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是台湾非常著名的作家,曾经任台湾的“中华民国的文化部部长”,龙应台前夫为德国人,是一个外交官,育有两子,长子为安德烈,次子为菲利普。后来跟前夫离婚,很多机构和名人都对龙应台的作品和才华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让我们看一段关于龙应台婚姻破裂的报道:
离开台湾官场之后,龙应台选择了在香港城市大学任教。同一年,她出版了一本新书《银色仙人掌》,在自序里,她以第三人称写下离婚又丧父的心情:作者出远门去了,背着一个人们看不见的行囊,行囊里的轻重,只有自己知道,在重重的黑暗里,再怎么流浪也逃不掉存在,起身走到书桌前,坐下来,开始写,写自己的离婚书,写完传出。
这是她首次公布与德国籍丈夫离婚的消息,短短的字句坦承了婚姻的破裂。其实,辞官前,龙应台的父亲刚刚过世,紧接着又面临婚姻的抉择——她德国籍的丈夫不堪妻子常年漂泊在外,提出了离婚,可以说是接连遭逢人生打击。当时,他们的大儿子在美国,为了让老二到亚洲好好学一年中文,龙应台还特意在阳明山买了一套房子,安置好一个小小的家,让孩子可以来住。
20多年婚姻路,她从不愿意让德国丈夫在媒体前曝光,离婚后,她也基本上对私事闭口不谈,不过却总把两个孩子挂在嘴上。现在在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她14岁和18岁心爱的两个孩子了。
“家庭是你的来处,所以在理想上,它是一个人生命旅途最安全的地方。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有时候家庭也是一个最充满压迫的地方。在一些最彻底的、最重要的人生的核心的东西上,连家庭也帮不了你。”离婚后的龙应台依然很诚实地面对生命,时不时拿自我跟灵魂对话,“不是没有寂寞的时候,但是,如果没有好的伴,那还不如寂寞呢。”她说。
龙应台现在的丈夫照片:
龙应台跟前夫离婚后一直没有再婚,独自抚养着2个孩子。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龙应台的人生
1952年,龙应台出生在台湾高雄县大寮乡。她父母是1949年从大陆逃难到台湾的难民,就这么突然被连根拔起丢到一个真空的地方,失去了原来的土地,失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极为重要的社会联络网。因此,龙应台从小是在一个孤单、疏离的环境中长大:没有大家族。
她在那个可以望见大海的渔村读完了小学,童年时代正是台湾经济萧条的年代,她的家和无数外省移民家庭一样品尝了贫穷的滋味。在她的记忆里,母亲经常从工厂里拿回来尼龙线编织渔网,不眠不休10来天工夫,手指磨破出血,才能领回80元钱。而她的父亲为了给她筹措学费而到邻居家四处借钱。
家境虽贫困,但龙应台从小就是个有大志向的人,一直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挂在嘴上。她从湖南衡山走出来的父亲,是职业军人,刚到台湾的那些年里经常搬家,而在不断的搬迁中,逐渐养成龙应台站在心灵边缘冷静观看世界的个性。念台南女中时,龙应台就开始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思想特质。她对学校的功课不怎么在意,老是在前10名左右徘徊,却花很多空余时间去看罗素、尼采的哲学书;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过非常用心。
1969年,17岁的龙应台进入台南成功大学外文系就读;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新竹交通大学担任助教。交通大学的校训是“知新致远,崇实笃行”,这与成功大学“穷理致知”的校训一起对年轻的龙应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她坚定了从事文学研究的信念。
1975年9月,23岁的龙应台赴美留学,一待就是8年。她在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在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英文系担任教职。龙应台后来回忆说,在美国念书时爱默生对她的影响至为深刻,她至今还记得半夜读书,读到他的一句话“你的句子应该像从地里挖出来的蒲公英,根很长,粘着泥土,还是湿的”,正因为这句话,我们今天所读到的龙应台的文字都触手可及,毫不艰深晦涩。
后来,她在美国与德籍丈夫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但是她的心里却没有把美国当成自己的家。1983年8月,也就是出国10年之后,龙应台偕同德籍丈夫,一起回到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