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要趁早——第28节:周雪瑶 跌跌撞撞的幸运儿(9)

更新: 2017-04-06 10:00:24

作者:俞敏洪 张洪伟 周容

  9月份是在紧锣密鼓的SAT备战中度过的。10月初,我飞到香港。这几乎就是决战了。也许是当年高考失利的后遗症,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似乎都被紧张控制。我努力地深呼吸,在挣扎中度过了SAT考试那地狱般的六个小时。还好,当天晚上见到了我在小学升初中那段时间就认识的好朋友,以至我的神经还没有全盘崩溃。听着她发发有关香港学校的牢骚,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当年应该跟我一起准备出国,我只是笑笑,没有回答。

  回到家,正式的申请工作全面展开。美国高校申请有着它独特的日程。针对2009年秋季入学有着不同的申请项目,不同的申请项目有自己不同的要求和公布结果的时间。对于大多数优秀院校,早期决定(Early Decision)与早期行动(Early Action)都在前一年的11月份截止,前一年12月中旬出结果;常规决定(Regular Decision)则是在该年年初截止,该年4月份出结果。我们所采取的通常的策略是在11月时,申请Early Action院校作为试水;由于Early Decision的条件比较严格(一旦被录取必须要去),通常都用来报考最心仪的学校。之后我们再根据12月中旬的结果进行常规申请。

  首先,头等要务就是选择学校。建筑专业由于横跨艺术、工程两大领域,因此提供建筑学教育的学校成分复杂:大型综合大学、文理学院、艺术院校及建筑专业院校。很明显的,建筑专业的排名是不能够以我们通常所看到的USNews等其他排行榜为准的。而本科建筑专业所颁发的不同的学位证书(B.Arch:具有职业资格,可直接参加建筑师注册考试;B.S/B.A:不具有职业资格,需继续进修研究生取得M.Arch才可称为职业建筑师)导致就算找到专业排行榜(如Design Intelligence),也需要个人对榜单进行分析解读。最后,由于建筑系申请人较少,很难根据先前成功的案例评估自己在所有申请人中的竞争力,从而找到合适的院校范围。

  因为有进入MIT(对国际学生不提供早期申请计划)的梦想,我起初并没有打算申请Early Decision。由于建筑系提供Early Action申请项目的院校不多,我很快就定下来第一批申请的学校了,也就是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和Pratt Institute。然而当我看到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申请要求时,我简直都傻了:需要两打(二十四份)用不同媒介表现的艺术作品。我翻箱倒柜找当年那有限的一点作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找出了十几份。仔细翻看,发现除了高中时有限的平面设计和高三时为了考中央美院而学的平面三维设计,其他全都是写生类作品。于是我针对自己所欠缺的创作绘画及三维模型制作开始没日没夜地赶工。

  创作绘画这部分其实还好说,毕竟有扎实的绘画功底及个人这些年的思考,任务很快就完成了。而三维模型制作就没有这么简单了。说来惭愧,虽然我常年以富有创造力自居,但是当我面对着完全真空进行创作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幸好我的同学正在清华建筑系学习,我跑去要了份讲义,回到家里慢慢地钻研。这份讲义虽然很薄,但在这次的模型制作上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按照讲义上的题目,我以极光为原型作出了让我自我感觉颇为良好的作品,也成了我整本个人作品集(Portfolio)当中颇为吸引眼球的亮点。

  好不容易凑齐了内容,我便着手设计封面。为了使封面看上去更有冲击力,我选择黑白红这组经典配色作为封面的主色调。在定封面主题的时候,我使用了京剧脸谱的部分元素来强调我的中国文化背景。个人作品集就像其他所有的申请文件一样,尽可能鲜明地留下了我个人的烙印,张扬地展示着我与众不同的地方。之所以确定这种方向是因为,无论是在Workshop班的讨论当中,还是参考之前申请成功的案例,我都发现在如此众多高端的申请生当中,优秀已经不再能成为某个人的特点。如果想要从成千上万的申请人当中脱颖而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招生的老师能够记住自己,对我这个人有个整体的概念,并且要给招生老师充足的理由来选择自己而不是其他人。整个申请当中我没有接到任何的拒绝信,我想这与我所选择的正确申请策略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随着早期申请的准备渐渐完工,截止日期也越来越近。在还有十天就到截止日期的时候,我突然产生了申请Rice大学的Early Decision的想法。是什么让我改变了不申请Early Decision的决定呢?当时我是这样想的:第一,因为Rice大学的Early Decision项目不给国际学生助学金(Financial Aid),根据协议中所写到的条款,如果我被录取了,我可以合理合法地拒绝掉Rice的Offer;第二,Rice大学的本科建筑教育排名遥遥领先,因此竞争必然相当激烈。如果我能被录取,那么我在Regular Decision的申请当中就可以有底气申请一些综合排名更加靠前的学校;如果我不能被录取,那么在之后的申请中就要保守一些。


2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