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散文 | 番薯乡情

更新: 2022-02-11 14:24:02

文:余宗林

小时候,番薯的香味弥荡一年四季!一想起番薯,在山村的趣闻逸事就兴致盎然。番薯种类颇丰,姿态万千,系根系植物,叶呈尖型、圆形,可作为一道美味菜肴,营养价值丰富。番薯藤枝蔓缠绕的长,枝蔓招展,常采撷茎叶,正反掐一下,留其一缕筋脉,做成一对耳坠,挂在耳朵上,拌作女儿身。又可把藤蔓剥个精光,用作皮鞭抽打着玩耍……我经常走在街道上闻到一股煨番薯香味,一闻到就会想起儿时的乐趣。在地上用木柴掏一个洞,或用乱石堆砌起来,这样就建了个简易“灶台”。下面铺秸秆、高粱杆的干叶子,这些特别容易点火。再铺小木材、高粱杆,再加上一层干牛粪……然后把“偷来”的番薯放上去。遇到火燃不起来,人趴在地上,脸贴在“灶台”边,鼓腮而吹,状如一只癞蛤蟆。黑不溜秋的一坨,便是烤番薯的模样了。烤番薯不但香,而且很好吃;烤番薯在城里人不屑的,他们嫌脏不雅俗气,我宁愿俗,就是爱吃烤番薯。


番薯,真叫我魂牵梦萦。故乡是山区,田不多,主粮又不能果腹,只能辅以番薯过冬。冬天的早餐,各家厨房里,袅袅一股番薯粥的清香。端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番薯粥,再倒点腐豆腐的汁,蘸块腐豆腐;窝在那旮旯里,就是浸在番薯香里的。

挖番薯时,可得小心喽!气力不够,一锄下去落得半身不遂,所以在挖的时候,尽量先估量一下,番薯的大小。大人们在前面挖,我们在后面边捡,边清理干净。很好奇父母在挖番薯时,总是吐几口唾液在手上,来回揉搓。父母告诉我:“傻小子,那是减少与柄之间的摩擦,使手不至于受伤、起泡。”怪不得,我挖番薯基本上四肢不全,而父母挖出来有头有脚。这都是在日夜劳作,体悟得出的经验。



刨番薯片,是一件乐事。把挖好的番薯倒在圆木桶里,用扫帚使劲搓,换洗几遍清水,净净胖胖的番薯就映入眼帘。洗好后,就手拿着番薯,在刨子上切成薄片。我争先恐后地抢着去晒番薯片,这下,我可乐了。山区的人自然靠山依水,把所有的番薯片从山坡的那头铺到这头。我会把番薯片摆出各种造型,甚至把自己“包围”住,自己又乐得其所,情不自禁高喊:“哇,好美呀,真像垒了一层厚厚的雪花,好壮观的景象!”阳光晒在番薯片上,亮起点点星光熠熠,而番薯片与番薯片间距,有忽明忽暗的光影斑驳交错。我就更活蹦乱跳在山坡上,与玩伴,我一片往他脸上贴,他一片往我脸上贴,贴成一张张白无常的脸。父母这时会责备我们对农活的不尊重,糟蹋了粮食,父母总是会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想起张心斋比喻读书三重境界,同样干农活,我认为也是三重境界:少年干农活,如隙中窥月;中年干农活,如庭中赏月;老年干农活,如台上望月。父母对番薯的态度,正是诠释了农民也好,渔舟也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全心全力。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上的禀赋。晒完番薯片以后,就是用蛇皮袋把它贮藏起来,放在米糠里,防止受潮发霉。平常嘴馋的时候,抓几把装在兜里;吃的时候要耗费点气力,嘴咬着,手一边使劲扯,嚼起来异常有嚼劲。番薯片吃法还能熬粥、炸番薯片呢,有客来访,就端出一盘炸番薯片,金黄金黄的,那咬起来嘎嘣脆,清香扑鼻。全年,村里都被番薯滋养着。和儿伴在巷里巷外闲耍,左邻右舍用篾簟晒的蒸番薯,就时常被我们顺走了。摆放在瓦顶上,我们会用一杆竹子或木棍,一下又一下往檐边拉。乡里乡亲,傍晚时分看到少了番薯干,也不会说啥,心里很明了是我们一群小顽童捣鼓的。蒸番薯晒干后,吃进去,有一股阳光的温暖,那香甜可口,无论如何没有字眼能形容的。


番薯生吃别有一番滋味,带有浓郁的土风味,水分充足,亦能解渴。我至今对番薯不忘的钟情,在于它土生土长,这大概就是一方土地养一方人吧!到城市工作后,我依旧保持着一份农村的“俗气”。想起父母一生辛劳、无怨无艾,就是他们秉持着对劳作的付出一种态度。我时常回家,会买些现代食品给二老品尝,可是他们常常说:“自家产自家做的食品,远比外面买的好吃更香安全。”
我更怀念那些在故乡儿童时代的“烤番薯”;更体会到在地里弯着身躯,栽下一棵棵番薯茎叶时的不易。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