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如尘埃,如蝼蚁般生存于这片天地,芸芸众生亦是如此,平凡是特征,人生就是对我们的一次磨练和洗礼,我们平凡向生,但并不可悲,存在即有意义,赤条条来,最终赤条条化作尘埃;在这短暂而又充满苦难的人生里,我们毕生追求的就是完成自我的救赎,理解生命的意义;
最近热刷朋友圈的一部文艺片《隐入尘烟》,讲述了了两个平凡农人有铁和贵英的辛酸苦辣的一生,人如其名,现实社会平凡的你我一样,一个是在兄弟家里充当免费劳动力的老光棍有铁,一个是身患尿路疾病,生活无法自理被家人嫌弃的贵英;都不受待见的两人相亲组建家庭,刚开始彼此不熟悉,贵英心存戒备,通过彼此的深入了解,以及有铁贴心照顾和包容,彼此敞开心扉,把心到一起,一起种地,养鸡,养猪,甚至劳作之余,马老四还不忘给贵英制造一点属于西北汉子的浪漫,用几颗麦粒印一朵小花在贵英的手背上,而此时的贵英脸颊上也浮现出难得的羞涩之情。
紧接着就是新农村建设,拆老房子,有铁两口子只能搬离原来的老房子,最终两人一起拖土砖,盖新房,两人一驴,来回穿梭,雨打芭蕉,有时候新砖都被雨淋坏了。最终熬过去了,顺利进入新房,有了实实在在的家,甚至有铁还特意将老房子的燕窝也搬过去了,虽然简陋但却充满了温馨;本以为好日子就这样持续下去了,可就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贵英拖着病体取给有铁送饭,突然病发栽进小河里,等就上来的时候已经没了呼吸,一场意外彻底打垮了有铁,床头的喜字转眼换成了结婚照里截图出来的遗照,有铁心如死灰,还了欠的债务,换了贵英借的鸡蛋,放生了为他干了半辈子的毛驴,用鸡蛋就着农药想随着贵英而去,最终随着两人亲手打造的房子的拆除,拆迁款给了侄子,马老四没死,仿佛又死了,或者说是重新拾起生活的勇气,开始新的生活;一个穿皮衣有铁站拆迁现场的剪影,为电影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或许你真的死了,就像尘埃,随风而散,仿佛从未出现过;
农耕传承到现在,贯穿整个人类历史,我们从遥远的山耕火种,繁衍到如今的信息技术,从未离开过对土地的依赖和热爱,从先前的面朝黄土背朝天,那围子里的一亩三分地,从来就是一个家庭,牵绊到国家的重要生命来源,庄稼人,靠天吃饭,虫侵旱涝,再正常不过,即便高速发展的现在,还是有很多老辈人坚持耕耘自己的土地,不让土地荒废,经济发展了,一部分人富起来了,但是很多人,比如那些坚持农耕的农家人,始终还是挣扎在生活的旱涝里,他们没有力量取改变自己的处境,只能靠着祖辈传承的知识和传统为家谋个生存。
网络对该影片热刷评论“不提一个苦字,却苦出了天际,那是苦不堪言,不说一句爱,却爱出了天际,那是大爱无声!”,影片用简单的几个真实接地气的场景和事件,给我们道出了底层农人困苦的生活,对比城市繁华热闹的灯红酒绿,实在伤人,都说“厄运专找苦命人,财富只跟有钱人”一点不假,这个社会本就不公,有人生来富贵,有人生来困苦,我们唯有坚持生存初心,方能克磨重生;有铁苦,苦在出生农家,苦在穷,苦在老实,苦在善良,半生忙碌,半生凉;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但貌似人心并没有跟着一起进步,我们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被利益隔得越来越远,亲情,友情,爱情本来的样子都被利益遮掩,大家都在争议人生的苦,爱情的样子,但很少有人问有铁这样的百姓有很多很多,这些苦他们都承受过,苦从何来?我们2020年宣布全面奔小康,可是2022年的现在还有大部分人生活在困苦中,我们追求的公平公正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心跟不上社会发展进步,我们没法丢弃掉心底的那份劣根,有的人富有了忘记了责任和义务,忘记了起码的道德,他们有的为社会建设有贡献,但可能把这些贡献当成筹码换取利益,当他们真正成为富人的时候,却将自己的傲慢和自私转嫁到他们认为不如自己的人身上,是的,现在我们都会鄙视比自己不如意的人,以达到自己内心的满足,垫高自己的身段,见不得别人的好,只见各人自扫门前雪,不见路人前门雪送碳;文明社会不单纯需要关爱弱者,更需要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想想现在的毒奶粉,地沟油,激素鸡,农药菜。。。。等等,我们为了金钱慢慢的忘记了太多;弃婴,弃赡养,兄弟反目,亲情不再;人生本不完美,因为有这些情感的牵绊和陪伴才能走向圆满;
对有铁而言,亲人的不待见,被迫劳动,没有打垮他;村里人/商人的冷眼和不知回报,没有打垮他,刚开始找到幸福的门槛,以为苦尽甘来,却又被一场意外夺走了;人生实苦,我们永远无法预料未来的路,有铁的半生,有贵英的日子是最幸福,有奔头的。对有铁而言幸福就是贵英,没了贵英,他就没了生的动力;这就是爱情本来的样子吧,一个可以依赖,一个愿意付出;爱就是我们生存在这片土地的最大动力吧,无论亲情,友情,爱情都是这个世界爱的表达,我们渺小如尘埃,可是尘埃成团,越垒越多,便成了泥土,然后成为土地,然后孕育出生命,甚至一个星球,一方世界;就怕已是尘埃,彼此还互生间隙,互生敌意,终归风吹四处散,化作尘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