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斯诺与北大的不解之缘
2018-07-18 17:31 编辑:应盼烟
2018年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问世8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该书董乐山译本出版一年多来,销量已达300万册。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一份最好的纪念。
斯诺的一生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美关系,与北京大学有着不解之缘。1934年初,斯诺应邀任燕京大学(现在的北大校园)新闻系讲师,讲授新闻学课程,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爱戴。到燕大后,他请在新闻系读书的萧乾等一起编译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通过文学作品来向西方揭示中国的现实。斯诺十分关切中国的命运,热情支持和保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他家也是许多爱国进步学生常去的场所。斯诺还建议燕大学生自治会举行过一次外国记者招待会,学生们向西方展示了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1936年10月末,斯诺从陕甘宁边区回到北平之后,热情地向北大、清华、燕大的青年学生介绍陕北见闻,在临湖轩放映他拍摄的反映苏区生活的影片、幻灯片,展示照片,让国统区青年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领袖的形象,看到了“红旗下的中国”。在燕园,斯诺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
新中国成立后,斯诺于1960年6月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会见了师生和当年友人,访问持续了5个月。他在1963年出版的《大洋彼岸》一书中指出:“从前最重要的是国立北京大学,在那里,培养了共产党最重要的创造者,到如今,北大还是雄心勃勃的艺术和科学系学生以及毕业的研究人员向往的地方”。1964年,斯诺再次访问中国,重返燕园。正是他与北京大学的这种特殊关系,使他与北大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73年10月19日,斯诺的一部分骨灰安放在北大未名湖畔。正如他生前所愿:“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
1993年3月4日,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成立,开始系统地组织研究和介绍斯诺及其他国际友人的研讨会、纪念会;发表和出版研究国际友人的论文和著作;开展同美国和其他国家有关机构、团体及人士的友好往来与交流活动。近年来中心成功主办了“让世界了解中国——斯诺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海伦·斯诺诞辰一百周年国际研讨会、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成立15周年暨《红星照耀中国》发表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埃德加·斯诺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并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斯诺纪念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两年一度的斯诺国际研讨会,在美国和中国轮流举行,其中在中国举行的8届斯诺国际研讨会都是由北京大学承办。
今年10月,第18届斯诺研讨会还将在斯诺的家乡——美国堪萨斯城举办。斯诺和中国的故事影响着更多美国友人的加入,研讨活动已经从纪念斯诺拓展到教育、医疗、企业合作等各个领域。比如以“人文交流:创新友谊和谐”为主题的第15届斯诺研讨会就包括中美高等教育的合作与战略机遇、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国际合作、水污染治理与绿色经济、中医的价值与成果导向研究等4个分论坛,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与斯诺家乡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宣布建“姐妹城市”,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启动在华埃德加·斯诺医生实习计划及实施美国和中国的音乐交流计划等。
为了更好地让大学生了解更多国际友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北大以斯诺研究为基础开设了新闻专业选修课《名记者专题》,邀请了国际友人的二代和三代后人举办讲座,介绍著名国际友人的历史作用,学习运用新闻传播学理论来观察和分析,加强学生对国际友人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新闻素养。学生们采访了著名国际友人及其子女,编写出版了中英文的《寻梦中国:中美人文交流探访录》,用20个美国人的故事讲述在中国也有一个可以实现的梦。在学生们的采访中,潘威廉说:“我从来没有想过,在中国可以过上如此幸福的生活。”雷蒙说:“感觉在中国工作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约翰·桑顿说:“在过去的10年里,我花了越来越多的时间在中国上。如果我能够对双方都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将构成一个理想的事业。”马克·力文说:“不要认为中国梦只是中国人的事。我有一颗中国心,当然也有中国梦。”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讲好中国的故事,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人员往来尤其是要推动青年人之间的交流。北大还与美国的大学共同举办了让大学生更多参与的国际友人的纪念活动和学术活动,努力使青年人成为民间外交和人文交流的主体。2011年,南犹他大学的学生艺术团到武汉演出了大型歌舞剧《海伦之梦》。2014年,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举办了中西交流音乐会,来自斯诺夫人海伦·斯诺家乡的南犹他交响乐团,与北大元培学院、艺术学院和中乐学社联合登台,奉献了一场蕴含中西方音乐特色的精彩演出。
人民文学出版社还推出了《红星照耀中国》的青少年版,这非常重要。青少年的价值观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希望《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仍然能在未来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当年,无数热血青年因阅读这本书而奔赴延安,美国历史学家拉铁摩尔说过:“只有那些当时身在中国的人们,才能回味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所产生的影响……在人们政治上陷入思想苦闷的情况下,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就像火焰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
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不止影响了一代中国人,使大批爱国青年奔赴延安,走上革命道路,也吸引了白求恩、柯棣华等许多国际反法西斯战士不远万里来华支持中国人民反抗日本的侵略。白求恩曾经写了这样一段话给自己的朋友:“要问我为什么去中国,请读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
80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跨越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将当时中国的真实情况介绍给世界,特别是其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真相。1938年毛泽东在接受一名德国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斯诺的评价和感激:“当我们被整个世界遗忘的时候,只有斯诺来到这里来认识我们,并把这儿的事情告诉外面的世界。所以我们将永远记住斯诺对中国的巨大帮助。”
向世界说明真实的中国,让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80年前斯诺做到了,今天我们更有必要做到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和平发展,使更多友好的目光投向中国。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对中国的看法都不相同。今天的中国,应该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努力引导外界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和国际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们用蓝色的眼睛看着中国,我们无法回避。人文交流只要秉持包容精神,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维护世界和平,这样就能够和谐共处、相互促进。
查看更多>>上一篇:与鲁迅有过瓜葛的章克标 下一篇:《生死场》书名之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