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禾木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真的有点怕流年了,因为再过几个月,我就跨入六十岁的大门了,那时候,年龄会改变,身份会改变,心境会改变,想法也会改变……想到超级的变变变,心就有点怯了。
真的不明白“流年”的出处,只是在上了一堂《易经》的课程后,才知道流年出处是那么久远,《易经》是研究天象与人际关系的,也就是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么经历人生六十年,对时光的感知应当是最直接的,文学中有关时光易逝的句段可以聚成书,而且还很厚。
今年五十九,明年六十岁,虽然只相差一年,但意义可真的不同。 明年是我的阴历本命年,六十年前的“兔子”又回来了,古书上称为耳顺的,就是说人到六十岁,听到什么都不会心潮澎湃。少年时感觉时光漫长,一算计过年还有上百天,觉得遥遥无期的事。“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年轻时要考试、要学习,越是担心那一天的到来,时间像长着腿似的急急跑来。
工作后成家立业,只有在静静等待某件事的到来或结果时才觉得时间有点慢,年初想做的几件事一不留神,事还未做完日子所剩无几。“时间不知可够?”是我们做事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选项。如果说少年的时光是“一上午,一下午”来计算的,年轻时是以“一天或一周”来测定的。那么壮年时则是以“一月与一季”来计衡量的。过了五十岁,时光突然加速,对时间的安排与使用,竟与国家的短期目标对接,开始用“五年期”来规划了。到了退休后,时光就像一个机场的广播,总是摧人快去安检,许多人则将流年压缩为“我这一辈子”。
五十九岁我们还是职业人,六十年我们则加入了一个新的行列:退休人。毛姆告诉我:生命中有两大乐事,就是思想自由与行动自由。如果说,前六十年我们都汲汲营营,那么退休的岁月“两大自由”同时到来,可能有人要发挥余热,但更多的人则思忖如何享受生活。
有人说大爷的倔犟是手中的单反,大妈的风采则在于那花花绿绿的丝巾。呼朋唤友同行本质上不甘于孤独和退休,尤其是在与病共舞的情况下如何找到安慰自我方式,于是有人开始了第二职业:文学、书法,摄影,锻炼……用追求艺术的过程消化那长长的寂寞与无聊。即使这样,也要建几个合作的圈子:打牌三缺一时的邀请,同学朋友来的酒局,一路去异地的驾驶……,没有心意相通、三观相近之人,高兴事如何分享,烦恼事如何分担,家长里短又如何传递……
五十九的年纪称为“奔六”的年纪,那么过了几个月后我就开始向着“古来稀”的年龄进发了。五十九岁,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这一年呀不仅仅是量变,更重的要是在人行的进程中产生质的变化,你再锦衣插花,或注入十瓶玻尿酸,但在熟知的朋友中都是“老”作为前缀的,称呼上先前叫小程、小王,小关的,后来叫大程、大王,大关,六十岁后则当之无愧地称之为:老程,王老,关公。
杨绛先生说:人生实苦。我们就在这人生的一直追求,学业、升职、事业、家庭……那一件事不让我们消耗许多精力,有许多事则要我们低头看路、仰头求人。前半场必须有所作为,后半场则要考虑作乐了。当初的苦苦的努力就是为了后生的娱乐,退休后还不能告别过过去,沉湎于往日的风华那是自寻烦恼、自讨无趣。
如果说,人的一生中分为四季,那么第一个二十年则是是少年之春,快乐轻松。第二个段为夏季,是成家为主,谋生立命,忙成为主旋律。第三个阶段是四十到立十岁,这是秋季,也是一个立体的年代,上有老,下有下,中问那位要伴好。过几天就要立冬,我们则赶往了人生的冬季。并不是说冬季一定就是冰雪冷雨,也会有阳光灿烂,但你还会像少年那样玩泥巴、青年那泡夜店、中年人那样无休无止地应酬么?老了就是老了,休养生息,天伦之乐,消化孤独就是主题,那就是人生的冬季。
心平能愈三千疾,不服老是一种境界,但医生说有种“不服老”行为就是不正常的状态。可能有人高寿到一百岁,但更多的人则是八十年吧,活到这个数就达到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值,之于超越则取决于许多的条件,且充满着偶然性。耳边频闻故人死,眼前顿觉新人多。许多人离去,我们除了惊讶一声意难平外,只有暗自叹息,正如今天社会的法则:淘汰你,连一声招呼都不打。
“我要去桂林,我要去桂林,当我有钱的时候我就没时间,我当有时间的时候,我就没有钱”,这首歌可能就是描述人的一种状态的,当又有时间也有钱的时候,可是就没有那种“醉心山水”的情致了,说不定去远一点的地方吃个饭都嫌麻烦。别信那些胡言,说什么六十岁到七十五岁是人生的黄金时刻,我的好几位“忘年交”告诉我,六十岁到七十岁这十年,你一定设法完成计划中的任务,旅游、读书、运动、看世界……,七十岁之后的时光受制的因素太多,比如身体的因素,家庭的因素,许多事真的身不由已,就是常说的“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有重要的一个要素那就是“许多事已没有情绪”了,你想想,七十岁以后人的味蕾感觉都减少一半,那羸弱的身体极有可能将你困于家里、医院里,闲情逸致就是减病痛、养身体。
生而有趣,乐而不疲,我想这是生命高质量的体现,高质量的生活一定是有趣,用良好的心理及想法调动情绪、兴趣,不断地追求,多少生活挺有趣的人并不富贵,但生活有滋有味,“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像林清玄、弘一法师,汪曾祺他们那样,对一草、一木、一字、一画、一菜、一汤的爱好,悟有所得、乐有所寄,注重身体的保健外,心中有趣就不觉寒凉,即便是一点点地退场,也很快乐和自在。
阅过千山与万水,感受春夏与深秋,在即迈入人生冬天的时候,我又回忆起米兰-昆德拉的一段话“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那个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着走”。最后的二十年,如同跑步中最后的冲刺,可能步履有点蹒跚,坚定地走下去,即使岁月飘雪,我与青山白头,所有的惊喜终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