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翱《西台哭所思》

更新:2023-04-04 14:27:57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谢翱《西台哭所思》

  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

  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面。

  故衣犹染碧,土不怜才。

  未老山中客,惟应赋《八哀》。

  谢翱(1249—1295),字皋羽, 自号晞发子,长溪(今福建省霞浦县南)人。试进士不中,落魄漳、泉二州,为人倜傥义气。元兵南侵时,他散家财招募乡兵几百人参加文天祥的抗战部队,任谘议参军,积极参加抗击元军的活动。南宋覆亡后,他坚决拒仕,改名换姓,逃亡各地,常因国事感慨痛哭,写了许多寄寓家国之哀的诗,风格沉郁悲凉,真实动人,为南宋一家。

  谢翱对文天祥的殉国尤感沉痛,虽“悲不敢泣”,却暗地里在夫差台、越王台哭祭过文天祥。文天祥遇难八年、南宋亡国十一年(1290)的冬日,他又与友人吴思齐、冯桂芬、严侣等登西台(今浙江省桐庐县西富春山,山临富春江,有东西二台,西台为汉隐上严光垂钓处,又叫子陵台),设文天祥神位,放声号哭祭奠,并写了名文《登西台恸哭记》。该文用了许多隐蔽词语以避免元朝统治者的文网。张丁《登西台恸哭记注》云:“若其恸两台,则恸乎丞相也;恸丞相则恸乎宋之三百年也。”这样,诗题“哭所思”,即哭他怀念的文天祥,写得十分沉痛。

  首联写西台傍晚时分的景色。南宋灭亡,作者是遗民,劫后余生叫残年。祭奠是冬日,一年将尽,也叫残年。作者四十二岁,饱经忧患,过早衰老,亦曰残年,他是四十七岁时因抑郁过度而早夭的。“残年哭知己”,是感人至深的悲剧场面。原来他与友人在前一天集中,这天中午冒雨登山。山上一片荒芜,“如入墟墓”。“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号而恸哭者三。”直哭到太阳西沉台下时分。“哭”是诗眼。他不仅为志同道合、共过患难的战友痛哭,更是为民族苦难而痛哭。他深知在蒙古贵族暴政下,一时复国无术,只能寄情于这场大哭之中。颔联写泪水之多,哀悼之深。滴滴清泪融进吴地江水即富春江水,又随波入海,再随潮退回,永无休止。以形象写天长地久无绝期的沉痛。颈联转写恸哭原因,“故衣犹染碧”,文天祥就义时穿的衣服,还染着血迹。碧,血的代称,传说周朝大夫苌弘是位忠臣,含冤被杀,有人将他的血藏了起来,三年后变成碧玉。此处借以赞扬文天祥的坚贞。“后土不怜才”,后土,皇天后土亦即天地,这行说天地不怜惜这样的贤才,任其被杀。这是暗里控诉蒙古贵族的残无人道。感情转向沉寂与幽怨。尾联是写此诗的动机,说我已是山中之客,只要不死,就应当写诗作文来纪念文天祥。《八哀》,杜甫曾赋五言古诗八首,悼念八位著名人物,他们是王思礼、李光弼、严武、李琎、李邕、苏源明、郑虔、张九龄,大多为抗暴志士,作者用此典,说自己象杜甫一样,写诗深痛哀悼民族英雄文天祥。这首五律的最大特色是情真意切,能溅起读者不忘国耻、奋发有为的感情波澜。

  • 黄庭坚《蚁蝶图》原文及赏析
  • 《苕之华》 - 《诗经》原文及赏析
  • 夏完淳《细林夜哭》原文及赏析
  • 徐子云《算来寺内几多僧》原文及赏析
  • 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原文及赏析
  • 宋杰《秧鸡曲》原文及赏析
  • 《相鼠》 - 《诗经》原文及赏析
  • 李煜《相见欢》原文及赏析
  • 高启《田家行》原文及赏析
  • 黄淳耀《田家》原文及赏析
  •  

    上一篇:黎简《田中歌》 下一篇:魏徵《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鉴赏-作品人物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