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叫林语堂的漳州人

2018-07-18 10:50 编辑:牧乐枫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那个叫林语堂的漳州人,老家在城西门外天宝镇的五里沙。那里有连绵的蕉林,从山脚一直到水边,从这个村一直到邻县的几个村子。天宝镇则是个有近千年历史的古镇,见证过最初的兵戈、大航海时代的风帆以及现代战争的兵火,因为滨水而繁荣,而人文荟萃。

一条被16世纪的西方人称作漳州河的,现在叫九龙江的水流从镇边、从村边流过,溯着这条河水向上,是林语堂的出生地坂仔;顺着河水向下,是他念过书的出海口厦门,山区与海口之间就是林语堂所说的大城市漳州,富庶而繁华。他的父亲,那个叫林至诚的乡村牧师,先是从城外的五里沙到坂仔,然后从坂仔到城里的接官亭礼拜堂,分别在那些地方生活过若干时间,然后去世了。和他的太太杨顺命一起葬在老家五里沙。那对恩爱了一辈子的夫妻,至今还安息在那里,和他儿子的纪念馆不过隔了一道墙。

生活在漳州河边的人,都是移民的后代。迁徙是与生俱来的宿命。他们的祖先从中原来,到了海滨,然后一代一代地陆陆续续去了海岛,慢慢地,他们的性情也从初来乍到时干燥、粗粝变得平和、温润起来。

那是一群习惯漂泊的人,远行和回家是人生应该经历的两个阶段。年轻时有梦想,从家门口搭条船,顺着水流到海边,再上一条更大的船,顺风顺水,花去几昼夜几十昼夜,到有熟人的海岛,开始他们的新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功成名就后,愿意回家待到老去。如果回不了家,就找个乡人聚集的地方,比如台湾岛安顿下来,家也就不远了。在那里,他们可以听到温暖的乡音,吃到可口的猪肝面线,就像林语堂所描述的那样。

这就是闽南漳州人。

沈从文的湘西,那里的男孩,大抵愿意做一个有前途的军人。但是在漳州,年轻人的梦想,最初大约是做一个巧手的工匠、勤快的农夫、精明的商人、不怕死的水手或者像林语堂一样的读书人。

因为土地需要供养太多的人口,所以人们从小就知道,让并不充裕的空间显得讲究一些,比如茶汤、比如饮食、比如器物,总是想着法子过出层层叠叠的意思。正因为如此,即使是粗朴的村夫,往往也在某个时刻,显露出些许文学或者哲学的熏陶痕迹。

迁徙者大抵行色匆匆,不过,像他们那样习惯于以他乡为故乡的人,却有足够的心情把日子拿捏出美好,即使在有诸多生活不便的时候。不错,那就是生活的艺术,适合于一些习惯于在路上的人。对于生活在本乡的人而言,那不过是一种再寻常不过的生活琐碎。不过离了家,就是一种挥不去的念想。有人愿意把原乡的生活形态搬到新的居住地,比如将原乡的山水寺庙从样式与名称,统统搬到新的居住地,就像那一群生活在台湾、东南亚的人。有人则愿意把一种审美趣味带到新的地方,从那个地方遥看出发地。就像林语堂,用西方人的语言描述中国式的智慧,而我们总是那么轻易地从中嗅出漳州的气息、闽南的气味。

那些在外待了一辈子的人,老了,回家,通常会找一块有阳光的坡地或者城里的五脚居——一种据说混合了英国的麦加顿建筑式样和南洋风格的街廊,每日闲闲地靠着旧藤椅,抽烟,雪茄也好。喝茶,咖啡也好。看人来人往,直到日色金黄,万籁俱寂。那个样子也很和乐。

漳州一半以上的县份沿海,剩下的一半靠山,离海也近得很。基督教文明早早渗透到这里,农耕文化依然是本色,九龙江海口一带,16世纪已经俗如化外,但子曰诗云的声音和宗祠摇曳的烛火,依然是岁月最温暖的记忆。

地理因素使然。人们亲近自然又乐于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重传统又不排斥西方现代文明,习惯四处迁徙又秉持乡土观念。即便出生山间,对城外风情也不生疏。那些做父母的,但凡有些见识,早早把自己的男孩送出去,托给有能力的亲族和乡邻,等那些男孩成人,大抵思想开通、识大体、辨大流。民国时代,漳州一下子出了三个文化界的大人物,一个是许地山,一个是杨骚,一个是林语堂,他们是一股活跃的清流,有不受时代束缚的魂魄。至于漳州,则是他们精神和现实的故乡。

就像那些家世单薄的孩子一样,林语堂10岁那年开始独立生活。父亲送他到鼓浪屿的教会学校,从此在厦门和坂仔两地飘荡,通过那条河。这期间,有青涩的初恋,未果的爱情,不期而遇却也合适的婚姻。然后,他带上他的新娘,还有她的嫁妆,出海远行。回来时,他去做教授、做学者,仍保持本乡人崇尚自然的本性,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许多闲心发现自己生活的种种妙处,就像2000年前的庄周那样过上感官所能胜任的理想生活,并且用一辈子的时间写它们。

他是一个为尘世而生的人,尘世是他唯一的天堂,可以陪伴到老的妻儿、看得见月亮的庭院、传承已久的家乡小食,不可辜负的四季辰光……都是完整生活的一部分。他周旋于周遭的景致,近理近情、安然享乐、热爱家庭,醉心自然,有积极合理的人生态度,与人和睦相处的好品性。他平和地工作,旷达地面对幸福的生活,享受快乐但不要求达到顶点。这个乡村牧师的儿子,拥有差不多完美的人生。

幽默,在翻译西方作品时他创造了这个词,被人们接受一直用到今天。幽默是心里开放的花朵,是并不十全十美的人生中自我调节与保护的本能。它轻轻挑起人的情绪,让人有搔痒一样的舒服,而人们会希望那只搔痒的手,一直继续下去。这是幽默境界。

他有梦想,他的梦想是顺应秩序而又符合现实的,近人情、极普通。他的梦想在真实的世界里,就像种子种到地里,一定会萌发滋长寻找阳光。让人觉得世界有梦想,生活就快乐。

他闲适地生活。生活的闲适与物质有关,但不一定那么有关。他眼中的闲适,就是给生活让一点空间,给精神留一个回旋。他最喜欢的18世纪一个不太出名的作家舒白香认为,时间之所以宝贵,乃在于时间不被利用,“闲暇之时间如室中之空隙”,生活太狭仄了,精神便不再有一个自由伸展的视野。哪怕是曼哈顿的摩天大楼,也该留出一块屋前空地,那是一块精神的空地,拥有那一块空地就拥有可贵的闲适。

他快乐地享受这种精神的闲适。比如睡过一夜清晨醒来,呼吸新鲜空气让肺部舒畅,开始进入工作;再如手中拿着烟斗,双腿搁在椅子上,让烟草均匀地、慢慢地烧着;或者饱食之后坐在安乐椅上,面前没有讨厌的人,海阔天空地谈笑,身体和精神都与世无争。他有滋有味地描述这些生活细节,讨论它们的好处,品尝心灵和感官、物质和精神的不加区别的快乐与闲适。我们甚至弄不清楚一个文化大师的精神体验和“五脚居”下裸背的贩夫粗茶淡饭的走卒有什么不同。

他在东西方语境中游走,用西方人的语言描述东方,用东方人的思维看待西方。战争、离乱、和平,人世间的所有一切都化成冒着暖气的茶,绕着烟雾的雪茄,最后渐渐沉淀成看得见的本乡的夕阳。

他用上述的方式度过他的一生,在绕了大半个地球后,最后10年,选择在家乡对岸的海岛住了下来,那里有数百万的乡邻可以让他不寂寞。

林语堂重新被乡人记起是20世纪末的事,那时,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城市并且翻检与她有关的人文信息。这个离家很久的人,让差不多所有的漳州人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然、亲和、乐天、处事融通,总有无数的法子让自己的日子滋润起来,总是让人想起和自然界保持亲近的关系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那座贴着五里沙的城市也因此从骨子里透露出一股闲适的味道,受数个世纪域外风物侵染,有点恋旧却不守旧,既不排外,也不媚外,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美学,总是让本乡人感到精神安适,让异乡人的心境妥帖。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入世态度啊。

于是人们越来越愿意用各种法子亲近他,希望他成为本乡湖光山色的一片倒影,一张随时要递送出去的城市名片。

20世纪末,人们觉得应该在他的老家建一个纪念馆。经过了那么多年的两岸隔阂,那个生于漳州逝于对岸的人,身边多少带一些是是非非,但是还有什么能够比一个爱家的乡贤更容易弥合彼此间隙呢?林语堂纪念馆在五里沙落成时,是2002年,他的两个生活在美国的女儿,相如和太乙——他的快乐的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回到五里沙,在他的青石塑像前徘徊落泪。她们的父亲身穿长衫、脚着皮鞋,松松地靠着藤椅,手中的烟斗似乎正散发着好闻的烟草味,像她们小时候看到的那样。五里沙的凉凉蕉风,想必让那个离家太久的人精神安适了吧。

此后造访五里沙林语堂纪念馆的人,进馆前,总能在那个洒满日光的庭前与那个闲坐的人打个照面。在馆里,总能听到电视《我的家乡》的娓娓诉说。离开时,讲解员还会用本乡话咏唱他的《方言五言诗》,那诗抑扬顿挫,暖心又古意。“乡情宰样好,让我说给你,民风还淳厚,原来是按尼(这样)。汉唐语如此,有的尚迷离;莫问东西晋,桃源人不知;父老皆叔伯,村妪尽姑姨;地上香瓜熟,枝上红荔枝;新笋园中剥,早起食谙糜(粥);胪脍莼羹好,呒值水鸡(田鸡)低(鲜);查母(女子)真正水(美),郎郎(人人)都秀媚;今天戴草笠,明日装入时;脱去白花袍,后天又把锄;黄昏倒的困(睡),击壤可吟诗。”

那乡音吟唱,总能一下子唤起人们的乡愁。那是行走在外的人的乡愁。

2016年,人们开始打造林语堂文化园。那园在漳州盆地的边缘,有天宝大山山势西来,九龙江水旋而向东,地势地貌舒展而秀美。林语堂纪念馆是整个园区的核心,数里栈道,蜿蜒曲折,亭台楼阁,起伏错落,把那个万顷蕉林,梳理出层层叠叠的纹理,烟云茶馆、语丝咖啡、天风台、快哉亭……那些与林语堂有关的印记成了园区建筑的名称,这使这个供市民、村民休闲的郊野公园看上去也很有文学气息。

接下来就是“海”了。2017年,林语堂文化园继续扩张,那个园区成了“香蕉海”,是“五湖四海”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组成项目。按A级景区规划布局,阳明山的林语堂故居索性按1:1的比例,被安置于一块向阳的坡地上,那座漂亮的白色的西班牙风格的小洋楼,浮在林语堂老家的蕉海之上,像一艘不系之舟。他的书房、他的卧室、他的起居室,保持早先的样子。那些和他度过了10年光阴的书柜,静静地待在那儿,好像不曾离去,那个有西班牙廊柱的小小的庭院,是否曾有过绕梁的笑声,并且惊起正在打盹儿的鸟儿?那个浅浅的鱼池中的鱼儿,是否曾经和大师一起度过许多闲暇的时光……林语堂家的阳台对着天宝大山,黄昏,他是否还是一个人独自在那里乘凉,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朦胧,四周是他久违的无边的蕉风,而他是否正不可救药地沉浸在他的不亦快哉中呢?

从林语堂纪念馆到林语堂文化公园再到香蕉海,一个文学的林语堂正渐渐变成生活的林语堂,与城市精神生活有许多关联的林语堂。

人们花了差不多十几年的时间去了解那个叫林语堂的乡贤,寻找自己的失落生活的影子,唤醒睡着了的心情,想象城市未来的某一种模样。最后,他成了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当乡人造一座美丽的公园去承载城市气韵,共享人文精神美好,归来的,不仅仅是林语堂。

一个习惯于行走的群体应该知道怎么让自己的精神安适,一个由中原移民建起来的城市应该知道什么是故乡什么是远方。现代节奏改变了我们原先的生活,失落了一些宝贵的时光以及荣耀后世的传统。我们在塑造自己城市的时候也有了更多的责任。有一点是值得期待的:让生活和山水更亲近一些,让社会与传统更贴近一些,让现代文明与我们的未来更密切些,重要的是,让自己更自然本色一些。

未来有梦想,精神便安适;对城市有信心,生活便和乐;这种感觉真的挺美好。

查看更多>>
上一篇:追记余光中先生:文化乡愁... 下一篇:白居易诗:现实关怀传世界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