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一日,从网上得知季羡林病逝的消息。敬佩季老先生的治学精神,对于他的离去甚感惋惜。之前在家,床头总是放着季老先生的《我的心是一面镜子》,时常翻开读读。周国平曾说他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季老先生的一生也是活出了他的真性*情,真正的大师。读他们的文字,感觉亲切,就像在倾听老朋友的絮语,仿佛在无声的寂静中找到了灵魂的契合点,不存在代沟,而他们凭着他们丰富的阅历、活跃的思想以及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道出了在我这个年纪无从明确认知和表达的生命真实,所以他们也是我人生的导师。
当然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另一个人的重复或者翻板,这似乎是遗憾,但本质上的却应该是庆幸。我永远不可能过周国平那样的人生,尽管我羡慕他的人生轨迹和生活方式。但我也有我自己独特的人生,有着上帝特别的安排和美意。但人的某些可贵的精神却是值得一代一代传承,而我认为真性*情就是这其中最重要的可贵精神。
我相信周国平所说的,对于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他的最合宜的位置。然而,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却又殊不容易。环境的限制,命运的捉弄,都可能阻碍他走向这个位置。即使客观上不存在重大困难,由于心智的糊涂和欲|望的蒙蔽,他仍可能在远离这个位置的地方徘徊乃至折腾。
而我也相信,当一个人遵循心的法则,活出真性*情时,他必定能找到这个属于他的最合宜的位置。这需要勇气,需要定力,有时也几乎是一种幸运的结合。所以自季老离去后,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周国平又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按他的说法,扪心不禁要问:我抛下自己的锚了吗?自我入社会痛定思痛竞争之残酷后,我似乎保持了很开放的心态,想着结交多少的人可以助我发展事业,想着要抓住多少的机遇来携我登得更高。但我似乎也迷失在这片汪洋大海里,确切的说不是迷失,而是放弃了最初的梦想,因为那最初的梦想对于实干的事业是太重的包袱,我告诉自己,要想成功,只能卸下那个包袱,全力以赴去奔跑。
但我似乎忘却那样的成功是空洞的,还不如真诚的失败。感谢季羡林,感谢周国平,感谢张晓风,你们在人生路上共同的真性*情,共同的真诚,再一次打动了我,再一次让我清醒认识到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再一次给我勇气去背负梦想的包袱继续奔跑在我需要前进的路上。
我走在我的朝圣之旅上,虽然独孤,但是心里充实自在,我也要活出我的真性*情。
竹丝
200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