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159窟揩齿图,是中国最早的刷牙图
莫高窟壁画里的揩齿图。
《劳度叉斗圣变》图局部
古人刷牙的办法层出不穷:以手揩齿、咀嚼杨柳枝,植毛牙刷……
每天早晚两次刷牙,不少人从孩提时代就已习以为常。但我们也经常时不时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在古代,如果没有牙刷和牙膏,岂不是人人一口大黄牙?淑女们之所以“笑不露齿”会不会多多少少有这个缘故呢?
其实你大可不必担心,聪明的古人同样也爱干净。
如果你仔细观察敦煌196窟的晚唐壁画《劳度叉斗圣变》,就能从中发现一幅《揩齿图》,原来在没有牙刷的年代,爱干净的古人早就以手揩齿。
纵观中国古代的“牙齿保健史”,我们祖先早在战国时期就很注重口腔卫生,在没有牙刷和牙膏的时候,他们用漱口预防龋齿。
从早期的漱口到如今琳琅满目的电动牙刷,古人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绞尽脑汁,刷牙的办法层出不穷,以手揩齿、咀嚼杨柳枝之后,到了公元10世纪,就出现了植毛牙刷。
剃度出家,先刷牙
敦煌第196窟的晚唐壁画《劳度叉斗圣变》以复制品的方式来到成都博物馆展出,为观众还原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画面中央,一人赤裸上身正在剃度,他的周围分别有洗头、灌顶、洁齿的画面。正在刷牙的人上身全裸,蹲在地上,他左手持净瓶,右手横在牙齿前,正在用手揩齿,露出两排大白牙。
这幅壁画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外道劳度叉,约佛教弟子舍利弗斗法。经过一番殊死搏斗,失败后的外道,向舍利弗投降跪拜。必须削发为僧的外道们,则要在皈依之前经过神圣的净身仪式:他们有的因初次落发,手摸光头,略显尴尬;有的互指光头,戏弄逗趣,自我解嘲;有的因不知礼法,胡乱礼拜,令人捧腹;有的揩齿漱口,有的叉腿撅臀洗头,有的初换袈裟,情态窘迫,粗鄙可笑。
《劳度叉斗圣变》的构图,以对称填充的方式,显示出画师驾繁就简的艺术功力。有学者认为,“刷牙”这个习惯其实是一件“舶来品”,源自印度,随佛教传入中国,是千年前的佛教仪式。
这一史实可以从唐玄奘的见闻记中找到印证。七世纪中期,到印度去取经归来的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录了印度僧侣在饭后使用牙签清洁牙齿的现象。他把印度的木制清洁口腔的工具也带了回来,但由于找不到印度人刷牙的木材,所以他就用杨柳枝做了改良。
饶有兴趣的“揩齿图”
敦煌100多个洞窟里,都有关于练功与运动、卫生保健、诊疗疾病等古代医学卫生方面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唐代壁画中的揩齿、刷牙图,是我国最早的口腔卫生方面的绘画,极为珍贵。
在敦煌研究院从事了17年讲解工作的刘文山,分享了他对敦煌壁画中刷牙场景的见解。在敦煌石窟之中,大大小小的“揩齿图”有十几处之多,它们主要分布在《弥勒经变》和《劳度叉斗圣经变》中,根据刷牙的工具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以手揩齿图,一类是齿木刷牙图。
“中唐以后,佛教艺术世俗化的创作风格开始流行,我们在敦煌壁画中看到了不少古人讲究个人卫生的画面。虽然生活水平比较落后,但古人可比我们想象的要讲究卫生多了。
特别是在由唐至宋的18幅《劳度叉斗圣变》中,失败的一方要么选择自尽,要么放弃原有的信仰而皈依佛门,这些壁画之中大都有描绘外道皈依佛法时的净身仪式,他们洗发、洗脸、剃头、揩齿,甚至洗脚、刮胡子,生活气氛浓郁,至少反映那个时候的老百姓日常清洁的真实情形。”刘文山饶有兴致地讲解道。
敦煌众多揩齿图中,最为典型的画面,来自盛唐159窟南壁的《弥勒经变》图。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刷牙图,同样发生在一个剃度的场景,一个光着上身、脖子围着一条围脖的胖和尚蹲在地上,他左手拿着漱口杯,右手的大拇指微弯,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轻握,用食指伸在口内作揩齿状。他旁边还站着一个人,双手将毛巾展开,侍候其间。这些壁画表现了丝绸之路上的人民非常讲究口腔卫生,说明古人对牙齿的保健还比较重视。
李时珍建议用柳枝剔齿
中国古代关于口腔清洁、保健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并且总结了护齿小技巧,自创了类似牙膏的药方。知乎上的网友“东方既白”根据现存的史料,按照历史朝代顺序梳理了古人的牙齿保健史,读起来妙趣横生。
在刷牙引进中国之前,老百姓的洁牙方法是漱口。早在战国的时候,老百姓就有了漱口的习惯,预防龋齿等口腔疾病的发生。《礼记》中有“鸡初鸣,咸盥漱”一语,意思是说,早上当公鸡开始打鸣,人们就要起床洗脸漱口了。此外,《礼记》还有“虚口”的记载,“虚口”就是指吃完饭了要喝口酒,来荡荡口舌,以清洁口腔。
到了东汉时期,古人发现晚上漱口比早上更为有效。《金丹全书》记载“饮食之毒,积于牙缝,于当夜晚洗刷,则垢污尽去,齿自不坏”、“故晨漱不如夜漱,此善于养齿者”,倡导大家晚上要漱口。
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葬。这些出土文物之中,有一个金制的、两端分别为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令学者非常感兴趣。小杨枝位于龙的尾部,圆形,末端尖锐,研究者经过考证,认为这是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缝中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洁用具,也就是现在的牙签的雏形。
晋代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提及了“剔牙签”一词。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柳枝去风消肿止痛,其嫩枝削为枝,剔齿甚妙。”他建议大家用柳枝剔牙,除了去除牙缝里的残渣,还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呢。
刷牙是从印度“舶”来的
王强在《佛教关于牙齿保健的观念》一文中的论述,释迦牟尼常以法疗治众生贪嗔痴的疾病,因此,经典中喻“佛为医师,法为药方,僧为看护,众生如病人”。依于此义,佛教可以说是广义的医学,是治疗人生疾苦的良方。
传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布教,围绕在周围的释迦弟子,由于没有刷牙口臭相当严重。于是释迦牟尼开始劝说人们重视清洁牙齿,并教导人们如何用木头制造清洁口腔的工具。
在敦煌莫高窟第156窟的墙壁上,就画着释迦牟尼手持菩提树的树枝制作而成的清洁口腔工具盘坐的画像。印度人极为重视牙齿清洁。在他们看来,口腔是通往身体的门户,务必保持干净。
唐朝25位皇帝有23位崇敬佛教,刷牙的习惯随佛教传入了中国。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中,就有唐皇室给僧人们赠送的“揩齿巾”。唐朝僧人百丈怀海制订了一部《百丈清规》,为中土大唐的僧人列举了18样随身法器,齿木就是其中之一,就是想让信徒们像印度僧人那样刷牙。
“口齿乌髭”的牙粉配方
在使用牙刷之前,古人除了漱口,后来想到了揩齿法,也就是用手指蘸盐或其他几味药品来清洁牙齿。
有关揩齿的最初记载,首见于南北朝梁代刘峻撰写的《类苑》一书,收录了一首《西岳华山峰碑载治口齿乌髭歌》,记载了揩齿的“仙方”:“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升麻蜀地黄。木律早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煅烃,研煞将来使更良。揩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
或许是以手揩齿不那么卫生,聪明的古人发明了“升级版”的刷牙法——咀嚼植物的嫩枝,在使口腔气息清新的同时,嫩枝顶端分出许多纤维,可以清洁牙齿和牙龈。嚼齿木是印度普遍的风俗习惯,早在公元7世纪,就出现关于齿木的记载,“五天法俗,嚼齿木自是恒事”,传入中国后,这一习惯进化为“嚼杨木”,一直到明末清初都还有所保留。
《华严经》概括“嚼杨枝具十德”,概括出咀嚼杨枝的十大好处:一消宿食,二除痰病,三解众毒,四去齿垢,五发口香,六能明目,七泽润咽喉,八唇无皴裂,九增益声气,十食不爽味。如此看来,嚼杨枝就像服用十全大补丸一样“药效神奇”。
成都宋代开始制作牙刷
那么现在我们使用的牙刷从何而来?
1954年,考古学工作者在内蒙古赤峰市,清理辽驸马卫国王墓葬时,发现了两把设计精致的骨制牙刷柄。它的形状与现代的牙刷柄相似,长短也差不多,而且头部有两排共8个植毛孔,与现代牙刷两排12个植毛孔惊人地相似。不过,因为年代久远,毛鬃已经没有了。
专家推测这个墓葬的时间为公元959年,由此可见,最晚在公元10世纪,我国已经发明了植毛牙刷。这里发现的牙刷,是至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牙刷,但比起莫高窟唐代壁画中的刷牙图来,已晚了二三百年。
此外,在成都中药博物馆展出一把宋代竹柄牙刷,堪称医史文物珍品。文献资料也证明了这一点,南宋钱塘人吴自牧所撰《梦粱录》中,列举百余家杭城最负盛誉的老牌店铺,其中就有“金子巷口传官人刷牙铺”。由此可知,牙刷在宋时已经有人专门制作、专铺出售且非止一家。
那么这些牙刷的毛鬃使用了什么材料呢?宋代周守中在《养生类纂》中记载“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这一记述在纽约曼哈顿牙医托马斯的博客中得到印证:他引证了日本史料,早在1223年,日本高僧道元禅师到中国寺庙参观,亲眼目睹了“僧侣们除漱口之外,尚用剪成寸余之马尾,置于牛角制成的器物上,用于刷洗牙齿”。
□
链接
茜茜公主为啥不敢开口大笑?
牙齿审美那些事儿
《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好看说“齿如瓠犀”,意思是说,按照当时的审美,要求牙齿要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反之,对于牙齿参差不齐者则称之为“龃龉”,咬合不齐者病之为“龊”,排列不正者称为“龇”,不平整者为“龋”,这些糟糕的牙齿状况都是病态。
拥有健康洁白的牙齿,是从古至今许多爱美女子的追求。奥地利最漂亮的茜茜公主一辈子都为牙齿不白而苦恼,为了掩饰这个缺陷,她几乎从不开口大笑过,没有留下一张露齿的照片。
不过在中国,古人并不是一直都已牙齿洁白为美,脑洞大开的唐代女子不仅会为自己画一个夸张的“大黑唇”,还会染黑牙齿,据说可以达到防蛀、辟邪、保健的功效。
我们翻看唐朝的仕女绘画,仍然可以看到中原女子染黑牙齿的情形。黑齿是一种专门的铁浆染成的,大约是将铁屑浸入酒、茶、醋中变成黑水,然后用羽毛、笔刷涂在牙齿上。
当时的贵族女子,如果不染黑齿甚至会担心自己嫁不出去,倒霉的牙齿内心肯定是“这个锅我不背”。
好在到了明朝,国人恢复了以齿白为美的审美情趣,尤其是在皇室宫中,白齿之风更是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