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智慧之人格

2018-03-28 04:07 编辑:云彩间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作者:青林漠漠

  人格的英文是personality,来源于希腊语persona,是面具的意思。指戏剧中角色的个性。在随着社会的不断演绎中,心理学家定义人格为,是一个人的思考、情绪或行为。譬如说,有一个人的特质是小气,那么他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候、对不同的人,大概都会很小气。这时候我们会说小气是他人格的一部分。无疑人格是精神的产物,这种产物能衍生出无穷的魅力,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格的魅力,这也使人格进入了褒义词行列,其对立面虽说也是人格的表现,却不常被人用“人格”二字来形容。人格的概念含容太广,这里我只把它狭义为正反两部分——君子和小人。君子和小人理论上是两个对立的个体,现实中却粘合成两个辨证的个体,有时君子中含有小人,有时小人中含有君子。因为人的思想是流动的,此一时为君子,彼一时可为小人。能一生无小人之过的君子基本已经绝迹,说这句话也许有些偏执,可在经济飞速发达的今天,在人们对物质渴望无穷大的时候,人格却被挤在发展的缝隙中,苟延残喘的存活着。人格的生存似乎比生命的生存还步屣维艰,在人格与利益发生冲突时,多少人能扛起人格这面大旗!又有多少人利欲熏心把人格踏在脚下!如果做一次民意测验,较量的结果会是利益遥遥领先于人格,这个结果是多数有“人格”良知的人不愿认同却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在网上流行这样一个测试贴:“当有人给你5万块钱让你放弃你的爱情时,回答基本都是否定的;当给到50万时,个别人已经心动;当给到500万时,绝大部分答案都已肯定;当给到5000万时,能挺住的人已寥寥无几。金钱是种物质魅力,人格是种精神魅力。既然与物质和精神挂上了勾是不是人格也要遵循哲学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人格本不应遵循价值规律,可现实中价值规律却真真实实主导了“人格”,表现出来的现象不竟相同,是个体对价值需求不同而已。

用君子与小人来区分人格的坐标,要比单纯用好与坏来区分更为深刻,没有人能确切的划清君子与小人的界限。我国古代把读书人称为君子,君子在读书成名后,往往当了官,当了官就易陷入权力的尔虞我诈之中,就成了小人政客。如果读书即未成名,变成鲁讯笔下的孔乙已和吴敬梓笔下的范进,这时“君子”的这顶贵冠却带尽了讽刺的意义。“君子固穷”可洁身自好,但不能以穷困潦倒来安慰自己,这时的“君子”与小人也无异。君子和小人就象真理和谬误一样,只是一步之遥,可相互转化。做君子容易,做一世的君子难。

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杠杆,但很难找出确切文字来衡量。我们在区分善恶、真伪、是非……时,是不是影射着背后的人格界限。我们划不出具体的框来概念君子和小人。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只是一种直觉上的概念,君子是智者不忧不惧而坦荡荡。可一个人的坦荡荡只能写在心里,你自己了解、明白,我们无法去了解别人的“坦荡荡”。善良的人总把别人想的和自己一样善良;龌龊的人总把别人想的和自己一样龌龊。君子坦荡荡,会直言不讳,多少人能接受忠言逆耳呢?小人却往往会见风使舵,多少人能看穿口蜜腹剑呢?现象往往劫持了本质,多数人还是喜欢玫瑰一样的语言,也就成就了多数人的小人得志。纵观历史,文有李白、屈原……;武有岳飞、袁崇焕……都被小人治理的空有一腔报复无用武之地,历史最终是澄清了一切,可写清时我们面对已魂飞魄沓的先人也只能说一句生不逢时。中华泱泱几千年,无不在呼吁君子之德之高尚,可呼吁之后的作为君子的对立面的“小人”却繁殖的更为猖厥,余秋雨在一本书中称“君子”已是“稀有动物”,循视一下周围,再横观世界,能让我们从人格上顶礼膜拜能有几人?

我认为自己一直生存在君子与小人的夹缝中,极力追逐着那扇让我心灵轻松而踏实之门,偶尔,在小人的边缘上徘徊,刨食些利益。我只承认这是边际效应,不承认自己已入小人之门。说些献媚的话,为升迁搞点小动作,这本属小人的劣根性,可在现实中被普遍的形成了习惯。不敢仗义执言,也不危言耸听,我想我的人格大部分还在“君子”的范畴。这也许是一种中庸之道,在君子和小人的决择中本不应出现中性词,这是大部分“草根”被现实整治而不得不派生的一种生存方式。这种方式有其劣根性、有其无奈性、有其适应性,却也高于挂着仁义、豪爽标签的伪君子。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圣人对君子与小人的划分,也是我们应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历史穿越几千年保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应是我们时时的感悟,可在利来利往的现实中,这些精神财富却成了一种纯精神的亦高不可攀的理论,人人都象往着,却抵不住利益的诱惑,也只能向往着。

如我一般生存于“两难”之间的,应是社会的主体。这不是某个人制造的现象,而是大多数人制造的趋势。要想改变趋势,却应从每一个人做起。黑格尔认为,真正的有价值的悲剧不是在善与恶之间抉择,而是出现在两难之间。如果没有深刻的选择,人就会变得肤浅。在人格的两难之间就形成了君子和小人。

说了许多,无非是希望象我一样徘徊在两难之间的“草根”之人,能尽量把脚迈入君子之门,必竟民族文明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至于那些愿意在“小人门内”发霉之人,不是我只言片语就能归劝的了的,需要的是法律、道德更多的戒尺去惩罚。

最后希望所有人,能主动选择人生,创造明朗自主的生命。

查看更多>>
上一篇:沈裕慎:观赏吉林雾凇 下一篇:生活 活着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