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那么多歌曲,唯一令我感动得多次流泪的是日本电影《人证》的主题歌《草帽歌》。它很老了,我20岁左右时就听了的,没有想到现在依然那么"年轻"。
用一种尤其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一下《人证》,其跟《草帽歌》有密切联系的主线大概是这样:一个日本女人年轻时跟一个黑人生了个孩子。孩子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他,嫁给了一个颇有地位的男人。后来孩子的父亲去世了。孩子一直单纯,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某一天找到自己的亲生妈妈。后来找到了,但是妈妈觉得他是混血儿让她丢人现眼,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把他骗到了一个悬崖边,亲手把他推了下去。就在孩子落下山崖的时候,他幼年时妈妈送他的那顶草帽被风吹了起来。就在这时,《草帽歌》如泣如诉,悠扬响起——
现在,我们重温一下《草帽歌》的歌词:
妈妈你可曾记得,
你送给我那草帽,
很久以前失落了,
它飘向浓雾的山岙。
耶哎妈妈那顶草帽,
它在何方你可知道?
它就像你的心儿,
我再也得不到。
忽然间狂风呼啸,
夺去我的草帽耶哎,
高高卷走的草帽啊,
飘向那天外云霄。
妈妈只有那草帽,
是我珍爱的无价之宝,
就像是你给我的生命,
失去了再也找不到。
《人证》的情节和草帽歌的歌词都比较简单,但是由于牵涉到"妈妈"、"亲情"、"人权"等人类共同的主题,就很容易让大家产生世界性*的共鸣了。这种共鸣的最大生产者之一,还有《草帽歌》的旋律。《草帽歌》的词作者是西条八十,曲作者是大野雄二,不得不敬佩和感谢他们俩的"天作之合"。当然,歌词和旋律都是为了配合剧情而作的,但是说真的,剧情和歌词、旋律三者之间确实达到了完美统一。怎么完美?我想,用"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八个字来回答再也恰当不过了,因为根据各自的人生经历不同,各人的解释定会不同。深有感触的是:在完美的艺术面前,任何人为的解释都显得多余和苍白,唯有用心自然地去欣赏、感染和感动,才是最好的,才能达到一种境界。
2006年,我在博客中添加了一些歌曲作为连放背景音乐,其中有一首就是《草帽歌》。听着《草帽歌》,想到"妈妈"、"亲情"和记忆中的《人证》主线和情节,就禁不住热泪盈眶。那感觉,真的无法形容,所谓的艺术感染力,大抵就是那种力量吧。后来,在博客中写了《秦堤被日本歌曲<草帽歌>感动》的帖子(尔后被自己误删除,深憾),并附了歌曲在线试听的网址,几个网友留言都说曾经被《草帽歌》感动,现在再听,继续被感动着。
每次打开自己的博客,都可以在线供赏《草帽歌》。有一次喝酒多了,听着听着,竟被感染得哭出声来,擦拭眼泪的口纸,用了好几方。后被老婆无意中撞见,我说明实情后,她笑着"骂"句"神经病",走了。后来我由此领悟道:欣赏完美的艺术不但要用心,还要用神经。
2008.5.4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