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春仍在作文

2020-05-06 08:41 编辑:苍幻灵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篇一:花落春仍在

季节的变幻如同故乡蜿蜒的小路,有其独特行进的走向。黄历上标注的二十四节气,像极了中华民族的家谱宗祠,像一位被打通了经脉的绝世高人,已然在华夏故土深深扎根立足,不论自然冷暖以什么样的温度恭候,他都在那里演绎并祭奠着属于自己的一刹那。你经意也好,漠然也罢,他都是在恰属于自己的那一刻聚散魂灵,释放一精一血,承延遗脉,续演繁华。那一刻,也许需要你积淀数十年红尘,方能参透其中妙理。那种皈依自然本真的虔诚,非不到你身可担当、立心立命之时不能蓦然发觉,继顶礼膜拜。

顺着时序的脉络,才发觉其实春天已经悄悄走来。只是因她并不了然的姿势,她那忽冷忽热、捉摸不定的行踪,使我们不确定她已驻扎身边,以至于依然在心底盼着她。春天,并未真正以她的姿态在凡尘逗留,却在每一颗向一爱一盼暖的人心里吹拂了很久。我们一直相信,春天是在嫩芽初绽的草坪里,在绿意缠绕的枝头上,在风过留香的花田间。所以尽管时令已到,我们仍然怀疑她的气息,依旧在雪舞漫天的寒风里数着她欲走还留的归期。人们久长地渴慕,渴慕春天招展明媚的身姿,在满眼肃杀的枯败叶中寻觅、问询她的消息。春天啊春天,你在哪里?

握着指尖确乎热力渐足的温度,才发觉,春天已然游走到属于她的末梢。才发觉,只不过在大地回暖的一瞬之间,她已教万物刹那芳华,满目清明。年年岁岁,春天的姿色不在其长短,而在其蕴蓄的饱满。花放千树,仅一一夜间。我知道这是一种力量,一种感召,就好像生命中的有些人,虽然是在时光里静默着,却永远能够给予你意味深长的启迪与诠释。尘世间能够演绎的最美的,不正是一次邂逅吗?她来得不早不晚,此情此境,令人想起沈从文写给夫人张兆和的一段经典文字,“我行过许多地方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一爱一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们都是生命的过客,能在恰好的时候路过恰好的景致,原是难得的福分,更何况是知己贴心的人了。

在此刻烂漫的春一光里,一切都袒露着蓬勃的生机,街头飘荡着汪峰那曲略带忧伤的旋律,“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每个人的生命都可以是一段传奇,能够在有限的时光,寻常的空间,际遇不同的景况,可谓眉眼欢喜的一场邂逅,短暂而美丽。有些景色不必流连,有些时光只能邂逅。这是不是也像我们在红尘中一爱一了不该一爱一的人,犯了不该犯的错一样,当时光荏苒、事过境迁以后,再看到他,只会莞尔一笑。

花儿只在属于她的时节开放,春去时,花落无言。“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一一”,这是当年科举状元俞樾参加复试写下的句子,受到主考官曾国藩的激赏。前面的路也许还会有许多迷惘,能从落花里看到春天的延续,就能永葆一念绽放的心。

篇二:花落春仍在

花样年华,正在慢慢减退,就如同现在的冬季,正在被春所替代。

悄悄地走进花园,发现曾经养的那个风信子,已经零落了。真快,才种了一个月呢,就枯萎了埃看来时间真是不容易摧毁,因为是他在摧毁别的东西。

但是难道说,没有花了,春就没了么?那河面上一抽一芽的杨柳,不就是春么?那暗暗融化的白雪,不就是春么?那流动起来的小溪,不正在诉说春带来的喜悦么?人们脱掉棉袄,在草地上活动起来,摆托冬季的懒散,开始新一年的种植。菜园里蜂蝶飞舞,正带来春的忙碌的气息呀。

迎面吹来的春风,摆托冬季的萧瑟;淅淅沥沥的春雨,摆托冬季的冷淡;漂浮着的空气,摆托冬季的寒冷……

花落了春仍在。就算没有万紫千红。

篇三:花落春仍在

有的人以为鲁迅是座大山,尊崇的是鲁迅的人格魅力与思想高度;他们以鲁迅为师,乃大山的攀登者。有的人则出于所谓的“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怪调,把鲁迅文章的苦涩与难懂当作压在他们身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时刻想着如何能从这五行山下逃脱,以重振齐天大圣的威名——其实他们顶多就算群皮肤光滑些的猴子!在这两种人之外,还有一种人,他们则把鲁迅当作一座话题大山,常以鲁迅为题广设擂台,让天下英雄前来各抒已见,竞先争锋。当然,他们在提一供一个讨论平台的同时,也不忘了趁机会在山脚下以各种方式开煤挖铁掘银淘金。

可以想象,当这三股势力交汇一起时,那将是多少壮观的场面!80年前一毛一主席的名句“岁岁重一一,今又重一一”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一溜烟就变成了“岁岁鲁迅,今又鲁迅”了。这不,因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最近在语文教材中再次削减鲁迅文章,鲁迅话题又一次在媒体上被炒得热火朝天,差点成了一件老百姓街谈巷议的“国家大事”。

其实这几年关于鲁迅的讨论,一个紧跟其后的关键词都没离开“教材”二字。有些人以为鲁迅文章是我们教材的脊梁,如今脊梁一根根地被一抽一走换掉,我们的学生将难以抬起头来挺一起腰来,其严重程度不亚于当年共工怒撞不周山,把天柱撞折,以至于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移位。其实这种观点挺好笑的,因为它总让我想起一个成语:杞人忧天!

如果我们将现在的教材与过去的教材对比,我们会发现,鲁迅文章之所以近年来频频被削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过去我们教材里的鲁迅文章放多了。如果我们不适量地削减鲁迅作品,又如何从篇幅有限的教材里引入另一些优秀作者的文章呢?时代在进步,百花园里愈发需要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至于有人担心鲁迅文章在教材中的减少,会使得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日渐式微。其实这种担心窃以为也有些多余。难道我们对于鲁迅的学习,就只局限于教材里的那几篇文章吗?须知,教材里的鲁迅文章,只是一个引子而已,真正对鲁迅一精一神的学习与体悟,远在教材之外;而且,只要我们的社会一日未真正和谐,鲁迅文章就依然会有市常

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俞樾参加礼部科考。当时的考题为“淡烟疏雨落花天”,俞樾在卷首首句答曰:“花落春仍春。”对于鲁迅文章被削减,我们也可如是观。

注:俞樾,晚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国学大师。1850年因“花落春仍春”而深得主考官曾国藩的赏识,获得朝考第一,并从此声名鹊起。

篇四:花落春仍在

当厚重的尘埃迷一离了双眸,我却依然站在历史的潮头遥望你远去的身影。在飞鸟伤逝落花唱晚的时节里,你的舞姿依然动人,伤感,无穷荆——题记她是竹喧边浣纱的女子,岁月伴着泉声缓缓流淌;她是千古间绝代的佳人,命运如同烟花绚烂易逝。回眸一笑,百媚俱生;翠眉微蹙,倾国倾城。或许,她本可以在幽静的竹林中平淡生活,没有嘈杂,没有喧嚣;或许,她本可以在夕一一中看着红颜一点点老去,没有忧愁,没有失落;或许,她本可以微笑地合上双眼,掩埋于一g净土之下,没有哀伤,没有遗憾。

而那不是属于少女的时代,当纷乱的铁骑踏破城池,也踏破了那一往的宁静。花落人尽,国破家亡。在那个春天最后的日子里,女子流尽残存的眼泪,拿起本不属于自己的坚强。淡妆浓抹,幻化出万千妖娆,也万般决绝。遇见王,是她的宿命。俊秀的面容,飒爽的身姿,女子的心扉悄然打开;倾城的容貌,似水的温情,冷酷的外表瞬间化成绕指之柔。无情,无奈,一切只是镜花水月。那把锋利的匕首,不知在锦袖中藏匿了多久,她却始终犹豫着,像是被某种情感羁绊着,让一次次绝好的机会溜走。他是英明神武的君王,不会看不透她笑靥下隐藏的杀气。十年前的那场大战,赢了天下,输了她。可是红颜太美,他还是醉了,抛弃了大好河山,明知不可醉而醉了。一醉,又是十年。

越国的国力渐渐恢复,强盛。他知道,决战在即。看着荒废的朝政,他笑着,笑得惨淡而忧伤。“这一去,怕是回不来了吧。”他毅然跨上战马,女子看着他的背影,却没有看到那背影下的含泪的眼眸。战火在纷飞,血液肆意地染红了大地。王在战场上驰骋厮杀。他的喊杀催命而绝望。刹那间,喊杀停止,一把长剑刺穿了王的胸膛,血炼在天空划出优美的弧线,谱成一曲不一爱一江山一爱一美人的悲歌。“亲一爱一的,对不起。‘吴国败了。越国的将士们狂欢着,眼中充满了凶残和贪婪。而女子却像人间蒸发一样3,消失得无影无踪,无痕无迹。又是暮春时节,恰如二十年前。霏霏细雨浸满了湖面,女子屹立湖边,湖水中映出憔悴的朱颜。昔日繁华,今成落寞。说不清是自哀还是自责。落英缤纷,红颜憔悴;伊人不在,空余离殇。是缘分,是命运。你的眼神透着决绝,却在眼角倾出一丝忧伤,两千四百年前的忘情一跃,定格了历史,凄美了传说。

两千多年的时光模糊了太多事实,后人们早已辨不出这远去的风景,和那寓于风景中的一段凄美悱恻。只是我始终相信,两千四百年前的姑苏城外,一位女子用这样一种近似残酷的方式留下了一个故事,一个印象。“我打岁月中走过,请别认出我。”

查看更多>>
上一篇:远去的声音满分作文 下一篇:马戏城作文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