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寻梦——水乡同里

更新: 2020-03-09 09:40:29

我对水,有着一种莫名的亲近。

小的时候,我常常做一个同样的梦:繁星满天,冷霜如雪,一条深遂而平静的小河,我蹲在船头,用手拨弄水,看它一圈圈荡开去……而醒来的感觉却很奇特——仿佛那儿才是我的家。

车至同里,只见一条蜿蜒的小河将新老城区隔为两个世界,河的那边是我们要去的目的地,保护完好的水乡——同里古镇。初见那条河,河道里漂浮的菜叶和垃圾虽然有些令人失望,但是,再看碧绿河水中那些快活优游的鱼儿、河边从容淘菜洗衣的村妇村夫、不远处清洁船上一丝不苟工作的船工都在向你昭示:这是一片没有污染的纯净水域。

当年,中央电视台《话说运河》摄制组拍摄《水乡古镇》时,动用直升机飞翔于蓝天,摄影师俯看锦绣美地,碧波浩瀚的太湖之滨,历史名城姑苏东南,只见波光潋滟中镶嵌着一方绿地,湖泊环围,河道密布,不禁赞叹:“好一个水乡泽国!”浮躺水波上犹如一朵睡莲的地方,就是古镇同里。

北邻姑苏,南抵杭城的同里,被五湖包围,东临同里湖,南滨叶泽湖、南星湖,西接庞山湖,北枕九里湖,西北又毗邻吴淞江,东北连通澄湖。镇内呈“川”字形的十多条河流把镇区分割为十五个不规则的圩岛,河道纵横,水网如织,故又称“同川”。江河湖汊天水相连,同里镇就像是浸在水中的一粒珍珠,圆润得使人不忍抚摸。这里的一切无不与水紧紧相连,依水而缘,因水成街,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开窗出门见河,夜里枕河听流水而眠,孕育出“一水东西去窈窕,风家杨柳木芙蓉”的美景,因而在江南古镇中赢得“东方威尼斯”的赞誉。

跨过小桥,进入小镇,随处可见青墙剥离,小桥流水,古诗里的写意在这里幻化成生活的真实。下午的陽光慵懒而柔软,退思园呈现出喧嚣前的寂寞。脚踏上青石板的一刻起,心便开始沉静下来。走过花厅,穿过廊桥,狭小的拱门却引出一番洞天福地——是宅子的后花园。假山嶙峋,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有一船形亭台直伸入园中的湖面上,美其名曰“香洲”。想象一下吧:秋夜如水,皓月当空,在香洲上品茗清谈,把酒换盏,是何等的洒脱。忽然隐隐飘来笛声,初闻以为是幻觉,细听之下则不然,于是循声觅去,只见一处假山上的亭中,有一中年人正在吹奏《双推磨》,欢快的笛声在园中缠绕,也把游人的兴致推向高|潮。

走出退思园,拐进一条小街,街旁是潺潺的河水。同里镇上诸多清澈的小河,用古老的桥连接起来又分割开去。作为同里骨架的石桥,在小镇尚存四十余座。这数代并存的建筑,把被十多条河道分割的小岛连成一片,依傍太湖、大运河的同里水系将古镇与外界连通,犹如心脏和血脉一样。

桥下是舟,河边是树;行走的是舟,不走的是树。河岸用金山石整齐叠砌,沿河两岸,屋宇稠密,街巷逶迤,路铺蛋石,饶有古趣。除了白墙黑瓦的古宅,微风细雨中的小镇,那一棵棵苍绿碧翠的杨柳桂花女贞玉兰树的叶尖上,终日飘动着细腻柔曼的温情。

倚在桥边,看微弱的陽光静静的洒在清澈的小河中。默默流淌的河水吸纳了无数游人的气息,内敛而深情。窄窄的河道里,乌蓬船载着游者缓缓前行,摇橹吱吱作响。坐在两侧垂挂着大红灯、有芦苇蓬蔽日的乌蓬船上,看她们美得就像在出嫁时的娶亲船上。此刻,我们都很兴奋,急忙上了一条乌蓬小船,身穿印花对襟布衫的船娘,摇着小船带我们穿行河上,游览两岸风景,看水乡人家生活。

举目看去,只见流水环绕,青壁苍苔,柳丝拂水,拱桥如画。沿岸茶座比比皆是,玩的又累又饿的游客或尽享美食,或临水赏景,或玩牌消遣,或谈天说地,或对河取景。

非常佩服那些撑船的船娘,并不十分健壮的腰身却能恰到好处地用力,船儿在她们的手中如此驯服,有节奏地摇摆、穿行。船儿沿水道而行,在水面上荡漾,水路曲折幽静,两旁景致令人目不暇接。我们尽情地享受着舟行水上的快乐,同时也成了别人的风景。

上岸时我还有些摇摇晃晃的,可见是坐船坐的美了,意犹未尽。趁着天色还早,我们来到一处人家门前,坐下小歇,叫上一碗茯苓粥,慢慢品尝,耳旁不时传来吴侬软语,抬头但见小桥流水,老树盘根,恍惚间不知身处何时何地,只希望时光能停滞在这一刻……

流水流走了岁月,也流出了古镇源源不绝的文化。一脉水系孕育了一个同里,一个同里孕育了一种人文历史,一种人文历史从遥远的秦汉摇橹而来,静静地摇过外婆桥,摇过江南,摇过狂燥奔放的摇滚时代,还将静静地摇向何方……

“水能行舟亦能覆舟”,未出同里时我怎么也想不明白的。在我眼里,水是柔弱的,再湍急的水流入同里的河也能变得乖乖巧巧文文气气,而且清清冽冽。但水又是有风骨的,谁也不能阻挡住她东去的信念。

水,我生命的源头,我梦想的家园。离开的时刻到了。同里,我还会再来!终有一天,我要寻一处临水的小屋,抛弃“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找回我今天的失落。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