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敏洪 张洪伟 周容
暑假开始,我参加了新东方Workshop。此前我对申请并不十分了解,在班上周老师会讲一些申请中的原则、选校的技巧等。在我了解了这些内容以后,申请的时候就不会走偏,而是可以有针对性地把最闪亮的一面展现给AO。的确,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闪光点,如何发掘这个闪光点就是课上讨论的内容了。在分析别人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学会的是一种批判思维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自己的Essay写作中,甚至是以后的工作中。写文章也许是申请中最痛苦、最快乐、最广博、最深邃的一部分了。构思的过程就是自我发现的过程。我认为最重要的在于我们要有激情,有喜爱的东西。这要靠平时的积累,取决于平时真实的兴趣点。如果一个人没有什么关心的问题、思考过的话题,那他的Essay就会只触及表面,或者是遵照学校的喜好硬生生地捏造一些特点安在自己身上,或是说一些无关痛痒不真实的话。AO是一定能鉴别出这些的。这就是为什么Essay最能体现一个真实的申请人的原因。所以,最重要的任务,不只是为了申请论文,更是为了今后一生的发展,每个人都应该真正有自己的“生活”:这是除了按照学校的要求、老师的布置、社会的需要以外的真实的“兴趣”。是的,我们小时候都是有兴趣的,后来慢慢地因为“正经事”的压力太大,我们慢慢地放弃了兴趣。现在就是时候重拾那些“不正经”的事了。如果我们希望做完整的人,甚至有可能的话,做有深度的人的话,我们就要活得自由一点,不要被框架束缚住,不要做标准流水线上的成品。另外,一个人兴趣的多寡当然是与他的知识广博程度成正比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多睁大眼睛接收更多有趣的信息。
你看,我们“适应”了社会,放弃了自我,最后就会导致“平庸”——与所有人一样的,与标准一样的,毫无特点。一个平庸的人,不管他做得再“出色”,也还是一个平庸的人。我们所要努力的,就是要证明自己并不平庸,而是一个独特的、鲜活的、有独立思想的人。绝对不要因为这所大学要的是“领导力”,我就变成一个领导。如果你写出来的不是自己,而是按照一个模子造出来的标准像,这与现行教育制度的理念没有任何区别。大学需要的是个体的人,带着他们的个体人格,给大学注入独特的那一份新鲜,甚至很多学校会特意寻找少数群体并给他们照顾。
选校也是一个很纠结的过程。都说选校如相亲,match最重要。但是point is,学校也正像那个面目模糊的少女/男,性格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就需要你do your homework了。我当时做得不是很好,除了在各处听到的说××大学是××的性格,我并不知道从学校网站等各种资料中怎么看出“性格”这么精髓的东西(从Essay的题目倒是能看出一些!)。于是,我采取了early拿下保底,以便regular中广撒网。这是一种比较流氓的行为,但确实是比较实用的。当我在得知early admission的Michigan University录取了之后,我就放心地将重心转移到了排名前二十的学校,节省了很多额外功。甚至Brown一开始都不在我的original list上的,是我发现我regular范围缩小精力够用之后才加上去的。
另外,比较影响心态的就是定位。记得我在CUUS上看到一位仁兄表达他自我定位的几起几落时,真是深有同感。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过程:一开始刚有留学想法的时候,由于是受到某种刺激,立誓HYP全奖非我莫属;上了一个班认识了一些人之后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叹道“唉!有他们在我可能也只能凑合前××了”;上了CUUS论坛看到真真假假一些chance帖之后,被深深地打击到,带着火星人一般的心情觉得有学校可去就不错了……总之就是由于最终决定因素的复杂,自我定位受环境影响很大。我当时的心情也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当然就是:要淡定。
我8月底将前往布朗大学读大一。在这样一个以自由的学风著称的地方,我想我会尽情探索。没有核心课程,有如此多的可能,谁知道我会不会发现更多的兴趣呢,会不会开拓出另一片天地呢!在未知面前,我的未来似乎又模糊了,不过我喜欢这样的未知。知道结局的游戏是不好玩的。
结束也是开始
现在的我正在准备为我们即将前往的三个支教营点募捐和购买图书;参与一个古希腊哲学的读书讨论会;旁听北大的一些课程和各种讲座。生活未完待续,过去又不断变成回忆。没有回忆就没有人生,一个人之所以是他自己就是因为他拥有的那些回忆。当我回忆的时候,那些穿过时光的模糊片段在头脑中回放,仿佛一场电影。
前两天读好友的日志,看到一篇讨论墓志铭的。大家众说纷纭,我也不禁想象起我死前的卡夫卡式场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