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中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职称。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其著名散文《我与地坛》影响最大,感动了无数读者,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之一,并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 史铁生在电影创作上成绩丰硕,所创作的电影剧本《多梦时节》、《死神与少女》等充满诗意,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在国内外获奖
作家简介
史铁生初期有的小说,如《午餐半小时》等,带有暴露“阴暗面”文学的特征。发表于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既是史铁生,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的意义。在“寻根”问题上,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见解,“‘根’和‘寻根’又是绝不相同的两回事。一个仅仅是,我们从何处来以及为什么要来。另一个还为了:我们往何处去,并且怎么去”。关于后者,他认为“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的根据”。[3]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
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种对于“残疾人”(在史铁生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散文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命若琴弦》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作家精选作品:
- 史铁生:毒药|中篇小说
- 红孩:追忆史铁生――他代表着文学的良...
- 史铁生《自由的夜行》选读
- 史铁生:活出爱|病隙碎笔
- 史铁生:角色
- 史铁生:老海棠树
- 史铁生:老家
- 史铁生:老屋小记
-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_0
- 史铁生: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
- 史铁生:人活着,必须要有一个最美的梦...
- 史铁生:三月留念
- 史铁生:我们都已经活得不那么在意死了
- 我与史铁生在陕北插队的日子
- 史铁生
- 史铁生|归去来
- 史铁生《另外的地方》
- 史铁生《希米,希米》
- 史铁生《草帽》
- 史铁生《神童》
- 史铁生《节日》
- 史铁生《车神》
- 史铁生《不实之真》
- 史铁生《九层大楼》
- 史铁生《遗物》
-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 史铁生《永在》
- 史铁生《生辰》
- 史铁生《兄弟》
- 史铁生《鸽子》
- 史铁生《“傻人”的希望》
- 史铁生《命若琴弦》
- 史铁生《预言者》
- 史铁生《秋天的船》
- 史铁生《今晚我想坐到天明》
- 史铁生《绵绵的秋雨》
- 史铁生《小小说四篇》
- 史铁生《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 史托姆《茵梦湖》
- 史铁生《冬妮亚和尼采》
- 史铁生《我在》
- 史铁生《庄子》
- 史铁生《树林里的上帝》
没有了! 下一篇:张爱玲散文集 张爱玲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