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句《夜航船上》:学者的闲读杂写

2018-07-12 11:27 编辑:夔雪青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读王稼句,是在念高中那会儿,在天津的《散文》杂志上经常能看见他的文章,文字清雅,字里行间氤氲着江南淡淡的水汽。

后来,渐渐了解到,王稼句先生在苏州乃至全国的文化人心中很有分量。他读的书多,写的书也多。这些书,有思想,有个性,文脉溯源,字句干练。早年,他写文章,有意追求文字的“涩”,是朝着知堂一路发展的。知堂的文章,看似平淡,实则底蕴深厚。这种写作方法,虽说使得文章 “耐读”了,但毕竟对普通读者而言,有了“阅读障碍”,不利于文章文化的普及,得到了陆文夫先生的好意提醒:“你不要引经据典,文字太老气,你正年轻,这样不好,如果非要用那些材料,应该化出来。”或许是陆文夫先生的提醒起了作用,王稼句后来的文章越写越好,不仅行文从容舒缓,考证博洽细密,而且才气内敛,文字简静,深得书爱者好评。我曾在网上淘得他的《看书琐记》,所收作品,旨趣和文风与早期明显不同了。

王稼句先生不单写书话,还写地方文史、风物民俗、工艺文玩、草木虫鱼。最近买到了他的文化随笔集 《夜航船上》。书很薄,只有百十来页,但所收文章内容驳杂,言之有理有据,见人见物见思想,语言清丽,耐人品味。他往往从一本书、一位文化名人切入到对中华传统文化及历史宏观背景的叙述上,作者娓娓道来,使读者在读美文的同时,穿越到物欲烟火的人世间,细细体味文化的无穷魅力。

印象深刻的有这么几篇,有写鲁迅的中文藏书的,也有写鲁迅的《点石斋画报》的;有关注王世襄和鸽哨之美的,也有抒写对毛边书深情款款的喜爱之情的;有对张兆和、周黎庵、叶圣陶等文化人人生片段的描摹,也有对书妆、毛边书、旧书坊、木雕等传统文化的探求和追索。对当今的书妆,他借写钟叔河当年编的《知堂谈吃》,痛斥当今书籍装帧贪大求厚,不下功夫,做出的书,雷同化、脸谱化,千书一面。而钟叔河编的《知堂谈吃》不仅在封面设计、书页布局上下足了功夫,而且在内容的编辑上下足了力气,不仅仅在“谈吃”,还有“谈吃”文字之外的东西,由此更能体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宏富魅力。如此由此及彼,宕开一笔,写出来的文章,不仅有味,而且引人深思。

王稼句先生的文章之所以引得天下爱书人喜爱,不仅仅在于他读的书多,还在于他那一份对文化的痴迷和情怀。读王稼句先生的书,时时要提防的是我们平日读书可不能囫囵吞枣,甚至一知半解,必须把书读通读透。他的闲读杂写,看似简易,实则并不简单,这内里蕴藏着他的才、情、学、识,是他人生阅历经验与精神追求的完美结合,闲闲地看去,闲闲地写着,他到底是文而化之,化出了好境界,这是王稼句先生之幸,是天下爱书人之幸。

查看更多>>
上一篇:黄梵《月亮已失眠》:一本... 下一篇:李章斌:胡适与新诗节奏问...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