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书封上,梁晓声在看着世界。
写完这部长篇小说,梁晓声70岁了。1月底临近春节,他刚刚在北京语言大学办了退休手续。
除了知青文学代表作家,知识分子这一身份似乎更贴近梁晓声近年来的创作。《中国生存启示录》《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梁晓声说》《郁闷的中国人》…… 看多了社会,阅多了人,世界的面目逐渐清晰起来,思想越发凌厉,处世却平和许多,举手投足都带着一股沉稳而内敛的“大气象”,以至有读者说,《人世间》,一听名字就符合梁晓声的风格,也是他能写出来的东西。
1949年9月22日,新中国成立前十天,梁晓声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长大后他喜欢上了写作,文学创作初期,梁晓声将自己的一篇作品拿给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学》的编辑周晓红看。那时的文学编辑,浑身上下都透着情怀二字。周晓红读后对晓声说,我很不舍得,但我觉得这样一篇小说,这样一个题目,把它发在你家乡的刊物更有意义。这篇后来在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作品《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周晓红最终忍痛割爱给了黑龙江作家协会主办的《北方文学》。
谈及这段往事,现任中青社副总编辑,也是《人世间》责编之一的李师东颇多感慨。梁晓声是李师东在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学长,私下里李师东叫他“大师兄”。那时梁晓声已经大名鼎鼎了,系里还专门开有一门选修课叫“梁晓声研究”,很多中文系的学生视他为偶像般的存在。“梁晓声与中青社的情谊从80年代就开始了,一直以来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李师东见到《人世间》初稿时,已经到了和梁晓声洽谈出版的环节,那时《人世间》第二卷他写到了将近一半。
梁晓声专注于生活中的百姓,也乐于琢磨百姓的生活。他说,自己有一个心愿——写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有年代感的作品。 “我一直感到准备不足,到了六十五六岁,我觉得可以动笔,也必须动笔了。”这样一部将从前的事讲给年轻人听,让他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长篇小说,从20世纪70年代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梁晓声一写就是50年的历史跨度。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这是一个重要作品,不仅因为是梁晓声写的,不仅因为篇幅长,小说有力地刻画了时代变迁,尤其是时代变迁中的人物,他们一再向我们发问:人可以是什么样?人应该是什么样?那些人,那些精神形象,是立得住的。
115万字,上、中、下三卷本,梁晓声是手写的。一座北方省会城市,五口人的周氏普通家庭,十多位平民子弟的人生,在3600多页的稿纸上跌宕起伏。《人世间》另一位责编李钊平发现,第一卷,纸上的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放到格子里稳稳当当。第二卷时,字慢慢胀开了。到了第三卷,字里行间已经开始拳打脚踢了。梁晓声说,《人世间》是自己文学生涯所有长篇作品中写得最累的一部。“我是个老派的人,到今天还是一格一格地用稿纸手写。写到最后,我只能用铅笔在 A4 纸上写,写得手已经不听使唤了。”
《人世间》写到第二卷,梁晓声的老胃病严重了起来。他一直没做细致检查,怕真查出什么,作品就不好说了。“那时他有紧迫感,只想一心扑在这部小说上”,李师东说。二人交流时,梁晓声鲜少谈及写这部长篇的艰辛,也从不抱怨什么,“他对自己和自己的文字是相信的。”
1月23日,在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和文艺报社联合主办的《人世间》研讨会上,很多人都被作品中的理想主义信念与人文主义精神打动。评论家贺绍俊说:“晓声是我敬重的作家,也是我觉得特别亲切的作家,我跟他有共同之处,我们都是知识青年。他珍惜知识青年,就在于他珍惜理想主义。如果过去的理想主义有些虚空,晓声在他后来的经历中,不断地使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结合而越来越实际。”
伴随着知青岁月的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十年“文革”是无法跨越也不能跨越的一道沟壑,行走五十年岁月的《人世间》重点并没有放在对历史的反思与评判上,而梁晓声依旧是那个梁晓声,在情和义的人性光辉书写中不失种种洞察社会的犀利,冷不丁抛出的问题,人物随口一句念叨,就能成一颗平地而起的炸雷:大年三十周家吃团圆饭的晚上,良善又稍显愚钝的小儿子周秉昆忍不住问,“贪官污吏和刁民,哪种对国家危害更大?”
对梁晓声来说,给这部长篇小说命名似乎是比写完它还困难的一件事。最初它有个朴素的名字:《共乐区的儿女们》,写的就是这块土地的事,就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后来与中青社编辑一合计,大家都觉得直白和局促。这样一部三卷本,到底叫什么好呢?让梁晓声和编辑们犯了难。很久后确定书名的那天,在李师东的工作日志上记载的是2017年10月24日。
那天李师东找梁晓声谈书的封面设计,梁晓声写了一份题记拿给他看,李师东看了一遍说,不要了,三卷本已足够,其余任何文字都会窄化和限制这部长篇。但是,李师东在字里行间扫到了三个字,他觉得这三个字能把这部大书装在里头,时代风云,社会变迁,人心流转,都担得起,罩得住,“就叫《人世间》吧!”
新书出版后,有一次梁晓声到江西弋阳作讲座,当地政府将题款签名本送给了当时一个拆迁困难户,他是梁晓声的粉丝。第二天困难户直接通知县里,自己同意搬家了!众人都笑言偶像的力量帮了大忙。
写《人世间》,梁晓声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原点,从最熟悉的城市平民生活,发散到社会各阶层。不少人在阅读时感慨万分,评论家刘颋说:“《人世间》曲折坎坷的不是故事,而是精神、心理上的一次次碰撞和阵痛,以及这些人物在一次次碰撞和阵痛后寻找出路时的迷惘、执着、努力。这才是好小说应该干的事,也是好小说家应该干的事。这部小说无论从写法还是观念,都是非常朴素和传统的。好的小说需要沉淀,经历了那么多对写作技法的探索,我们或许应该反思,究竟该提供给读者什么样的思考?”
梁晓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一气呵成的手写小说,气息是贯通的。时间长,记忆久,年代感十足的诸多细节也给责编造成不小挑战。李师东记得,有一次在河南省语文卷子上看到一道选择题,问的是谁没有参加过莫斯科保卫战,答案是赫鲁晓夫。他突然想到,印象中《人世间》里也曾提到,但正好相反,回去赶紧一翻,果然有问题。“五十年百姓生活史,书中提到的书名、出版时间,涉及到的生活名目、历史情形,很多东西需要精确核实。梁老师认真写了,我们就要认真核对,做到准确无误。”
2015年11月20日在李师东记忆中是个清晰的时间点,这是他们第一次谈论这部长篇。“初次谈出版,拿到第一卷手稿,梁老师已经在写第二卷,写到第三卷时编辑正好看第二卷。梁老师一边写,我们一边看;写完一部,我们看一部。相应的具体审稿意见,一一做了笔记。书稿中的疑难问题,能解决的就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再一并汇总,衔接得很紧密。” 从初次谈出版到2017年6月5日签合同,梁晓声没提任何要求,最后合同上的版税数字还是李师东在梁晓声签名后补填的。当时李师东心里还犯嘀咕:一份空白合同,万一梁老师提出十万册八万册的起印数怎么办,回去还得开会研究。“梁老师没给我们任何压力,我们更要对得起这份信任”,中青社新任社长皮钧说。
和朋友聚会时,青年评论家刘大先忍不住要为这部作品在2018年“不够热”而感到遗憾,他说“这是一部有些低调的好书”。《人世间》第一卷是对未来充满向往的青年,具有早期浪漫主义风格。第二卷挣扎于生活的焦虑,写实主义色彩浓厚。第三卷写豁达的晚年,批判现实主义思辨风。三部曲节奏是变化的。“在这个变化当中,我们从来没觉得梁老师是老年人,只感觉到了充满激情的、饱满的生命力。”
同为青年评论家的岳雯更加激动,“我们热烈讨论这本小说,在私下,甚至在别的研讨会上。”刘大先和岳雯在文学观念及文本分析上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这一次二人却罕见地达成共识。“《人世间》提供了一个可以讨论的文化空间,每个人物为什么这样,我们可能认识都不一样,才能产生这种热烈讨论。在这样的讨论中,文学就是在完成最初的使命,使分离的个人逐渐走向合而不同的群体,每人都会有自我经验,我们这些思考作用在小说中的人物命运之上,他们的不同也使我们得以彼此认知和理解。”
做个好人,做个良善的人,是梁晓声的追求,也是他在《人世间》中想传递的信念。成为作家,经历 “文革”,接受国内外电视台的采访,他们总问梁晓声一个问题:谈谈你在“文革”的时候。梁晓声说,文学的力量告诉我,那是不对的,它不道德,也不人性。到55岁以后,才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文学作品还是要写人在生活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写作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跟自己对话,是否依然相信书中自己所树立的人物言行,“到70岁了我依然相信,这让人很愉快。”
研讨会后当天晚上,梁晓声和李师东通电话时说,他很欣慰听到那些评价,尤其是《人世间》能够被年轻人喜欢。“自己这一生走过来,没有走偏。说句实在话,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像是活在好人山脚下,经常觉得山脚旁边可能有坏人坑,一不留神做人的方面今天受一点损失,明天受一点损失,老了的时候就伤痕累累。有些原则今天丢一点,明天丢一点,回过头来看,就会对自己很失望”,梁晓声说的还是人世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