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新型癌症”困扰着很多家长现实太

2022-02-16 15:18 编辑:向香寒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拥有怎样的人生?面对这个问题,相信所有家长都会说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成为社会的精英,甚至成为一个可以在历史中留名的人。

  每天中午阳光足的时候,带着宝宝到小区花园里遛一遛,跟其他的妈妈们聊一聊,让宝宝也有机会多多接触生人,妈妈们最常谈论的问题就是“孩子上哪所幼儿园”、“孩子上哪所小学”,言语中都表现了对自己的孩子有无限的期许,也透露出了将对孩子进行严苛的教育,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律、严谨的人。

  现在的孩子压力有多大?想上一所好的幼儿园,还要经历考试、面试,幼儿园下来是小学、中学,每个砍都不好过,每个砍都要经历严苛的考试和面试,因为有考试的压力,家长们不满足于孩子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给孩子疯狂报补习班。

  一些家长甚至在孩子2岁多的时候,就给孩子报班学习,为幼儿园面试打基础了。

  虽然说听着有点残酷,但是很多家长却还是走上这条路,因为没有人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南京地区教育局已经开始实行“给孩子减负”的政策,但是结果呢?很多家长不买账,因为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认为给孩子减负,就意味着孩子变成学渣。

  孩子能不能减负成功,能不能拥有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快乐的童年?十分渺茫,因为家长压根就不同意这个政策,即使学校给孩子减负成功,家长们还是暗地里较劲,跟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想通过“开小灶”的方式占到一定的优势,“打败”其他孩子们,给家长也挣得一分脸面。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彬这样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培训机构的广告语,他们吃透了中国家长的内心,认定中国家长不甘心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差,家长之间也确实存在彼此绑架的现象,在孩子课外补习上舍得花大价钱。

  刘教授认为,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长的宠爱和苛刻下,患上了“精英癌”,每个孩子都想成为精英,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成为精英的人少之又少。

  家长为了让孩子成为“精英”,给孩子塞了太多东西,孩子根本就无法消化,但是却只能强撑。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越来越累,最后也没有如家长所愿成为所谓的“精英”。

  家长们一定要知道这样一个现实:精英人群占少数,普通大众才是大多数,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孩子只能成为普通人。

  一个班级中,前三名只有三个,孩子们根据学习成绩被划分为上中下三等,永远有倒数的、有居中的,家长要正视孩子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且这种差异,不能认为消除。

  也许有人说,某某孩子,通过努力成绩直线上升,这说明谁都可以做优等生。努力的孩子很多,但是最后成为黑马跑出来就那么一两个,千万不要指望着自己家孩子成为那匹黑马,因为那匹“黑马”自己心中早就有数了,这个孩子的家长以及老师都能够确定这个孩子的资质。

  刘教授说目前家长分为两种,一种是支持“精约”教育,一种是坚持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自主选择自己的爱好和人生。

  一个孩子出生在贵州山村里,她想上学,畅想着未来有一天毕业了能够一个月赚1000块钱贴补家用,而她的爸爸则认为上学的结果是打工,不上学的结果也是打工,不如直接打工,不浪费那个时间,没上几年学,她就被破辍学了,打零工赚钱贴补家用,找不到好的零工,到了16岁就在父母的安排下嫁人了。

  这个阶层的孩子,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这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似乎根本没有获得教育的资格,父母对待孩子也是养活就可以了,其他不奢求。

  一个孩子出生在普通家庭父母信奉高考能够改变他的命运,他每天扎进书本进行题海战术,没有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对他来说,目的只有一个通过高考这座桥,个人兴趣爱好什么的都是扯淡。他经过一年复读,最后没有能够如愿进入重点大学,但是在个人努力下也走进了大学的门。大学毕业后几经辗转他进入了一个电力公司卖命,辛苦打拼多年最终在武汉买房,有了自己的家,对此他表示很满足。

  他说他现在接受了阶级之间的差距,但是他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尽量缩短这个差距。

  还有一个孩子出生在大都市,她的起点是那个努力多少年的普通孩子都无法达到的终点。她在中央美院附中读书,但是她轻易就放弃了这个读书机会,想在南锣鼓巷开店,父母就支持她开店,父母认为,孩子的兴趣爱好最重要,其他不重要。

  店开半年,投入都打了水漂,就关门了,她想出国,父母就替她办理了出国手续,她到了瑞士一家很好的美术学院进修,轻易就能听全世界的美术界大拿们讲座,对此她并不觉得有什么。

  支持“精约教育”的家长,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类家长看得算是通透,因为他们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孩子们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下半生,改变后代的命运。

  而支持“放纵教育”的家长,则更看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更尊重孩子的选择,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

  在这个社会上,精英是少数人群,大多数的人都是如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可是作为家长,对孩子有一定的期许,这很正常,不过还是要适可而止。

  孩子的资质如何,其实很多家长心里都有数,孩子足够努力就可以了,在了解孩子的前提下,如果还是一如既往强迫孩子去学习,想让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结果往往不能如愿。

  在教育孩子这方面,与其说不断让孩子重复那些生硬的知识点,孩子无法消化,不如在孩子自身素质上下功夫,让孩子成为一个自律、善良、快乐的人。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精英,但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律快乐的人,如果孩子资质有限,家长不如适当给孩子一些自由,让孩子快乐一些。

  你如何看待给孩子“减负”这个问题,你觉得家长应该督促孩子成为“精英”,还是觉得家长应该认清现实,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查看更多>>
上一篇:最浪漫的爱情故事遇上最古... 下一篇:《中华文摘》文章:白岩松...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