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无声处发声——再走丝路

更新: 2018-04-04 21:39:32

  伊朗古都设拉子市,就是波斯波利斯即古波斯之都,是“万王之王”大流士一世建都的地方。宏伟的波斯王朝遗址和波斯帝王陵遗址,连同它们所代表的那个伟大的帝王和伟大的王朝,成为每个伊朗人的自豪。波斯波利斯遗址其实还不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王宫所在地,它只是波斯帝王的觐见大厅。这里有“万国门”,有“百柱宫”,有体量惊人的厅堂,总建筑面积达到14万平方米。波斯帝王就在这里会见各国使臣,接受他们的朝拜和贡品。


  当时的波斯是世界上惟一横跨亚欧非三大州的大帝国,东至印度河流域,南至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西至欧洲马其顿和北非利比亚,北至咸海和高加索。遗址入口处的牛头人身雕塑,就来源于两河流域文明。墙体精美的浮雕,是埃及人的作品。高大的石柱,来自小亚细亚的工匠手艺。墙体的浮雕表现周边民族带着各种奇珍异宝前来觐见的场景,反映了那段历史的辉煌。导游给我们描绘当时的情景时,充满了民族自豪:埃及人服了,带着马来了;阿富汗人服了,带着布匹来了;巴比伦人服了,带着骆驼来了……


  许多人都将大流士与秦始皇相比,将波斯王宫、王陵与秦咸阳宫、阿房宫和秦始皇陵相比,这个类比很是契合。大流士是波斯古国的“万王之王”,他以近20场大战建立了波斯帝国,立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省体制,统一货币,重定税制,修建驿道,集聚信仰,定拜火教为国教;秦始皇逐一打败六国,建立了中华帝国,统一了中国的文字、道路、货币和社会管理。


  但是,这一切都还只是我们能够看得见和听得见的历史,而历史有时,不,应该说是同时会发出一种无声之声,只有那些有心有思的人,才能听见这种掩埋于历史深处的无声之声。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另一种惊人的相似性:两个强大的帝国,竟然都在不长的时间内覆灭了。他们留下的纪念碑式的建筑,也都同样遭到了大火焚毁的厄运。


  ——马其顿王国年轻的亚历山大大帝,三战而击溃兵力远胜于自己的波斯帝国,一把火烧掉了波斯波利斯,“百柱宫”如今只剩下13根残柱。


  ——击败秦王朝之后,率先进入咸阳的项羽,也是一把火烧掉了咸阳宫和阿房宫,就连其时已入殓于陵墓为秦始皇陪葬的兵马俑坑,也逃不掉火燎烟熏的命运。


  两个王朝的命运为什么如此相似?


  肯定有着更深层的原因,这原因穿透了具体历史事件、具体历史情境,而根植于历史规律和历史哲学之中。这个原因像是稗子,一开始就和稻种、麦种混在一起,在两个王朝兴盛之时便埋下种子,这种子随着两大王朝的发达而暗中生长着自己的穗叶。这稗种便是“过度”两个字。过度的好大喜功,过度的征讨战乱,过度的国力消耗,过度地苛待周边的属国,过度地对民众予取予夺,等等。尽管它们在程度上有所区别,大流士一世比秦始皇稍显宽容。


  秦国是在近百年间,以93次残酷的大战和400万人的生命作为成本,取得对六国的胜利的。之后秦始皇又修长城,修直道、驰道,修陵墓,动辄征用民伕、战俘、囚徒数以万计,可以想见其中拆解了多少家庭,离散了多少骨肉,流淌了多少血泪,有多少孟姜女想扑上去哭倒长城……大秦帝国是秦始皇一手建立的,大秦帝国其实也是秦始皇一手掏空的。所以陈胜、吴广,一群殊死而搏的奴隶夫役,一旦揭竿而起顷刻便动摇了这个帝国的根基!


  宏大的历史走向,从来不能仅仅归咎于某个人某件事,主宰它的是“势”。势是什么?就是民心背向,就是社会、政策和道德的总体取向。秦帝国的迅速覆灭,与具体人虽不无关系,根本上乃是“大势已去”。大势既去,精明强干的秦始皇就是从陵墓里爬出来也是无济于事了。


  大流士一世也差不多,先是不到一年打了18次大战,铲除国内四面八方的割据势力,统一了波斯。此后20余年中,向东打印度,将其收编为波斯帝国的第20个行省。朝西打色雷斯,三次远征希腊未果。全国政军分治,将兵器、舰艇的制造等备战措施,放在国家发展、社会治理之上。这不但耗尽了自己的帝国,还殊连希腊。波斯三次远征希腊,希腊为了不在希波大战中亡国,全国长期处于备战状态,结果导致了人类古文明瑰宝——希腊文明的衰落。故而波斯帝国的覆灭,深层责任也并不在大流士三世,而在他爷爷大流士一世。这位铁血大帝也是在创建自己王朝的同时掏空了自己的王朝,在张扬强盛之势的同时,暗中积累了颓败之势。到了大流士三世,败势既成,大势已去,亚历山大大帝只不过顺势而为,摘了个大桃子而已。这种开创者同时成为掘墓人的情况,历史上不止一次,日常生活中也往往能够见到。不以过度的战争和建设耗尽国力民力,在需要与可能之间,目标与现实之间,规模、速度与力量之间,能否量力而行,审时而动,度势而为,作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处理,是考验每个人,尤其是考验伟大人物的一道难题。过犹不及,欲速不达,峣晓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都说的是要讲究度与势。度与势不屈从个人欲求,规律不相信眼泪。不尊重规律,炮火越猛后座力越大,反推力可能将枪炮手击倒。这就是历史辩证法,也是许多让人不解的历史现象最深层的原因。


  汉高祖刘邦也许觉悟到了亡秦的教训,他信奉黄老之学,放慢步子,以退为进。西汉初年的文士贾谊则以一篇《过秦论》让天下人振聋发聩。他主要从内因对秦朝的短命进行了透析,鞭辟入里地追问、思考了秦之过,秦皇之过,为不再重蹈覆辙敲了警钟。到了刘邦的孙辈,更施行了文景之治,在疗救中行复苏,从韬晦中谋发展,不到百年便仓稟殷实、钱库充盈,走出了秦末的大凋零,渐渐显出民富国强之势。这才孕育了又一位一代天骄——汉武帝。


  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是一个积蓄——释放——再积蓄——再释放的辩证过程,以释放拉动积蓄,以积蓄充盈释放,实现良性的循环。社会历史的发展如果总是一成不变的强拍子、快节奏,何谈节奏?没有了节奏,又何谈呼吸吐纳,何谈发展的可持续?


  夕阳西斜,黄昏的影子一点一点爬上土岗,吞噬着四个呈十字架形的阿契美尼德三代帝王陵墓。参观之后我们向它道别,心头忽然有所触动,一绺淡淡的苍凉,才下陵头却上心头!历史无声而岁月有痕。


  这时,有五六位伊朗游客热情地向我们问好,好像是一个三代的家庭,真诚的笑容带过来一个亲和的气场,我突然想起随身包里带着的一名西安中学生在13岁创作的秦始皇兵马俑版画,我通过翻译给他们讲解这版画的内容。我说,大流士是波斯古国的“万王之王”,他建立了横跨亚欧非的波斯古国;秦始皇是中华古国的“千古一帝”,他建立了中华帝国。今天在大流士王陵前将《秦始皇兵马俑》版画赠送给伊朗朋友,可以视为两个伟大国家相隔两千多年、两万多里的一次握手!我说我十分高兴能将中国青少年的情意转达给伊朗朋友,为了我们两国历史上的辉煌,也为了我们愈来愈深厚的友谊,为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苦难、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世界。


  (实习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上一篇:病中三记 下一篇:特殊遗产 特别继承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