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作文
2020-04-04 15:28 编辑:闻如柏
篇一:中国式过马路
最近“中国式过马路”传得沸沸扬扬,直到去年寒假前我都不这么认为。但是在寒假里发生的一件小事却改变了我这一想法。
那天我和几个同学去凤凰书城去看书,因为离家只有大概两公里远,所以我们选择步行去。出发时虽然只在三点,但是天空上乌云密布,好似五六点一般,一看便知就要下雨了。
由于出门太过匆忙,忘带了雨伞,但我们并不在意。走了大概半个小时,这就到达凤凰书城。看了约一个小时的书,我们便开始往回走。刚出大门,我便感觉有些不对劲,这下才发现天空中已经飘起了小雨,雨虽然不大,但十分钟,二十分钟后就难说了,于是,我们连走带跑地往家里赶。
走到约四分之一的路程时,一个红绿灯拦在了我们面前,还有五十多秒,这对于我们这帮要赶在雨下大之前回家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长了,可是谁都不敢闯这个红灯,毕竟车太多了。又过了约十秒中,车渐渐变少了,就在这时,不知是谁带的头,朝着马路对面走去。此时马路两边约有三四十个人,一个人过去不要紧,但是两边顿时有大概十多个人如潮水般向着对面涌去,这下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所有人都向着马路对面走去,就好像是绿灯一样。反是站在马路边上的我为他们捏了把汗,车少并不代表没有车,红灯并不代表绿灯,设想一下,如果这时有一辆车开过来,并且没有及时刹住,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种现象不仅仅在南京有,全中国都有,如果我们不改掉它,又有多少人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如果我们不改掉这个坏一毛一病,而在那里去埋怨别人说中国式过马路,又有什么用呢?
不知道到什么时候 “中国式过马路”才会从人们心中淡去。
篇二:中国式过马路
“红灯停,绿灯行”这样的口号大家小时候就都学过吧?!但是,现在成年人中有多少是做到的呢?
最近的新闻联播,很重视一个环节——“中国式过马路”。
刚开始,有很多人乱闯红灯,见到交警,有些人以极快的速度跑离现场;有些人,用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解围;还有些人,用极端的方式摆脱交警。大家虽然都知道,也都明白,红灯亮时,是不可以过马路的,但是,为什么做不到呢?
因为全国各地都有闯红灯的现象,所以,交警和官方部门不得不采取措施了。
还记得一张照片,几个军人站在马路边,举着写有“反对中国式过马路”的标牌。当然,有些人已经有了教训,不再闯红灯了。但是,还有个别人仍旧死一性一不改,觉得:“红灯嘛!没什么用的!反正车子不可能见我就当没看见,一定会停下来给我让路的!我就随便走呗!”这种想法是非常不正确的!就算车子不撞上你,车子为了让你,损失了时间,损人利己。并且,车子在刹车后有一个滑一动的力,就像你刚跑完步,在冲一刺时不可能立刻停下来一样。所以,闯红灯是非常不好的行为!
这一点,还不禁让我想起了大和民族——日本。虽说,日本曾经对我们中国进行过惨无人道的侵略和杀戮,但是,日本在过马路方面确实是我们的榜样。在那里,红灯时没有一个人抢先过去,哪怕没车,哪怕赶时间,她们都会遵守交通规则。
后来,人们渐渐明白,红绿灯的重要一性一。都可以想象,没有这小小的指示灯,我们的马路将会是何等模样。赶时间算什么?难道比安全重要么?工作算什么?难道比平平安安一辈子重要么?
有些人说:“因为有中国的马路,才成就中国式过马路。”对,这是一个原因,绿灯时间太短,一些老年人,甚至脚步中速的小孩子、成年人都走不过去。可是,这只是个别,太多太多的闯红灯是因为心,没意识,没明白,红绿灯是什么。
红绿灯就是人们交通安全的保障!
篇三: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 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说白了就是组一团一过马路。
其实对于我来说中国式过马路实在是太平常了。对于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两个红灯的我来说,看见闯红灯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了。
其实这也怨不得行人闯红灯,有时候绿灯时间真的很少。在我们肇庆马路都非常的宽,车流量也大,可是绿灯的时间又非常少。我可是深有体会呀。每一次我上学,首先都要过一条大马路。可是绿灯时间实在太少了,那么一大条的马路才给十几秒的时间。我每次走过去都要大步大步的迈步。有时候实在走不及了,又只能等下一轮绿灯了。这红灯是绿灯的好几倍,长达一分多钟。本来我家里学校就远,就光光是等绿灯就花了不少时间。连我一个小学生过马路都吃力了,何况是老人呢?那些老伯伯,老一奶一一奶一只能选择铤而走险了,趁着车子不多的时候连忙过马路,从来没发现现在还没到绿灯
我一般放学都是和几个同学搭伴的,我身边的朋友也会闯红灯。有时候小汽车会来个紧急刹车。难道为了争取那么一点点时间,而不顾生命?
在于韩国,美国这些国家对比之下,我不得不说我们中国逊色很多。就比如在美国这个快节奏的国家,虽然时间过的是很快,可是从不会有人闯红灯。不能说我们中国人没有素质,只是在这些小事上大家都太斤斤计较罢了。
我只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多加强管理,让中国式过马路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
篇四:中国式过马路
近来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什么意思?有人描述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还有图为证:在城市街头,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
“中国式过马路”这是曾经很火的一个词,它所表示的场景你也一定很熟悉。它指的就是凑足一伙人就可以过马路了,与红绿灯无关。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眼熟?也正为其司空见惯,甚至为人所不觉,所以一旦被贴上“中国式过马路”标签的时候,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议论。循着这样的思路,一些行人纵身一跃横跨公路隔栏,可称为“中国式跨栏”;公交车站乘客们蜂拥而上挤进车,可称为“中国式上车”;正在行驶的车辆突然一个急转,强行插一入另一条车道,可称为“中国式并线”。
类似现象还有不少。集纳到一起,着实令人吃惊,原来我们身边存在这么多不文明现象,很多时候不管有意无意,各种“中国式”做法成了一种自然选择,甚至到了不这么做,反而会不正常、不便利。
这种吊诡的变化之中,一则存在群体效应,大家都这么做,法不责众,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一则发生了规则的异化,原来的红灯停绿灯行、排队依序、驾驶规则等都被放到一边,扎堆前行、拼抢上车、强行并线成了众人奉行的“潜规则”。有规不行,违规成风,潜规迭出,由此看来,“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其实是陷入了一种规则困境。
为什么会这样?这既有规则意识淡薄的原因,也有规则本身不完善的因素。如果一味指责公民素质不佳,并未看到问题的全部,甚至也没有点中问题的要害。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行人不顾红绿灯急切通行的背后,与缺乏安全意识、心态浮躁、自私观念等不无关系,但通行区域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往往也使人们按照红绿灯划定的时空难以顺利过马路,甚至还可能面临危险。
因此,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制定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的社会规则,提升规则的科学一性一?如何在规则实施中一视同仁,对违规者依法进行惩处,提升规则的公信力?这不仅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也需要民意的参与和监督。人人行动起来,人人负起责来,共同遵守和捍卫良一性一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运作。
希望在城市的每一个街头,都不会再看到中国式过马路,大家都能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篇五:中国式过马路
“哈哈……”是谁笑得这么欢?原来是翠苑小学文华校区五(1)班的同学们啊!什么事情这么开心呢?哦,是亲一爱一的葛老师别出心裁,让同学们表演情景剧呢!
这一次,情景剧的中心围绕着网络热词“中国式过马路”。大家先各自准备着,四人小组分配好了角色,立刻开演。
先来瞧瞧我们组:由于特殊情况,我们这个组只有三个人。简单商量后,我们迅速分好了角色。李易闯红灯,我演劝说者,肖云龙当司机。开演!李易不管三七二十一,闯红灯喽!我立马迎上去,还没来得及开口,肖云龙已经指着李易怒目而视,不容分辩连声而出:“你是怎么走路的?你会不会走路?你多大个人了,你色盲啊?红灯你看不见啊?你有没有长眼睛呐?”,李易也不甘示弱:“怎么了,我高兴,有本事你撞我啊?你来啊?别以为你开个破车就了不起!”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我都还没看清怎么回事,两个人就撕打在一起,我在边上急得直跳脚也没有办法分开他们,突然,我灵机一动以绝对盖过他们一声大喊:“老爷爷!”他们俩一愣神,我赶紧拉着李易说:“老爷爷啊,你介大的年龄了,怎么还敢闯红灯哩?”还没等我说完,班里笑成一片。
接着葛老师请了四位同学表演闯红灯者,不同的年龄职业和身份,让中国式过马路显得个个理由充分:有急于上学的学生;有赶着上班打卡的白领一族;有忙乎签合同的销一售经理;还有一位匆匆忙忙准备买菜的家庭妇女;四人先是集结在路口,然后一齐快步闯红灯,说时迟那时快,充当劝说者的张义美一看急眼了,既想拉住背书包的又想揽着夹公文包的,顾不上拿文件袋的溜跑了拎菜蓝子的了。怎么办?这时交警来了,拦下了这帮闯红灯的人,每人罚款五元或者留下来充当劝说者,以便监督其他不服从交通信号灯指挥的人,也就是乱闯红灯者。
今天的情景剧其实不是春晚小品,葛老师的目的是让我们学会思考。
什么叫中国式过马路呢?其实这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很多人虽然知道闯红灯危险,但总觉得交通事故是别人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不管是开车还是走路,走在路上就有交通事故的可能。因为没有人在出事前就知道,否则就不会有事故。因此也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发生交通意外,而闯红灯的人,出事的可能就更大。
对小学生而言,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所作所为对社会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不同的是,有的人以自身的文明言行,最大程度地传递着“正能量”,而有的人,则在茫茫人海中随波逐流,甚至引发令人生厌的“负能量”。由此而言,当我们在马路上行走或驾车的时候,更应好好地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中国式过马路”那群人中的一员?
通过今天的中国式过马路实演晾晒,同学们都在反思。文明过马路,要注重习惯的养成,小手拉大手,要大人做给孩子们看;孩子的行为规范了,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大人的自律。多些规则意识,多些对生命的敬畏,我们的道路才会更畅通些,更安全些。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而该是开车的和走路的共同遵守的行为守则。
篇六:论中国式过马路
马路对面红灯依然闪烁,马路中间已经聚集了一群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他们正在朝着对面移动,红灯在他们眼里似乎都是浮云。
后来才了解到,这就是“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跟红绿灯没关系,只看人不看灯。
我不禁皱眉,难道红绿灯成了大马路上的摆设吗?到底是什么让中国的民众“开创”了“中国式过马路”呢?
在我看来,原因有三。
一是交通部门疏于管理。这般“声势浩大”的过马路,竟无一交警阻止。是交警们正忙着“偷菜”,还是形象
查看更多>>上一篇:珍惜时光的作文 下一篇:做文明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