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
2018-04-06 21:49 编辑:步紫寒
概括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上海人,生于1952年10月,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职称文学创作2级。1982年10月加入省作协,1985年9月加入中国作协。 生于上海亭子间。从小体弱多病,与各种体育奖杯无缘。1969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会捉鱼会盖房会犁田会栽秧。当过水电站民工、山村男教师。1975年应征入伍,官拜宣传股长。在云南边疆生活了18年,娶一妻,生一子。1992年调任成都军区创作室。擅长写动物小说。
简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72年调当地山区小学当教员。1980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 现为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创作员,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小说《圣火》获1990年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奖。《第七条猎狗》获中国作协首届儿童文学作品奖。《一只猎雕的遭遇》获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斑羚飞渡》一文荣获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台湾儿童文学学会、《民生报》、《国语日报》、《儿童日报》、《幼师少年月刊》联合主办“好书大家读”活动推荐书目。《斑羚飞渡》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下册27课、《最后一头战象》被选入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第23课。1952年出生于上海亭子间。1969年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有着丰厚的生活体验。1975年当兵,历任新闻干事和宣传股长。1980年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作品多次获奖。现为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二级创作员,中国作协会员、云南省作协理事、云南省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创作体会
谈到创作体会时,沈石溪说:“十五年的创作实践,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礼仪的粉饰、道德的束缚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会盛衰,礼仪会更替,道德会修正,社会文明也会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文章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通过对动物社会的描写,揭示了动物之间情感纠葛的内心世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还可以从中引发联想,体会其中的内涵,引起人们深沉的思索:动物世界尚且如此,我们人呢?
作品一览和简介
《狼世界》,小说集。1984年由云南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5万,印数25110。
《第七条猎狗》,小说集。1985年1月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8万,印数112000。共收作者8个短篇,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背景,讲述人与动物的恩恩怨怨。
《退役军犬黄狐》,中篇小说。1988年6月由云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5万,印数3000。立过战功的军犬黄狐被宣布退役了,它向往战斗生活,偷偷溜回哨所前线,在收复者阴山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一只猎雕的遭遇》,长篇小说。1990年10月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16万,印数5000。一只猎雕,被主人抛弃,先当诱雕诱骗同类,又当种雕传宗接代,最后逃离人类,在弱肉强食的丛林里奋斗拼搏。
《狼王梦》,长篇小说。1990年11月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10万,印数40000。荒原群狼,雪山金雕。母狼紫岚为了将自己的后代培育成狼王,宁愿牺牲自己,与金雕同归于尽!用狼血写就的充满传奇色彩的动物小说。
《猎狐》,中篇小说。1991年2月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9万,印数10000。该书是作者的少年小说集。描写八十年代少年的追求和苦恼,反映他们身上传统道德观念同现代意识之间的摩擦和碰撞。
《盲孩与弃狗》,长篇小说。1992年3月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15万,印数1600。一位在边疆插队的女知青为了返城,抛下男婴。男孩长大后,双目失明,在一条被抛弃的狗的帮助下到昆明寻找母亲。
《沈石溪动物小说自选集》,小说集。1992年6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字数25万,印数3000。共收作者16篇中短篇动物小说,描写16种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
《圣火——沈石溪获奖作品集》,小说集。1992年8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数20万,印数3000。收录作者1980年——1991年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所有获奖小说,共12个中短篇,其中有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战争与女人》。
《老鹿王哈克》,小说集。由台北国际少年村出版。字数13万,印数3000。收录作者6个动物中篇小说,以动物视角观察生命世界,跳出人与动物恩怨圈,展示没有人类参与的动物世界的生存状。
《残狼灰满》,中篇小说。1994年9月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7万,印数10000。大公狼灰满的两条腿残了,但它不甘沉沦,向往着曾经属于它的狼酋宝座,终于有一天,狼群中出现了罕见的双体狼。
《象王泪》,小说集。1994年10月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14万,印数10300。这是一部由3个中篇连缀而成的写大象生活的长卷,展示野生象群的生存奥妙。
《红奶羊》,长篇小说。1994年12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数15万,印数11000。母狼蓓蓓难产死了,公狼黑电捉到一只红奶羊来充当奶妈抚育狼崽,吃羊奶长大的狼崽长成一个会学羊叫的怪狼。
《再被狐狸骗一次》,小说集。1995年11月由台北《民生报》出版公司出版。字数7万,印数4000。收录作者9个短篇小说。以知青为视角,在乡村艰苦生活中,人与动物互相慰藉,互相依存。
《保姆蟒》,小说集。1995年12月由台北《民生报》出版公司出版。字数7万,印数4000。收录作者9个短篇小说。西双版纳密林中,“知青”出身的猎人所写的狩猎笔记,紧张、刺激、生动、有趣。
《疯羊血顶儿》,长篇小说。1995年12月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14万,印数10000。它一出生就目睹母羊被狼咬死,母羊血溅在它的额头,因此起名血顶儿。它伺机找狼复仇,却被羊群视为疯羊。
《混血豺王》,长篇小说。1996年1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数28万,印数9000。猎狗洛嘎在追猎中和母豺达维娅结合,生下混血豺白眉儿。虽有狗与豺的杂交优势,却无法在豺群和人类社会立足。
《野猪囚犯》,小说集。1996年8月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19万,印数5000。共收录作者15篇作品。为该社编辑“新时期儿童文学名家作品选”中的一本。
《沈石溪动物故事系列》,小说集。1996年9月由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40万,印数10000。共收录作者25个中短篇动物故事,分4卷出版,每卷10万字,除总书名外,每卷各用一篇作品名为书名。
《沈石溪动物小说文集》,文集。1997年7月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共10卷。字数180万,印数10000。共收录作者从1980年至1997年全年动物小说。总书名外,每卷各有一书名。
《狼妻》,中篇小说。1997年9月由台北国语日报出版中心出版。字数7万,印数4000。动物学家历险故事系列之一,收录作者4个短篇,揭示野生动物生态习性,破译野生动物行为密码,扣问生命的终极意义。
《牧羊犬阿甲》,小说集。1997年10月由台湾光复书局出版。字数8万,印数2000。共收录作者23篇作品。风格类似随笔,记述原始森林各种动物的生存状态。
《豺狼拥抱》,小说集。1998年2月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13万,印数5300。共收录作者3部中篇小说。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下,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互相倾轧而又互相依傍共渡难关。
《当保姆的蟒蛇》,小说集。1998年7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数6万,印数3000。收录10个短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将人和动物放在同一档次来考察,描写人与动物复杂多变的感情纠葛。
《鸟奴》,中篇小说。1998年12月由台北国语日报出版中心出版。字数6万,印数2000。动物学家历险故事系列之一,一对鹩哥为了躲避毒蛇侵袭,给天敌雕做奴隶,在屈辱中求生。
《沈石溪动物小说获奖作品集》,小说集。1998年12月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共3卷。字数47万,印数5000。收录自1980年至今重要作品。
沈石溪动物传奇故事系列12册
《兵猴》
《仇恨》
《猎狐》
《罪马》
《天命》
《狼妻》
《红奶羊》
《灾之犬》
《智取双熊》
《野猪囚犯》
《藏獒渡魂》
《老鹿王哈克》
《丹顶鹤再嫁》
《情豹布哈依》
《虎女蒲公英》
《最后一头战象》
《逼上梁山的豺》
《雌孔雀的恋情》
《红嘴相思鸟昂贵的彩礼》
《疣鼻天鹅的自我心理调节》
《斑羚飞渡》一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会让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感到精神的震撼,会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
《斑羚飞渡》的文体是动物小说,即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又叫《生命桥》。
《斑羚飞渡》被选入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课文。
《最后一头战象》被入选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3课课文。
儿童文学
沈石溪曾被称为“另类”作家,原因是他作品的主角都不是人,而是与人一样生于自然、有血有肉的动物。但沈石溪却说:“动物小说折射的是人类社会。动物所拥有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学,应该引起同样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类思考和借鉴。可以这样说,我是为生命而写作。”
1969年,刚刚初中毕业、尚不满17岁的沈石溪正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批上海知青当时有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族、云南等七个去向可供选择,沈石溪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云南,惟一的理由就是:云南是动物王国,在那儿,他可以养一条真正的猎犬。来到西双版纳后,沈石溪如愿住进一户傣族老猎人的竹楼,不仅有了真正的猎犬,而且跟随着老猎人开始在最原始的自然天地中徜徉。老猎人有两个正值妙龄的女儿,于是便把沈石溪和另一位一同住在家中的小伙子当成一家人,将自己的浑身解数、所有对野生世界的认识倾心传授。虽然最终无缘做个傣家女婿,但那片葱翠的原始森林,许许多多世代生长在那片土地上的可爱的生灵,都已成为沈石溪心中不可磨灭的美丽印记。
沈石溪的第一篇动物小说《象群出没的山谷》发表于《儿童文学》杂志,至今已过去23年,但说起这篇小说,说起当时选用这篇小说的《儿童文学》编辑对自己创作的巨大影响,沈石溪仍抑制不住满心的感激。“当时我入伍在西双版纳军分区任新闻干事。《儿童文学》的编辑特地赶到云南,鼓励我继续沿着这条全新的小说创作道路写下去。”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沈石溪开始意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生命的经历与理解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表达出来。1984年,沈石溪的第一本动物小说集《第七条猎狗》出版,第一次印刷即达10万册,并荣获首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在随后的两届评奖中,沈石溪又分别以《一只猎雕的遭遇》、《红奶羊》再次获奖,成为这一重要儿童文学作品大奖“三连冠”得主。在台湾,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也受到小读者的热烈欢迎,出版的23本动物小说均多次再版,是内地儿童文学作品中再版率最高的,其中曾获台湾第四届“杨唤儿童文学奖”的《狼王梦》一书已再版达二十多次。沈石溪也因此被冠以“中国动物小说之王”。
也许对于很多成人读者来说,动物小说还是个有些陌生的概念:以动物为主角,那和童话、寓言有什么不同?而在沈石溪的笔下,动物世界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天然的生命世界。虽然以人类的眼光作为叙述视角,动物没有语言,也没有为常人所明了的表达方式,但通过对行为的描写,以及通过行为、目光透露出来的丰富心理变化与情感起伏,沈石溪将一个个关于亲情、爱情、勇敢、智慧等等的故事娓娓道来,读之令人动容。曾有读者说,“童话只有甜美而无阳刚之气是大缺憾。我很钟情沈石溪小说,那是给小男孩看的东西,西南部风情、动物世界,绝无软绵绵的阿姨腔。”那些质朴、还原生命本真的动物故事,给生存环境完全社会化的现代人带来的震撼,正是沈石溪创作的魅力、也是动力所在。
自然并不都是青山绿水,弱肉强食的故事天天在上演。尤其是面对人类的强大,动物的软弱,它们对生存的无奈与挣扎。所以在沈石溪的作品中,有不少是悲伤、甚至悲壮的。对于这个问题,沈石溪认为,“生活的主旋律是苦难,人生经过苦难的淬炼才能发光。孩子的成长需要了解、体验人生的苦难,这也是儿童文学无法回避的一个主题。在我国家喻户晓的前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最初发表时就是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还曾获得前苏联的‘国家儿童文学奖’。我想,儿童文学并不都是轻松、明快的,因为人生本来就充满了各种色彩。”
关于动物小说,儿童文学理论家王泉根曾指出,动物小说中的动物不说话,因为一开口说话,那就变成了童话。动物小说中的动物都是作家理解中的动物,是作家赋予动物种种性格行为和心理活动,所以动物小说的创作还是有不少瓶颈。对此,沈石溪表示,他会在创作中更加注意表现动物的原生态,但却不会因此受到局限,因为动物小说的主旨是关注生命,思考生命层面的问题。
(编辑:李子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查看更多>>
上一篇:范小青 下一篇:梅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