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艳史演义-第三章 拒谏点绣

更新: 2019-01-05 09:14:18

  话说元帝虽把众宫人点视一遍,短中抽长的选了几个,随后又看了看,觉得选的几个,年纪都有二十余岁,相貌也只平常,心中十分不悦。只得命两个妃子,带了前去,御驾退至正宫。

  皇后林氏,迎接入内,参见已毕,见元帝面带不悦之色,便启口问道:“今日朝中有何事故。圣驾还宫,因甚心怀抑郁?”

  元帝道:“朝中并无事故,寡人因四海安宁,朝政清闲,意欲选几个美貌女子,充当妃嫔。适在一后宫,将众宫女点视一遍,谁知都是年已长成,相貌平常,绝少出色之人。因此心下不快。”

  皇后含笑奏道:“所有宫女,都是先朝遗留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不曾挑选绣女,莫说没有美丽之人,就是有了美貌佳人,年纪已长,也少风趣。圣上如何在宫女里面去挑选佳人呢?

  “元帝道:“不在宫女里面挑选,有何别法呢?”

  皇后道:“皇上身居万乘,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消传下一道旨意,派遣几个内监,往各府州县,挑选绣女,命其暗中访察。若有美貌女子,挑选前来。那时还愁不中圣意么?”

  元帝道:“朕非不知此意,若传出这道谕旨,廷臣必然交章阻止。况且祖制难违,未便由朕变更旧章。所以屡欲命使点绣,屡次隐忍不发。只得在宫中女访求了。”

  皇后道:“陛下圣虑虽是,但祖制限定二十年为一届。今由和先朝点绣之时,算至现在,已有二十余年。这些宫女,自选入大内服役至今,困守长门,莫沾雨露,未免私心怨恨,上干天地之和。陛下何不申明此意,遣人至民间点绣,把这些年长宫人尽行放出,命其家族,领去择配,也是一件好事。即使廷臣谏阻,陛下也就有词对付了。”

  元帝闻言,龙颜大喜道:“皇后所陈,甚是有理,朕于明日,即行传旨点绣。”

  到得次日早朝,元帝果然传旨,差内监八名,分往各府州县,挑选民间女子,充当宫娥。

  这谕旨尚未传出,朝班之中,早已闪出一位大员,俯伏金阶,谏阻道:“不可,不可!”

  元帝视之,乃中郎侯应也。元帝道:“朕因宫中给使宫女,年纪已长,故欲另行挑选,中郎为何说是不可?”  侯应稽首奏道:“臣闻明主亲贤远色,安民察吏,言出为法,行无过举。今幸匈奴之患略息,边境之兵初罢,陛下诚宜与民休养,俾得优游生育,共享太平之福。奈何使内臣四出采选绣女,致令阊阎惊扰,民无安枕之日乎?”

  元帝道:“采选绣女,亦是国家常有之事,何至惊扰闾阎,使民无安枕之日呢?”  侯应道:“人民对于所生子女,未有不深加爱惜者。一闻采绣之举,惟恐其女选入深宫,骨肉分离,于是惊惶无惜,必将其女胡乱许字,遂致颠倒错乱,配成怨偶,贻误终身。不可一也。使臣奏命而行,所过之地,舟车夫马,馆驿供张,必然责之民间。其廉隅自守者,不过略征供给;而贪黩者,必借此诛求,横索贿赂,民不聊生矣。不可二也。所选绣女,必访求年龄极轻,品貌美丽,可以得中上意者。凡属年轻女子,必不愿生违乡井,远离父母,而又迫于朝廷严旨,使臣威逼,不得不行,于是而悬梁投河,自行轻生矣。不可三也。有此三不可,故高祖郑重出之,定为二十年一选之祖制,又恐后世子孙,不能仰体圣明之意,故又限制额数,使后世虽有此举,而不得搜求无厌,此正深知民隐,体恤民情之意也。今陛下忽下点选绣女之旨,上违祖制,下背民情,臣故以为不可。”

  元帝道:“祖制虽有限年限额之举,并非不准点选绣女。

  朕宫中给使之宫女,皆系先帝遗留者,已二十余年未行挑选,按诸祖制,并未有违。且现在的宫女,大率年已三旬左右,久困宫中,不行释放择配,必致阴阳失调,上干天和,恐非所宜。

  至于惊扰人民之举,朕亦思之再三,所遣使臣,命其不得沿路骚扰,过事诛求,百姓自无惊扰之虑了。”

  侯应还欲再有所陈,元帝已变色道:“中郎不必多言,朕意决矣。”侯应乃不敢再谏。群臣见帝意如此,亦皆默默无语。

  后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