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吴琼
尽管由于地域上的广袤所造成的气候差异,可一进入四月份,春天,不管在什么地方,都算是真正的来临了。
春,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轻柔的、温婉的、灵动的。生命伊始,却并不旺盛,像新生的婴儿一般娇嫩,似乎一用力就能将他弄伤,所以总是惹人小心翼翼的呵护。气温渐升,却并不火热,像刚刚加热的水才将有了温度,无需担心会将你烫伤,所以你会放心大胆地去触碰。青绿吐嫩,却并不浓郁,像母亲的唇亲吻着你额头,仿佛时光在你身上倒流,所以想要慵懒地、安心地在襁褓中睡个香喷喷的觉。
而在我所处的东北地区,境况却完全相反。由于地理位的原因,春来得迟迟。四月份的时候,还见不到什么绿色,更谈不上什么生机,偶尔还会下上一场雨夹雪。但天气已经着实温暖了起来,天空也着实蓝得可爱,不再是冬日里那般灰蒙蒙的颜色
经过了一整个严冬的冰封,好容易看着冬的背影渐行渐远,人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春天终于来了!可东北的春天的确不温柔,反倒是烈得很,像珍藏了多年的烈酒,又像脱了缰的野马。风刮得大,气候干燥,若是逢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想要打开窗户透一透新鲜空气,不消多时,窗台上、靠近窗台的地面上、桌子上便满是灰尘。
翻开中国的古典文学,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比比皆是。春,在文人墨客们的笔下总是会大放异彩,总是会有话可说。尤其是在这样的境遇里,到古人那些柔软的诗词中,去度过东北如此这般烈性的春天,品读着其中与眼前所见完全不同的光景,当属一大奇事,也属一大幸事。
说到描写春天的古诗词,首先呈现在脑海中的应该是孟浩然的那首《春晓》了,全诗虽然仅有短短的二十个字,用词也并不深奥,却是流传至今最为久远和广泛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所作,到底是地大物博,处处不相同,瞧瞧人家,风雨将春花吹打得七零八落,也能被诗人描绘得如此娇软绵柔,倘若放在我这里,怕是要生出一番深秋时节狂风暴雨、摧损朱颜的景象了。
朱熹的《春日》也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描写春天的诗:“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在描写春天的古诗词中曾备受赞誉:“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这首诗曾风靡一时的关键点在于诗中那个“绿”字。这个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毋庸讳言,用绿字描写春风,唐人不乏其例,但从表现思想感情的深度来说,唯有这个“绿”字,用得最为精妙。
到柔软的古诗词中去过烈性的春天,不一样的体会,不一样的感受,带给你精神上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