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和焦虑:从业初期心理咨询师的两大阻碍

更新: 2022-02-14 05:18:41

  自恋和焦虑,是心理咨询师从业初期的两大阻碍,这些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做我们这行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少则一年几万,多则十几万,刚开始也没多少个案,收入极少。这种焦虑不仅仅是心理上的,还是一个现实问题。

  感觉自己要学的东西很多,要学的基础理论: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职业道德、咨询伦理、相关法律、精神病学等。

  还有要学心理咨询的临床流派:人本主义?行为认知?依恋理论 ? 客体关系?家排?意象对话?主体间性?亦或者:沙盘、绘画、催眠、眼动治疗、正念……

  读谁的书?弗洛伊德、克莱茵、海灵格、科胡特、温尼科特、拉康、荣格、马勒、费尔贝恩、巴林特、雅各布森、沙利文、弗洛姆、罗洛梅、哈特曼、马斯洛、皮亚杰、科恩伯格、米切尔、亚隆、阿德勒……

  或者听哪位老师的课:李小龙、曾奇峰、徐钧、朱一峰、李孟潮、朱建军、杨风池、李鸣、申荷永、岳晓东……

  要么就是一大堆要学的东西学不过来;什么都想学,但是什么也都学不进去,看了这个想看那个,看了那个又想听这个,网盘存了几百 G 的资料,只看了 1% 都不到。

  对行业的不确定性,自己的胜任能力,咨询能力,发展方向,就业等,就目前来讲,并不乐观。普通的社会机构,一般咨询环境与咨询的设置伦理基本都不太完善,个案量也很少,解决温饱问题都困难,更难谈到咨询能力的提升。

  而心理机构,一般比较商业化,咨询价格高,咨询压力和竞争极大,如果不能起到很好的转化率,就会被机构淘汰,不确定自己是否可以胜任这个工作,未来的出路如何,这也是大部分刚入行的心理咨询师的焦虑。

  然后再回到咨询当中,特别在咨询初期,咨询过程中会让咨询师过度急着想 帮助 来访者,一旦找不到帮助来访者的 方法 ,就会立马陷入恐慌和焦虑中,我帮不到来访者怎么办,来访者交了这么多钱?因为自卑,不配得,担心,不确定等导致的焦虑,更容易影响咨询,甚至导致咨询陷入僵局。

  部分的心理咨询师从业动机可能就是满足自恋,也许是无意识的,可能觉得我就是心理咨询师,我懂的很多心理学知识,我说的都是对的,你要相信我的 分析 ,一种自我陶醉的优越感。

  如果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来访者,自己就会找同行吐槽,今天遇到的什么 奇葩 …… .(全能感的破灭),好像在咨询师的眼里,我应该可以解决所有的来访者的问题,其实这就是一种全能感,这本来就是一个幻想。

  会导致一些来访者完全依赖咨询师,一做咨询 5、6 年,可能在潜意识不愿意让来访者离开自己,不愿意让来访者 长大 。把来访者当自己的自体客体,来满足自己的自恋(让来访者镜映咨询师)。

  这就好像很多父母,让孩子去学舞蹈,并非是孩子喜欢舞蹈,而是父母可以在邻居面前炫耀我的孩子会舞蹈(满足自己的自恋),而不是真正的为孩子会舞蹈而感到骄傲自豪。

  比如有的咨询师会发一些咨询协议、来访者聊天内容、收到来访者的红包、来访者的好评等截图,,虽然有马赛克,但是还会发到朋友圈。

  其实无论是你的潜在来访者,你朋友圈的好友,你的同行看到这样的行为,都是感觉是很糟糕的。对于潜在来访或者网友可能不会找你做咨询,你的同行看到之后,就算有个案也不会介绍给你。

  例如:当咨询做到 30 次都没有建立咨询关系的时候、当来访者质疑你的咨询效果的时候、咨询师可能会产生羞耻,严重的可能会自恋暴怒。比如:咨询师会讲:你一直讲 **(一位咨询师的名字)咨询很厉害,那你怎么不去找他做心理咨询… .

  咨询结束,为了保持好评,避免来访者给差评。比如:延迟咨询结束时长、或者来访者要咨询师给意见建议。出于害怕来访者批评,否认自己的专业性,会付诸行动,给建议意见。甚至在督导、讨论学习的过程中都不敢过多讨论,自己的想法,或隐藏一些信息等,就是害怕伤及自己的自尊自恋。

  首先这两个阻碍是必然产生的,至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必然产生的,也是必须经历的阶段。

  渡过这个阶段,需要多久呢?我个人认为,大概需要咨询做到 1000 小时以上,或者有稳定的咨询 3 年以上。

  学习焦虑:先选择一、两个流派去学,比如客体关系,先把一个理论学好,有针对性。不要什么都学,这样太泛泛而谈,不深入,就没有什么特长,没有特长就没有优势,没有优势就没有更多的机会。例如:别人一提到你的名字就知道你是擅长做自恋人格的,那么你就有了一个优势的标签。

  经济焦虑:从现实角度上说先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或者前期兼职做心理咨询。度过这个初级阶段,累计一定的个案量再转向全职心理咨询,毕竟这需要比较长的过度时间,要积累专业知识与咨询经验。

  自恋:本质就是自己的自恋没修通,要么把自恋力比多灌注向自己,做成一个自恋表现(自我,自大)的咨询师,要么把来访者当成自己的自体客体,通过咨询关系来满足自己的自恋。

  关于自恋,我的建议是转移自恋的表现形式,可以把自恋力比多灌注到其他事物上。比如:你可以通过看书、弹琴、滑冰、讲课来展示(转移、升华)自己的自恋,但不要拿来访者的隐私、或来访者本身作为自己自恋的资源。

  当然还有更直接的方法就是做个人体验,这个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让自己的人格、自恋慢慢成熟。

  无论是咨询师的焦虑或者自恋,都是影响自身发展、咨询效果的因素,我们看到它、承认它、面对它、超越它。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