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寒门最后的独木桥!请少一些仝卓和陈春秀事件!

更新: 2020-06-17 15:22:55

文/听法365

最近两件关于高考的事件轰炸着我们的朋友圈,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点点滴滴建立起来的社会公平正义的信任感和价值观。

一件令人震惊。

临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之子 、艺人仝卓要伪造应届生身份,一顿违规神操作,开外挂考取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央戏剧学院。

一件令人气愤。

山东冠县农家女陈春秀被陈双双冒名顶替上了山东理工大学,改变了人生轨迹,漂泊不定的做过电子厂工人、拉面馆服务员,现在终于在老家找了份幼儿园老师的工作。

1.高考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对仝卓们来说,学历、论文和教育机会好像唾手可得,而对陈春秀们来说被冒名顶替的那刻,剥夺的却是她是改变命运的唯一的机会。

知识改变命运,鲤鱼跃龙门,这从来不是说说而已。在贫富差距扩大、阶层逐步固化的当今时代,更是如此。

5月12日,教育部召开的开学复课、校园疫情防控情况发布会上公布,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

源新华网 陈春秀的准考证和高中毕业证

通过高考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绝大多数中低产阶级打破教育壁垒,挣脱原生家庭束缚,跨越经济阶层的最重要的一次机会。

高考绝非是一场一考而过的简单考试,它的改变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将产生不可抗力式的连锁反应。

高考的分数是高是低?,初始学校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应届生还是往届生?这都深刻的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改变之后,对人的物质和精神所造成的影响往往是全方位和不可逆的。

2.他们如一面面镜子,折射出隐藏着社会黑暗处的魑魅魍魉。

仝卓的死亡悍跳让我想起来了那位“不识知网”的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博士后,“人民表演艺术家”——翟天临。

仝卓们论文、身份等一路造假,却名利双收,陈春秀们寒窗苦读十多年,认真搞成绩坐冷板凳的寒门学子却被冒名顶替。这种反差现象带有浓重的戏剧性和讽刺感。

源新京报 左陈双双 右陈春秀

看到这,估计很多人都有一个大大的不满和疑问?

对仝卓们来说,凭何学历、论文、各种身份的获得就像楼下超市购买大白菜论斤装一样,刷卡立取,简单到不可思议呢?是特权作祟还是制度问题?

但是,毫无疑问高考不是所谓权贵们走过场的形式,而是最富有公平性和全民性的人才选拔考试。这里不是所谓表演家的独奏或作秀,而是无关阶层、种族、性别的全民能力大show。

仝卓事件如一面镜子,通过网络折射出一些个别人破坏规则、权利寻租的违法违规现象。但教育部门和纪委部门对事件的严肃处理也照亮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求,坚定了人民对中国高考制度和未来发展的信心。

3.高考是检验社会公平最重要的一块试金石。

高考制度,是改变人生轨迹的方向盘,是检验社会公平的重要试金石。

每个“仝卓式”的违规上位背后,必然存在一个“程春秀式”高考悲剧。网络时代的便利性和公开性让越来越多高考、学术教育圈的奇闻异事现了原形。

违法乱纪的事,说出来为什么能这么轻松

1993年, 雷光仪通过金钱交易拿着朱吉吉的录取通知书顶替朱吉吉上了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郑飞冒名顶替湖北孝感的王俊亮被湖北农学院录取。

2004年,王佳俊冒名顶替罗彩霞被贵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录取。

历史似乎在重演、轮回和恶性循环着。但是关乎社会公平的高考制度是容不得一丁点暗箱操作的。全面依法治国的光芒应该更多的照耀在高考制度上。只有严打违法违规者、对弄虚作假者要零容忍,才能摆正全国1071万的年轻高考学子的价值观,将公平正义的种子埋在这些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内心深处。

4.学术教育圈应该受到更多的社会监督。

实际上,高考中的“仝卓事件”和“程春秀事件”是又一次在某个侧面揭开了学术教育圈的遮羞布。

学术教育行业的公益性、非盈利性,常常潜移默化在社会公众的视野里树立起光辉、公平和道德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在象牙塔里发生的学术腐败、权色交易、论文造假等现象,一旦浮出水面,就会强烈刺激社会公众的神经和眼球,冲击学术教育长久以来的光辉形象,引起巨大的社会舆论反响。

学术教育圈关乎社会,也关乎政治。

2014年,科学技术部党组通报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问题。

2017年,一位微博名为“北电侯亮平”的网友,实名举报北电摄影学院教授们多次潜规则大学生,常年贪污受贿。

2019年,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在职研究生小文,在自媒体上举报该学院副教授钱某某在车内实施性骚扰。

十八大起来,国家严打贪污腐败,上打老虎,下拍苍蝇,将学术教育圈的很多贪腐行为扼杀在摇篮里。但利益输出方法花样百出,甚至有着从钱权交易向权色交易转变的趋势,这使得学术腐败行为更加隐蔽。

对此,除了应当改革科研管理体系,赋予社会公众和媒体更大的监督权也大有裨益。毕竟群众的监督力量更具有广适性和普遍性,是无孔不入的。他们的眼睛永远是最清澈和雪亮的,容不得一点沙子。

5.迟到的正义还是正义吗?

6月12日,山西省教育厅、临汾市纪委监委以及中央戏剧学院就艺人仝卓伪造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一事发布通报:高考成绩无效、毕业证被撤销、仝卓继父等12人被处分。

这一天,距离仝卓2012年迁户籍、改身份,相隔8年。这一年他26岁。

6月13日,山东冠县人民政府发布通报,顶替陈春秀上大学的陈双双被解除聘用合同。

这一天,距离陈春秀被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录取,相隔16年。这一年她34岁。

源山西省教育厅官网

看似一切得到了正义的审判,似乎尘埃落定了,剩下的只要交给时间,等待另一个热点覆盖这些新闻,一切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毕竟,现代信息生活中的人们都是健忘的。

但是陈春秀的学籍能恢复吗?她的人生能重新改写吗?她的名誉权和姓名权能够得到经济补偿吗?她能请求精神损失赔偿或者国家赔偿吗?而那些被仝卓插队夺取教育机会的年轻人应该怎么去弥补呢?这些都不得而知。

道歉是最没有力度的责任手段,在自媒体上的道歉似乎人们成为了所热衷的情感表达形式。法律责任和足额经济补偿才是公平的应有之义。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及人格权编均突出了对自然人名誉权、姓名权、个人信息、荣誉权等人格权的保护力度。

这代表着一个国家对公民人格权加强保护趋势和决心。从有限的新闻信息中似乎可以看出冒名顶替的陈双双是侵犯陈春秀的姓名权等人格权益的,而且给程春秀的精神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陈春秀是有请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索要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可能性的。

最后,愿社会少一些冒名顶替、往届改应届的骚操作,多一些心存感恩、脚踏实地的实干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