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舉,字仲明,進賢(今屬江西)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進士,調寧國簿。開慶元年(一二五九)爲贛縣尉,遷贛州錄事參軍,浮梁縣丞。事見明嘉靖《贛州府志》卷七。
蔡公亮,字子明,號仁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進士。嘗官大理司直。事見清乾隆《武夷山志》卷一七。
徐起濱,字子節,平陽(今屬浙江)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進士。爲福建推官(清乾隆《平陽縣志》卷一二)。
危昭德,字子恭,邵武(今屬福建)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進士。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知寧波府(清雍正《寧波府志》)卷一六)。二年,除秘書郎,遷監察御史(《南宋館閣續錄》卷八)。官至權工部侍郎。有《春山文集》(四六抄)一卷。事見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八,《宋史》卷四二五有傳。
尹棟,號竹坡,遂昌(今屬浙江)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進士,爲紹興府幕官(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
孫炳炎,字起晦,餘姚(今屬浙江)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進士,調福州府教授。歷湖南幕官,改淮東餉幕,通判太平州。入爲宗正丞,擢吏部郎,出知饒州,除軍器監,以言罷。恭宗德祐間以江西提刑繼文天祥知贛州(明嘉靖《贛州府志》卷七)。事見清光緒《餘姚縣志》卷一九。
郭鳳,寧遠(今屬湖南)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進士。官翰林學士,出使廣東(清嘉慶《寧遠縣志》卷七之三)。今錄詩二首。
唐元齡,新建(今江西南昌)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進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景定間知樂安縣(清同治《樂安縣志》卷六)。今錄詩三首。
唐震,字景實(明正德《姑蘇志》卷四二作景賢),會稽(今浙江紹興)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進士,度宗咸淳中由大理司直通判臨安府。六年(一二七○),知信州。八年,擢浙西提刑(《宋史》卷四六《度宗本紀》)。十年,知饒州。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略饒被執,不屈死。《宋史》卷四五○有傳。
陳贊,字成父,福安(今屬福建)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進士。歷湘潭尉,轉工部架閣。史嵩之、賈似道相繼用事,遂乞歸。事見明嘉靖《福寧州志》卷八、一一。
王侑,理宗景定四年(一二六三)知建昌府(《永樂大典》卷一二○七二引《建昌府旴江前志》)。今錄詩二首。
王應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號厚齋,鄞縣(今浙江寧波)人。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進士,調西安主簿。寶祐四年(一二五六)中博學宏詞科,累遷太常寺主簿。以言事忤丁大全,罷。丁敗,起通判台州。景定元年(一二六○)召爲太常博士,遷著作佐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兼禮部郎官、兼直學士院,以忤賈似道奉祠。六年,起知徽州。七年,召爲秘書監,遷起居郎。八年,權吏部侍郎。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授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因封駁留夢炎薦章不報,遂東歸,自號深寧老人。元成宗元貞二年卒,年七十四。王應麟是宋末著名學者,著作繁富,影響較大的有《困學紀聞》,《玉海》等。另有《深寧集》,已佚。僅《兩宋名賢小集》卷三七八存《王尚書遺稿》。事見清錢大昕《深寧先生年譜》,《宋史》卷四三八有傳。今錄詩十首。
龔開,字聖予,號翠巖,又號龜城叟,淮陰(今屬江蘇)人。理宗景定中與陸秀夫同入淮南李庭芝幕。宋亡,隠居吳中,以畫自給。事見清光緒《淮安府志》卷三二。 龔開詩,據《癸辛雜識》等書所錄,編爲一卷。
馬廷鸞(一二二二~一二八九)(生年據本集卷一八《老學道院記》“著雍困敦(戊子,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之歲,余年六十有七”推算),字翔仲,晚年號玩芳病叟,饒州樂平(今屬江西)人。端臨父。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進士,調池州教授。開慶元年(一二五九)召爲校書郎。景定四年(一二六三)進中書舍人。五年,遷禮部侍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進簽書樞密院事。五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八年,因與賈似道不合,九疏乞罷。九年,爲浙東安撫使、知紹興府。十年,辭免,奉祠(《宋史》卷四七《瀛國公本紀》)。至元二十六年卒。著有《玩芳集》、《木心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一○),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成《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今人續輯《碧梧玩芳詩餘》一卷。《宋史》卷四一四有傳。 馬廷鸞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參校《豫章叢書》本(簡稱豫章本)以及《永樂大典》、《詩淵》所收詩。另輯得集外詩編爲第四卷。
釋如珙(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子璞,號橫川,俗姓林,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年十五從季父釋正則祝髮。預戒於本州廣慈院。出學於外,初從石田薰於靈隠,繼留從癡絕沖。又往太白投天目禮。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爲臨安府凈慈寺首座,繼領瑞安府雁蕩山靈巖寺。八年,移住雁蕩山能仁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移住明州阿育王山廣利寺。二十六年卒。有本光編《橫川如珙禪師語錄》二卷,收入《續藏經》(名誤爲行珙)。事見《語錄》及《牧潛集》卷三《橫川和尚塔記》,《續燈存稿》卷四、《增集續傳燈錄》卷四有傳。 釋如珙詩,以輯自《語錄》卷上的偈頌編爲第一卷,以《語錄》卷下的詩編爲第二卷,輯自他書者附於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