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简 · 奥斯汀,来聊聊女权、剩女、婚姻、独身主义、中性化

更新: 2018-07-07 05:48:54

  她不喜欢硝烟弥漫,不喜欢战火纷飞,不喜欢勾心斗角。她向世人描绘的故事里,是恬淡的乡村生活,一望无垠的农庄,鲜衣怒马的少年,穿鲸骨裙的少女,三三两两出场的人物,也没有鸡糟的宅斗桥段。她的文学风格,就像音乐类型中的country music,温馨而美好。


安妮海瑟薇主演的《成为简·奥斯汀》

  简 · 奥斯汀


  Jane Austen


  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文学家之一。简·奥斯汀的文学作品深深影响了许多女性对于婚姻、爱情、家庭的观念,但令人意外的是:简·奥斯汀一生未嫁未育。


  初恋被迫分手,选择终身不嫁,她将所有未了的情感注入文学创作。她没有成为勒弗罗伊太太,却成为英国史上最受欢迎的女作家之一。她在世间仅41年,却留下后世奉为经典的真爱文字,连乔治四世都痴迷她的作品。她的《傲慢与偏见》,你读过吗?



《傲慢与偏见》剧照

  7月10日,在“从《傲慢与偏见》谈女性意识”的沙龙上,果麦版《傲慢与偏见》的译者李继宏与李银河畅谈该书的翻译历程,也与现场读者分享了简·奥斯汀创作《傲慢与偏见》时候的女性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二人对于女权、剩女、婚姻、独身主义、中性化的一些看法。


《傲慢与偏见》是李继宏先生自2011年启动“李继宏世界名著新译”以来的第七部译作,也是至今工作量最大的一本译著。

  李继宏


  她(简·奥斯汀)的作品,尤其是《傲慢与偏见》里面跟女性主义有什么关系呢?在简·奥斯汀那个年代,女性的处境是什么样的呢?


  1753年英国国会出了一个新的《婚姻法》,名义上是为了减少重婚和隐婚的现象,实际上它对女性很不好,一个女性跟一个男的生活在一起,如果你没有去教堂,没有贴结婚启示,这位女性就变成了一个不道德人,会成为被谴责的人。


  美国有一个学者把这部《婚姻法》称为在两性平等最糟糕的法律。


  在1870年英国的女性是没有财产权的,对于那个时候来说结婚是他们头等大事,你不结婚你连饭都没得吃。另外一个很可悲的事情,英国的婚姻是没有退出机制的,是不是可以离婚,可以,但是离婚很麻烦,要经过英国国会批准。


  当初的女性如果想结婚也没有那么容易。英国是全世界最势力的一个民族,他们什么都讲身份对等。大量的男人(因为战争)被派到海外去,导致她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男士结婚。


  在这种情况下简·奥斯汀写了《傲慢与偏见》。


  现在我们有一个很普遍的观念,就是理想的婚姻应该是以爱情为基础的。(这个观念)其实就是从《傲慢与偏见》开始的。


  因为我们知道现在社会上舆论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就是会把大龄未婚女青年说成是剩女,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在媒体工作的人会用这个词,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听的词,在汉语里面,我们说剩饭、剩菜就要倒掉,你用这个词来形容一大群人,我觉得这个不太好。但是问题不在这里,在哪里呢?在于很多大龄未婚女青年,她们本人跟她们的家人也承受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婚姻它在我们社会来说并不是人生的必须品,现在尤其对女性来说更没有必要说依附于一个人,我想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女性她只要愿意工作,她是可以自立的,它是可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的。


  但是我们很多人往往不明白,他们认为人生好像缺少婚姻就是不完整的。我们知道法律不能强行命令你爱一个人,你虽然结婚了,但是你的情感需求不一定就会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你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实际上你们两个人又没有非在一起的不可理由,这样造成了我们社会离婚率很高。


  一方面离婚率很高,一方面很多人恨不得自己赶紧嫁出去,这是很矛盾的事情。如果对今天的女性读者有什么帮助和启发,那就是简·奥斯汀本人始终相信的一点——婚姻它不是人生的必须品,美满的婚姻,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很美好,很值得人向往;但是你结婚不是为了爱情,还不如独自生活。


  李银河


  我们社会学会认为中国的文化是家本位的文化,所以人人都要结婚,都是属于一种传统的习俗。而在西方他们叫做个人文化,他们把个人的享受和个人的快乐放在第一位,家庭的传承放在第二位。


  之所以叫剩女有一个前提,每个人都必须结。如果你没有结就剩下来了,其实这个是非常糟糕的说法。为什么不能选择呢?我为什么不可以选择单身呢?


  我觉得咱们中国这种家庭本位的文化对人们的压迫太厉害了。将来等到这个东西如果有缓解以后,我觉得中国不结婚的人群也会大大上升。


  李继宏


  其实人生中很多烦恼,包括结婚的焦虑都是四个字“作茧自缚”。


  李银河


  这个社会确实有中性化的趋势。我对中性化的趋势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那种性别的刻板印象,实际上它是对男人和女人都有压迫,因为人性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每个人身上有男性就表现男性,有女性就表现女性,不要压抑它。


  我觉得中国的女权主义这个词被妖魔化很厉害。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大的误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女权主义它里面有很多流派,有的非常激进,有的也非常温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基点就是主张男女平等,所谓女权主义就是主张男女平等。


  所以实际上男女平等还是咱们中国现在的主流意识形态,咱们国家男女平等是国策。所以我觉得如果这样客观的评价,咱们中国绝大多数都是女权主义者。但是这个词完全是被误解了,被歪曲了。


  李继宏


  英国那批人最看重一点,就是要求女的有投票权。他们做了很多工作。当时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在整个西方国家的女性都有了投票权。实际上从这个时候来讲已经实现了社会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这时候女性主义转向更多是从家庭内部或者从其他方面研究。所以中国女性者会比国外那些女性主义幸运的多。因为我们从新《婚姻法》颁布以后,男女实际上是平等的。毛主席说女人能顶半边天,其实我对这方面没有太深的研究。我感觉往往大家对于女权主义者有误解,有妖魔化。可能是因为有一些主张会超过原来男女平等的范畴。


  我知道有一些也不应该归为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比如说在家里不做家务这是女权主义。家里不就是女的跟男的吗,太太不做家务,就只有先生做。其实公平合理的做法是大家谁有空谁做,而不是说女的在家里不能做饭,不能洗衣服,不是这样的,这应该是夫妻之间相互承担的。我们知道很多男的在家里做家务怎么办,所以很多时候女权主义被妖魔化的,可能也是因为这些主张导致的。


  李银河


  你说做家务这个事其实是这样的,这个事的起源是这样的,原来是男主外,女主内。后来妇女解放以后,女的在外面有一份工作,回来还要做家务。原来传统上家务是女的,所以就出来一个双重负担的问题。男的是做一份工,女的做两份工。所以妇联提出一个口号叫男人分担家务,现在是这样的,根本没有人提出说女的不做家务。


  (最需要克服的东西)其实应当说还是男女气质的刻板印象,男的应该是什么样的,女的应该什么样。比如说一个女的如果当领导、参政就很不像样子。女的应该尽量别这么张牙舞爪,你还去领导男的或者什么,女人自己都有这样的想法,我不适合。我觉得这些东西是我们最大的差距,可能要改正应该从意识形态,从大家的观念到实际的去做,要去当领导,要去领导男的,我觉得这是咱们最需要改进的。


  李继宏


  要打破男女刻板印象不要自己给自己下定义。某种层次上来说,应该说给所有人,不仅是男的,也要给女的自由选择的权利,要有这个空间。


  比如说有的女的选择回家做家庭主妇,大家不要歧视家庭主妇;有些女性朋友可能喜欢从政,大家不要歧视女强人。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编辑:郑娜)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