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市井

2017-06-10 15:53 编辑:云彩间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好友老曹邀约晚上聚餐,地点是一家颇有名气的餐馆,位置在马鞍山路与南二环交界处。从我住的黑池坝附近到聚餐地点,路程不下十公里,几乎是从斜刺里穿过大半个市区。最近正在为参加马拉松做体能准备,便觉得如果走着去赴宴,应该有些挑战性,而且沿途市井百态,也会有点意思,遂步行。
  早就想去红星路上的李鸿章当铺看看,一直没有成行,今天穿越市井的第一站就锁定了那里。出门左拐至博物馆,再右转上金寨路,数百米后就在交通银行对面进了红星路。红星路是西向单行道,虽然路面上到处都是小车,俨然一个停车场,但由于单向限行,而且停车区域界线明确,收费人员严格负责,所以交通秩序非常好,行人行走没有大碍。我一边走一边寻找,不经意间已经走过了三个路口,却仍然没有发现目标。于是我打开手机搜索,确定当铺遗址在177号,抬头看旁边的门牌,才十几号,原来早就走过了。赶紧回头,一直到红星路西入口附近,才找到了要找的地方。
  红星路177号是省外贸第一生活区,我进去的时候值班保安并未阻拦。进入大门的左手第一二栋楼之间,有一个配电房,配电房后面是一个花坛,里面的花草非常茂密。目光越过花坛,就看到了几排两边被破拆仅余单间的老旧房屋,花坛边上立了块石碑,正面内容是“合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鸿章家族当铺
  合肥市人民政府二O一一年三月公布合肥市文物处二O一三年十月立”;背面内容为“李鸿章家族当铺建于清代,现保留主体建筑共三进,面朝东,东侧有一个小四合院,硬山顶,墙体用青砖砌筑,是合肥市留存至今为数不多的李鸿章相关遗存之一。与巢湖市的柘皋李鸿章当铺、烔炀李鸿章当铺同为李氏家族产业,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还有保护范围东西南北中云云。残存的老房子是南北走向,坐西朝东,单层但层高有五六米。能看到的是三进,西边两进每进只剩下两间孤零零的房子,除了房顶基本完好,四周的墙都裸露着拆解的砖茬。第二进东南墙上,有一个两米高一米五宽的石拱门框,一半在墙里,一半在墙外,显得异常地孤单突兀。最东边一进是一个类似于四合院的房子,保存的还算完整,但也已是风雨飘摇。
  见我在拍照,一位老人过来告诉我,过去这里好大一片都是当铺的房子,后来两边被拆了盖楼房,要不是不愿意安置老房子里面的住户,现存的几间也早就拆了。他说那个院子六十年代初期是局长住的,当时是这一带最好的房子,现在也破败得不成样子了。从现在当铺所处的格局看,夹在两栋居民楼中间,原地恢复重建几乎没有可能,就现有建筑修修补补,难度不小,意义难说,我猜想这恐怕也是文物部门迟迟没有动作的原因所在。我老家就在烔炀河当铺旁边,最近正在修复的柘皋当铺我也去看过,规模和保存完好的程度都要远远好于合肥当铺,其中尤以烔炀河当铺为最。现在两地都在合肥市的管辖范围,市文物管理部门不如下点功夫,与两地古镇建设同步规划,把这两个当铺好好修复如旧,以弥补合肥当铺无以重现的遗憾。
  离开红星路,我从桐城路插上环城公园,准备一直走到马鞍山路。这一带的环城公园叫银河景区,林荫丛中,三三两两的游人,或练或唱,或东张西望,一派悠闲。再往纵深里走,只见湖心园区黑压压的一片人群,人声鼎沸,近前一看,原来是露天麻将场。空地上,亭子里,树荫下,凡是有空档的地方都摆上了麻将桌,男女老少围坐在桌边,激战正酣,有人愁眉苦脸,有人喜笑颜开,摆摊收费者穿梭期间。这样壮观的麻将场面,我只在成都和重庆的街头与公园里见过,没想到合肥现在也时兴起来。其实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合肥已经进入老年社会,有闲有钱有玩心的人越来越多,把麻将桌从家庭和棋牌室搬到露天,一来空气好,二来人多热闹,三还扩大了就业门路,如果管理引导得当,不失为好事一桩。我站在一副台子前看了一小会,心下痒痒的,有掺和一把的冲动,赶紧掉头跑开。从徽州大道进入包公园景区,顿时有置身西湖园林的感觉。包河的水面宽广,岸堤的道路宽阔,拱桥回廊,亭台楼阁,花红树绿,杨柳依依,风景优美如画。包公园的特色是包公系列,如包河、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和浮庄。包河的来历,据说是北宋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春,包公坚持不受宋仁宗丰厚赏赐,只要了庐州城郊的一段淤塞已久的护城河,然后清淤、植荷、养鱼,使舟楫穿行其间,让护城河焕发生机,被后人称为包河。包公祠的全称为“包孝肃公祠”。据史料记载,包公祠所在的香花墩,原是包公青少年读书时的小河洲,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洲上拆庙建包公书院,并改洲名为“香花墩”,四十年后的庐州御史杨瞻,把“包公书院”改名为“包公祠”。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李鸿章重建毁于战火的包公祠,并撰写了《重修包孝肃公祠记》,刻石于祠后,现移至享堂。包公墓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清风阁是1999年为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建。包公园的一切,几乎都与包公有着直接的联系。
  最近几年,包公园景区又有了新的公园主题——健康,这是时代赋予包公园的新内涵。园区东北的九狮苑广场,东南角的健身广场,都是居民健身的好去处。包河边的主干道修建成健康步道,路边有提示行走距离和能量消耗转换信息的标识,还有各式各样的健康元素以及宣传载体,营造了一个健康生活方式的支持环境和氛围。我居住的小区后面是杏花公园,现在确定为孝道主题公园,孝老敬亲的文化信息恰到好处地融入园区景色,孩子们在游园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良传统的教育和熏陶。所以说,合肥园林一园一品的文化主题建设,正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经过亚明艺术馆,就出了包公园东入口的牌坊。南北一号高架与芜湖路交口车水马龙,万达广场周边商铺林立,热闹非凡。我沿着高架下的马鞍山路,向南行走。南北一号高架我比较熟悉,以前合裕路大修,我回烔炀河老家,就从长江路拐过来上高架,直达滨湖,然后沿着环巢湖大道回家,路好走,而且也不远多少。但高架下的马鞍山路我不经常走,环境也不太熟悉。没走多远就看到施工的围栏将大半路面隔开,看宣传标牌,知道是地铁一号线与马鞍山路重合,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本来高架之下,光线就不是太好,视线之内全是桩柱,给人很大的压抑感觉,现在又成了施工现场,机动车非机动车加上行人,一起聚集在狭窄的临时通道上,就更加不舒服。看着拥挤不堪的车流和行色匆匆的路人,我忽然觉得,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闲逛,有些过于奢侈甚至有一点残忍,于是我选择乘车。这里到目的的,最近的公交是九十九路。按照公交司机的指点,我在一个叫晓珠的站点下了车,穿到马路对面,走了大约半站路,就到了聚餐的地点。
  因为是巢湖老乡小聚,也就没有什么繁文缛节,大家以聊天为主。席间,新加入的老乡老吴说起一段往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经营苗木赚取了第一桶金,想在老家乡下办一个敬老院以回报社会。这本来是个值得鼓励的公益行为,但被当地领导认为是个人出风头,我县里都没有敬老院你乡下办什么敬老院,这不是出政府的洋相,给政府抹黑嘛!当然就不被支持。几经周折,后来中央和省委领导都做了批示,这个敬老院才最终办了起来。据说老吴投入了一二百万,这在当时算是一笔不小的慈善资金。一二十年过去了,这个敬老院现在怎么样了?我准备最近找时间去看看,如果情况果然如此,我倒真想给老吴写个故事,以表达我们布衣百姓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基本态度。
  市井百态,人生百味。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这样简单地延续着。虽然平淡,但值得珍惜。(乙未年三月初二,2015年4月20日,合肥)  赞





  查看更多>>
上一篇:穿越大洋的思念 下一篇:穿透岁月的爱情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