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基层扶贫工作者的动人群像

2018-07-12 10:28 编辑:平孤风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精准扶贫,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政策,正在神州大地上既轰轰烈烈又扎实有效地开展着,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的面貌。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既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是这一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的体现。了解到这样的背景,再来阅读贺享雍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国扶贫——献给第一线的扶贫工作者》,就更容易获得一种深切透辟的认识。

这部20多万字的作品,聚焦于位于川陕交界之地的四川巴中市的扶贫实践。巴中以其卓有成效的探索,诞生和积累了“巴中经验”,对于全国许多类似情况的地方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典范和样本的作用。这部作品,便是对这种探索的文学化的呈现和解读,其意义自然毋庸多言。

对巴中的精准扶贫工作给予整体性的扫描和概括,是这部作品的雄心所在。与这一话题有关的诸多方面,都有较为丰富的介绍。譬如关于当地贫困的原因,书中指出既有自然环境的贫瘠恶劣,也有因为偏僻闭塞导致的当地百姓观念的保守和精神的萎靡等。又如扶贫是一项辐射甚广的经济社会建设工程,涉及到的领域、部门、人口、环节很多。如何确定贫困户,谁来扶贫、如何扶贫,市场、政府、社会组织和贫困群众等各个扶贫主体之间怎样分工、怎样配合和衔接,扶贫效果如何评估等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凡此种种,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即便是对这一话题全然陌生的读者,读了这部作品也会有一种鲜明的印象和清晰的了解。

对于这一项造福百姓的伟大实践,作者怀着饱满的激情,给予了充分的讴歌。书中用许多具体生动的实例,描写了因为种种原因陷入贫困的农户,在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下,自强不息,摆脱贫困,过上了殷实的小康生活。如通江县巴洲沟村开办商品猪养殖场脱贫致富的余定泗,就是一个典型。肢体残疾的他和全家人,在过了多年的苦日子后,赶上了精准扶贫政策的东风。乡里、村上各级领导和帮扶部门、帮扶干部的关心,县残联的无偿援助,政府的扶贫小额贷款支持,让他满怀信心地创业,克服各种困难,很快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家庭养殖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作为一位清醒的写作者,在展现扶贫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作者也冷静地介绍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揭示了这一伟大工程的艰辛和复杂。扶贫的动机无疑是良善的,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却产生了不少纠纷。如因为财政支持力度很大,一旦被评上贫困户,会享受到十分可观的物质利益,这就导致了一些人想方设法要当贫困户,不惜撒谎造假,为了争夺有限的名额互相算计,造成社会风气的劣变。而且,贫困户的划定方式,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变相鼓励了一些好吃懒做的人,让勤劳肯干的人反而吃亏,这些恐怕都是始料未及的。针对这些弊端和隐患,作者以直面现实的坦率和勇气,在《按下葫芦浮起瓢——震荡中的村庄》等章节中,通过十分生动的事例给予了充分的描写,揭示了“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懒”的重要性,并围绕如何营造脱贫攻坚的良好社会环境展开了深入的思考。

如果说以上这些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属于社会学的范畴,是涉及这一主题的各种形式的文学写作都无法回避的背景,那么,在《大国扶贫》中,我们则看到了纪实文学样式在题材表达上所具有的特点,尤其是难以替代的优势。

为众多一线扶贫人物画像,展现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作者采写的众多人物,支撑起了全书的叙事框架。除了历史资料、统计数据等,许多处于现在进行时状态的复杂而琐碎的具体情况,都是在采访具体对象的过程中获得的,或者通过他们的口述,或者是经由作者的实地考察。每个人物都是一个信息库,从各自的角度提供了与扶贫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它们并拢归总起来,就形成了基层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面貌。

这样,在对各个方面情况给予本质性的准确把握的前提下,选择出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显得十分重要。以人物为脉络,串联起扶贫工作的各个环节,更容易产生良好的表达效果。在这方面,这部作品的探索是十分有益的。作者用集中酣畅的笔墨,描绘了多位活跃在扶贫第一线的领导和基层干部,特别是驻村帮扶的“第一书记”,塑造了这个群体的生动形象。他们身上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体现了人性的美好善良。

这样一些生动事例无法不让人深受感动:临危受命担任平昌县最穷的土兴镇党委书记的杨超,为了改变这里的贫穷面貌,组建队伍去外地招引本地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在北京的几天每天忙于工作,只是坐车时与天安门广场擦肩而过,一直到离京,再也未能够或者说舍不得抽出时间专程参观这个向往已久的地方,而对于他们这样的基层干部来说,来北京的机会是极为难得的;南江县燕山乡扶贫办主任赵兰梅,夜以继日地忙碌,只能利用元旦假日举办婚礼,原计划在清明节假日去城里补拍一张婚纱照,但成行前又被临时性的工作挤占,只能寄希望于国庆假日了。这一类的故事,几乎发生在每个扶贫干部身上。他们的辛苦和付出,并不总是能够得到帮扶对象的理解和感谢,甚至有一些贪图便宜的人,因为自己的不当利益诉求受到阻止,对他们横加指责甚至威胁侮辱。像平昌县坦溪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的马主任,一位看上去干练坚强的女性,在接受作者采访的过程中,说起自己热心帮助某农户搬迁安置却屡屡受到对方谩骂,竟然数度哽咽,因为她的确忍受了太多的委屈。

在这部作品中,文学的现实主义品格体现得确凿而坚实。作者对他笔下的一线扶贫工作者无疑充满了感情,但并没有过度拔高,对他们遭遇的挫折、苦恼和无奈,思想中曾经有过的犹豫和退缩,也都给予了如实的描写,让读者看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惟其真实和普通,他们才更让人敬重佩服,因为他们为了实现扶贫脱贫的目标,牺牲了自己和家庭生活的安宁闲适,甚至个人的前途和发展。正是有这样一线扶贫者群体的默默奉献,才扎实推进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一步步改变着贫穷乡村的面貌。

对于一部叙事作品来说,生动的现场感和细节刻画十分重要,影响到作品的艺术品位,更影响到作品的传播效果。在这个方面,《大国扶贫》有着十分令人称道的表现。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读者仿佛置身于“青冈林绿、巴山深深”的现场,嗅到了山林草木的气息,农家猪圈鸡场里的气味,听到了农民们的方言腔调。叙述语言生动形象,不少地方具有影像般的鲜明感,读来印象深刻。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这部作品扎实饱满的品质,从根本上讲来自于作者深入细致的采访。缺乏在生活的海洋中沉潜涵泳的功夫,难以想象会产生这样的效果。这令人感佩,也再一次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只有真正扎根生活,才有望收获硕果,写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查看更多>>
上一篇:“精准扶贫”的时代史诗 没有了!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