子一捂,人家就不倒了。住房状况当年深山里的住房家势好的多是瓦房,次为石板房,贫苦农民多住草房,高山上特别困难的住着茅庵草舍,或是合掌棚子(人字形草棚)也叫庵子。深山里流传着:"茅庵草舍石板房,树枝山竹当围墙。雨天室内无干处,晴天处处透阳光"的顺口溜,是对山里人住房的写照。山区人盖房取向多是,依山傍水,座南向北,面向大路,门喜南开。盖房有搁木和立木之分,搁木是先打好四面墙壁,然后再把木架放上去,立木房先做好木架立起来,再用板打墙或用土胚贴墙把木架四周的柱子包起来,农民普遍认为立木房最好。一般都以三间或四间为模式。客家人盖房多是方形椽,明撒瓦,本地人多是圆木椽,钉栈板座泥再苫瓦,压高脊。

房子盖好后,两头作卧室,中间为厅堂。窗子多开在前沿墙上,后沿墙和山墙安窗子者很少。过去老百姓盖房子受经济条件限制,盖得房子普遍质量不高,大多是不严实,四处透风,到了冬季屋子里和外边一样冷。老百姓过去多爱睡炕,商州、洛南人在卧室内盘一连锅炕,既是睡觉的地方,又是做饭的地方。客家人不论是睡炕睡床,都是锅灶单设。本地人一般在厅堂靠后墙放一大板柜,柜上放着神龛,供奉着财神、祖先和灶君。客家人在厅堂墙上安置一块横板,名曰神龛,贴上"天地尊亲师神位"供奉跪拜。农家屋子,因木质窗户小,而且用纸糊着,屋子里的光线,一般都比较昏暗。由于交通不便,过去山里人盖房子实在不容易,盖房用的转瓦、石料、木椽、板子、砂石等,全靠人工肩挑或背驮运到工地的,可费神啦。俗话说,盖一座房子,把腰弦都要挣断哩!这话不假。深山人过去住房比较紧张,一家几代人挤在小小的两三间房子内的大有人在。笔者在改革开放初期,曾去商州深山区的砚池河、上官房乡,做社会调查,了解民情,发现不少户,住房困难,有的房子少,住不开,有的住着危房,有的借房住,个别户还住着草庵子。问他们为什么不盖房,回答是,家庭经济困难,扎盖得起呀!出行状况"山穷石乱水湍湍,道路崎岖步履艰"。

深山区山高坡陡,沟谷纵横,人烟稀少,居住分散,过去不通公路,不通电,没有任何的先进出行工具,人们整天步行在坎坷不平,弯弯曲曲的崎岖山路上。交通闭塞,贫穷落后,深山人们过着和外界几乎隔绝的日子。山外的世事他们知道的很少很少。笔者听说过这样一件事,解放初期,当地已经解放好几年了,但一些深山人还不知道已经解放了,乡长去调查民情,他们称乡长为保长,弄得大家莫名其妙。交通闭塞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和困难。外出全靠步行,运送东西全靠肩挑背驮。山里生产的土特产品运不出去,群众需要的生产生活日用品运不进来。就拿食盐来说天天要用,人人要吃,然而在过去,常常是没有东西卖,一些人长期吃不上盐,出现了粗脖子,癭瓜瓜地方病。学难办,小孩子上不了学,文盲状况形成恶性循环。盖房难,盖房费事,费时,费神。看病难,有了病人不是背,就是抬,往往因为路上耽过,误了事。农业生产上,先进的科管技术,优良品种,进不来,因循守旧,耕作粗放,老品种,产量低。后来虽然有了公路,但等级低,路况差,常常是晴通雨阻,事故多发,就拿去西安来说,半天的路程,往往走一天,朝发夕至是常情。这里流传着这样的话,一河两岸住,说话能听见,相逢走半天,上山碰鼻子,下坡蹾尻子,背驮运东西,汗水湿衣衫。一步踏不稳,滚坡遭大难。生动的说明路难走的情景。。笔者1963年第一次去镇柞深山里,从商州坐车,路上走四五个小时,才能到达县城,到下面,完全是徒步走去的。窄峡的小路多在河畔和半山坡上,所以每天不是上坡,便是下河。出行真是太难了。婚姻习俗建国前,深山区基本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买卖婚姻制度。这种婚姻制度,在岁月的长河中,形成了撮合(说媒)、相亲、看家、上门、订亲、送礼、择吉日迎娶、拜堂、入洞房、宴待宾朋、喝汤、遨食等礼仪程序。这些东西,在社会变迁的洗礼中,有的简化了,有的被去除,绝大部分还被保留着,沿袭着,表现在各地大同小异。

先说订亲。这一过程都必须走,有的男方送肉、点心、茶、酒四色礼,女方回四色礼:头发、柏树叶(长生不老)白米(白头偕老)茶叶(四季常青);有的男方备腊肉一吊,用红纸包上,茶酒两壶,系上红绳,名曰壶酒礼。去女方定亲。一般是男方由煤人陪同到女方去商量定亲之事,谈妥,男方设宴,女方出席,亲朋参加,概不受礼,宴罢,说明情况,男女双方婚事即定。有些地方订婚之日改口,即小辈对长辈的称谓就改变了。再说结婚。男方吉日定好后,由媒人通知女方。男方送彩礼,送多少根据经济状况,男方与女方协商而定。女方定陪嫁,一般是箱子、柜、条桌、方杌子、脸盆、脸盆架、被褥等,有关事宜一并谈妥。迎亲之日新郎披红挂彩,新娘身着红装,搽胭抹粉,骑马坐轿。男方迎亲队伍到达女方,新郎拜过丈人,坐席吃饭后,新娘子被同辈兄弟背入轿中,新郎上马,抬嫁妆的准备停当,放过鞭炮,便浩浩荡荡往回走。男方家里人看到轿子快到门口时,放鞭炮,然后轿子停下来,此时有的地方,拉媳子的人端上刚作的白火石水,绕着轿子正转三圈,反转三圈,之后才扶新娘下轿;有些地方两对童男,领上新郎绕花轿三圈,新郎和迎亲人分别在轿前轿后作揖三次,再由两牵娘扶新娘下轿;有些地方,新娘子在门外等到天黑,才准进门拜堂。拜过堂后入洞房也很有讲究。有的地方新郎新娘抢着往洞房走,因为谁先进洞房坐在大床外沿谁就当掌柜子;有的男左女右坐好,吃"和气饭",饮交杯酒;有的地方新娘子入洞房后坐在炕上,面前放一个斗,斗上放着织布用的绳,还有镜和油灯,她要面对青灯盘腿坐三天。接下来就是开席待客。大多数地方都是中午待客,有些地方是晚上待客,个别地方待客时,让新娘子坐上席。晚上闹洞房,有些地方闹洞房要闹三天。第二天娘家人担着礼品前来看姑娘,坐席吃饭叫喝汤。第三天娘家人来接姑娘回娘家,只能住三天,名曰遨食,俗话说,两头住停(日子相同),永不受穷。到此,婚庆过程全部结束。丧葬习俗丧葬习俗包括墓穴、棺木、寿衣、孝服、治丧等内容。

墓穴,一般生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地方就建好了。棺木首选柏木,次为松木,最常见的是十大块、十二元、十六绺棺材。富人多用好的,穷人用普通的,可怜人订个木匣子甚至芦席裹尸就下葬了。寿衣,富人穿五大件(内衣、外衣、锦衣、棉衣、长袍)铺毡盖被,一般户穿三件,穷人穿一件。孝服是孝子穿戴的,一般在制作寿衣时就一起制作好了。下面着重记述治丧过程。死者(老人)弥留之际,儿女环伺左右,气绝后齐跪大哭,然后整容穿衣,烧倒头纸有的地方叫落气纸,有的还喝倒头汤,门外送马牌子,烧纸马。大门外贴火纸,挂纸吧子,以示居丧。接下来就是下榻停尸,安置于堂屋正厅,有前后停的,也有左右停的,停好后,在尸体前挂一芦席或白纱遮掩起来,芦席两边,贴上长纸条,一边写上出生年月日,一边写上逝世年月日,其前放桌子,两边置立纸制童男女,桌上献上倒头汤,中间摆放香炉,两边点上蜡烛,堂后点上一盏灯。儿女披麻戴孝,坐在灵前草铺上守丧。出门牌,写讣告报丧。门牌讣告一出,亲朋好友邻里便前来吊唁。

吊孝少则三天,多则七天。前来吊唁的人,带着香蜡纸、吊幛挽联、花圈纸扎、粮食钱物等表哀悼和慰问之情。并在灵前上香,或跪拜或鞠躬,行礼时,儿女们也要还礼。有些地方如镇柞的客家人,不哭泣,而是唱孝歌。吊唁期间要做好下葬时的各项准备工作。入殓。即遗体进棺。有死后三日入殓的,也有下葬前一日入殓的。入殓时死者的舅家人、重孝子必须在场,一般由阴阳先生主持。送尸进棺,放好后,用灰包将尸体夯实,放上各种香料,钱币等,盖上小被子,完毕,舅嫁人和孝子们向遗体告别,钉紧棺盖,垫高升起,意在超度。此时舅家人将儿女长孝改为短头孝,名曰收孝,有些地方是下葬完毕才收孝。此外还有写铭旌,砍柳木棍,准备草绳都是下葬前要做的工作。下葬。吉日吉时下葬。下葬前日,先由儿媳妇去扫墓,埋下酵子碗,意在日后发家。晚上举行隆重的祭奠活动。吉日晨吃过饭即出殡。准备停当,长子摔孝子盆,放鞭炮,起柩,有八抬的,有十六抬的,还有三十二抬的,一路吹唢呐,放鞭炮,浩浩荡荡向墓地进发。到了坟地,送尸进墓穴,接着阴阳先生撒五谷斗,唱吉利话后安葬封墓。丧葬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七日祭,百日祭,三周年祭,过了三年,丧事全了。过年习俗深山人过年,从当年腊月初筹备,到来年过了正月十五才算结束。腊月为筹备阶段,期间还要过"五豆"、"腊八"、"二十三"三个小节日。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才算过年阶段。腊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用五种粮食煮成粥食之,称为吃五豆。谚语云:"过了五豆,糊里糊涂"。

意思是忙了一年,"五豆"过后,啥事都不要考虑了,一门心思筹备过年吧!从农历节气上说,白天已渐渐长了,所以俗语说"过了五豆,长一斧头"。腊月初八为腊八。此日早饭以大米或其他米豆和豆腐块、萝卜、大肉等混合煮成粥,俗称"腊八粥"食之。人常说"过了腊八,见啥买啥"意思是开始置办年货了,也有"腊八是老日子,结婚是好日子"的说法,所以,这一天,结婚办喜事的人很多。有些地方还有将"腊八粥’喂到果树上,并念叨着"树娃树娃吃腊八,来年结的鼓瓜瓜"。还有"砍一镰,结的繁,砍一斧,压坏股’的俚语。腊月二十三,群众称为过小年,也是灶王爷升天回娘家的日子。为了欢送灶王爷,家家都要烙糖饼,蒸黏面馍,蒸黏糕,作为祭品,晚上在灶王爷像前摆上供品,全家人一起上香、烧表、磕头,然后将纸神像撕下烧掉,神即升天了。烧神像时在心里祈祷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望灶神多说好话,多带粮食回来,安度众生。人常说"过了二十三,过年还有七八天",过年的准备工作进入最忙碌的阶段。年前还有以下几件事必须做。一是扫栖灰。将屋子里到处打扫一遍,将门窗家具要抹洗的干干净净,脏了的墙壁要刷新,窗子纸也要更换。二是做豆腐。,或一家做一座,或几家联合做一座。三是蒸馍。蒸馍是过好年的大事情,一般蒸三种馍。

一是献祭。是敬神,敬祖先用的。二是蒸麦面馍,有实心的,有包上豆沙的,还有包上肉或菜馅的(包子)。三是蒸包谷面馍和豆渣馍。豆渣馍是用包谷面,小豆、黏小米和豆渣搅在一起蒸成的。四是熬萝卜菜,一家熬一大盆。与此同时还要煮肉。五是上油锅。用清油炸豆腐叶、油糕、各种丸子、粿子、红薯疙瘩、面疙瘩等。同时烧肉,给肉上色。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各家各户都要把屋里打扫干净,贴上对联、中堂、财神、祖先、灶火爷、门神、年画等,堂屋门前和大门前挂上灯笼。大约到下午四五点钟,全家人到齐,吃团圆饭,也称全年。饭前先敬神灵,后敬祖先,摆上献祭,点蜡烛,上香烧表,放鞭炮,祈求神灵和祖先保佑。然后一家人围坐进餐,各种疏菜,七碟子八碗,摆满一桌,团圆饭正式开始。先由长辈讲几句吉利话,再由小辈向长辈敬酒,礼毕,大家吃菜饮酒,迎接新年到来。三十晚上守岁,也叫敖年。入夜先敬神灵祖先,再烧柏朵(柏树枝条)。烧柏朵意在驱赶一切凶煞怪兽,平平安安过好年。当晚,家境好的人家,生一盆木炭火,家境一般的户或在炕洞前架起疙瘩火,或在热炕头上,一家人围坐一起,喝茶吃点心糖果,聊天骗闲传,坐等12点到来。新旧年交接之际,放鞭炮,辞旧迎新。还要吃隔年饭。

好敬神的人,这时要上香跪拜,迎接灶神从天上归来。然后等到天亮,到附近神庙里抢上头炉香。深山里,不少居民从湖广江浙迁来,他们还保留着自己的年俗,过年时每户都杀一头猪,吃不完便腌制成腊肉,挂起来平时吃。他们把腊月24叫过小年,这天下午到祖坟上祭祖,然后成年人装成背人姿势,意为背老祖先回家过年。背回后,设香案跪拜上香烧纸,然后全家吃小年团圆饭。他们的年夜饭,常常在半夜才吃。原因是做生意的人年三十才返回家。正月初一是新年的开始,早晨起来,洗漱后,不论大人小孩,都穿戴整齐好看。不管穷富早饭都吃饺子。饭后晚辈给长辈拜年磕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初一这天,除过做饭,其他活都不干,初一不骂人打架,不说脏话,痛痛快快的玩耍。初一的晚饭主食以米饭、蒸馍为主,菜肴丰盛,以杂会菜最为常见,也受人们的欢迎。商州北乡,初一晚饭,除吃蒸馍外,大多数农家都吃豆甜饭或糁子稀饭。正月初二开始拜年。亲朋好友,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礼品一般讲究四样,称为"四色礼",寓意四季平安。

拜年的规矩一般是女婿拜丈人,外甥拜舅家,晚辈拜长辈,亲朋好友相互拜年。客人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除给拜年的小孩子压岁钱外,还要摆酒席,宾主互相祝贺,开怀畅饮,气氛热烈。拜年活动,一般延续到正月十五,方才结束。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意是年已过完。这天上午饭家家都吃饺子,也有吃煮馍,吃馄饨的。这一天各家将过年间积累的垃圾打扫干净,拿到路边倒掉,称之为"倒恶煞",意思是将脏东西倒掉,带来好运。禁忌种种禁忌缘迷信祸福而产生,迷信愈深,禁忌愈多。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禁忌减少,呈现出时隐时现,"不可不信不可全信"的状态,据不完全的了解,禁忌仍有数十种之多。

1,大年初一不骂人,不打人,不说脏话,不到别人家串门子,除了做饭,啥活也不干。

2,大年初一吃饺子,饺子破了不能说"破",要说"挣了"。

3,小娃起名字,忌与直系亲属同字同音,负则就是冒犯上辈。

4,忌正月、腊月搬家,俗话说"正腊月搬家,一年到头都不发。"

5,长辈过世忌说"死了"各地都改说"老了"。

6,家中有长辈去世,重孝子孝服在身,不能进邻家的门。

7,孕妇忌对兔笑,忌吃兔肉,以免胎儿变成豁豁嘴。

8,农家忌出嫁姑娘两口子在娘家同床过夜。

9,月婆子没出月,不能到别人家串门子。误进人家门者,要给人家挂红布,名曰:"搭红"。

10,女人衣服不能盖在男人身上,盖上了有损男人的运道。

11,吃梨时,忌分着吃,避免说"分离"二字。

12,骂人不揭短,大人不打脸,揭短伤心肝。

13,吃饭时忌说脏话,特别忌说大粪,屎、尿之类的话,以免恶心人。

14,忌萝卜、柿子一块儿吃,俗语说"吃萝卜,吃柿子,上下河里立箸子"。

15,看病人,忌晚上去,忌拿挂面和梨,怕的是病人忌讳晚愈和离世。

16,出门赴宴,忌自坐上席或首席,否则人家会耻笑你不懂礼貌。

17,吃饭忌吧嗒嘴,不然人家会说你像猪吃食一个样,遭人讥笑。

18,出门问路问事,不能白搭话,要有礼貌,更不能粗声粗气的和人家讲话。

19,公公忌进儿媳房,以免引起闲言碎语。

20,有舅父之人,正月忌剃光头,传说是,正月剃光头,上死舅父。

语言称谓深山人说两种话,一是本地人说本地话,与关中话相似,但不像关中话那么生硬,吐字较快,咬音较轻,韵尾较婉转。本地话从南向北,从西向东表现出秦音越来越重的趋势。二是客家话也称下湖话,吐字较快,语言柔和,咋听如歌,但有些地方由于长期以来,交通闭塞,世代偏守一隅,故仍保持着许多古音,如把"柴"读作"扎",将"钱"读作"煎",将"麦"读作"麻",把"盐"读作"年",把睡觉叫困醒,把吃饭叫卡饭、起饭,把窗户叫壁眼,把石磨子叫台盘,把借钱称作编券,把傍晚叫打麻影子,把祝竹念作周,把冬东念作登,把啥时候叫作几没早,把那一个叫拉一个,如此等等,十分晦涩难懂,有些词语,表达着古老的思想和生活。客家人到一起说起客家话,别人很难听懂他们说的是什么。

尤其是从广东、湖南来的客家人,说起客家话,那就更难懂了。从称谓上看,客家人和本地人也有很大的差别。如客家人把祖父称谓爹、公,把父亲称作大老汉,把母亲称作里老汉,也称娘、姨、牙。把外祖父称作嘎公,把外祖母称作嘎婆。把叔父叫爸爸和达,把岳父叫丈老,把岳母称作外母娘,把女婿叫姑爷、門婿,把大哥叫瓢把子,把姐姐叫"阿哉",把妻兄弟称舅老倌。他们还常在称呼前加一个阿字,如阿哥、阿妹等表示亲切之意。几件趣事深山区里,八十年代以前,农民冬季外出,浑身上下,常常发出三种响声:第一响是,农民脚穿草鞋,进入冬天为御寒,在草鞋中垫上玉米壳,走起路来,唰啦!唰啦的响着。山区农民,因交通不便,加之家庭贫穷,购买火柴都很困难。所以农民常用铁制的"火廉"和白火石相撞取火。吸烟的农民,外出时总是屁骨上别一个旱烟袋,烟袋杆杆上绑一个"火廉",一走路,随着屁骨的扭动,火廉打得烟杆杆叮咣,叮咣的发响,这就是第二响。第三响是什么?在大山区过去农民的主产粮食就是玉米,出远门时因无粮票,钱也比较困难,便炒些玉米花当作干粮,用一个小布袋袋装着,带在身边,一边走路,一边吃着,嘴里咬得咔崩,咔崩发响,这就是第三响。你只要听到这三响就知道定是秦岭山区的农民来了,这个判断是不会错的。

1963年春季我去白果公社,正是春耕大忙时节,社员们正忙碌着进行春耕播种。白果这个地方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很分散,一个大村子也没有,那里有三五户或者七八户人家住在一起,便叫大屋场。在大屋场周围一般都有几十亩耕地。基于这种情况,这里形成一种挪窝播种的习惯,春耕时全队劳力集中到大屋场,吃住在这几户人家里,吃着大肉,玉米糁子干饭,白天下地劳动,晚上男女都挤在一起睡觉。这里种完,又挪另一个大屋场,就这样挪着种着,种着挪着,直到把地种完为止。我曾在一个地方搞反修宣传,下午在一个队的社场里召开社员会,男女社员相互偷情戏闹,乱摸乱亲,有的妇女坐在其他男人怀里,被男人搂着亲着,他们很开心,很快乐,这种情况,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看到过。招待客人吃面条,在吃的过程中,主人站在你的旁边看着,当你吃到快完的时候,趁你不防,主人又会给你猛子倒上满满的一碗,你若吃不完,那就很难堪,既丢面子,又不好意思。盛情难却,你只得硬着头皮吃下去。这里喝茶水也有讲究。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很快倒上满流流的一杯茶放在你的面前,你怕洒了,赶紧喝上几口,等你刚一喝,主人看杯中又不满了,给你有添得满流流的,你又喝上几口,人家又来添满,这样反复多次,不大工夫,你就会喝上半肚子水。

后来我才知道,遇到这种情况,你若不想再喝了,人家倒水时,你用手将杯子一捂,人家就明白你的意思,便停止倒水了。当年商州人到镇安去担货,路上遇到一帮子当地脚夫,他们向商州人打听去安康的路程,开口就说:"瓢把子,到安康有几多路?"商州人一听称他们为瓢把子,以为是骂他们,心里很恼火,便生气地说"你们是嫖头",双方吵了起来,后经人解释,瓢把子在当地是老大哥的意思,这才消除了误会。俚语总汇洋芋糊汤吃个饱,石板盖房房不倒,女穿大襟男穿袍,黑布蓝布头上绕,龙须草鞋穿到老,屁股蛋上带火镰,玉米壳子吧脚包。疙瘩生火任你烤。一日三餐少不了,豆豉腊肉巧手炒。背笼在肩担子挑,汗湿衣衫和棉袄。出门爬坡是常事,羊肠小道天天蹽。年底杀猪把年过,户户墙上把肉吊。家家都把白酒烧。男女一起爱嬉闹,姑娘偷情娘不恼。女人出门爱卖俏,银饰满身逗人笑。山里趣事实在多,看得客官笑折腰。

上一篇:战火中的红玫瑰 下一篇:奔赴千年的约会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