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悦的名实思想
2018-08-19 18:41 编辑:车乐萱
名实问题一直是先秦诸家共同讨论的话题,诸如儒家和法家都曾有“正名”或“举名察实”之言,东汉末年荀悦对此又有新的发展。荀悦在“成王治者,必本乎真实”(《申鉴·政体》)的框架下,在强调了“真实”的重要性之后,紧接着以“治世之位,真位也”(《申鉴·政体》)号召统治者应该做到名位相符,并给“政者,正也”之“正”赋予“平直真实”新内涵,最后要求对官吏“名实”问题辅之以制度考核。荀悦此举旨在达到“四患既蠲,五政既立,行之以诚,守之以固,简而不怠,疏而不失。无为为之,使自施之;无事事之,使自交之。不肃而治,垂拱揖逊,而海内平矣”(《申鉴·政体》)之目的。
成就王治之世,需以“真实”为本。《申鉴·政体》云:“君子所以动天地、应神明、正万物而成王治者,必本乎真实而已。”“君子”能够顺应天地神灵、治理好天下万物而成就“王治”之世,其根本在于“真实”。为了进一步说明“真实”问题,荀悦接着指出:“善恶要于功罪,毁誉效于准验,听言责事,举名察实。无或诈伪,以荡众心。”(《申鉴·政体》)而这里所谓的“真实”,既是要求统治者的言论行为、道德水准、政绩事功等都应该以真实为根本。
治世之位,应以“真”位为要。君、臣、民作为国家政治格局中的三个重要单元,如荀悦所言:“天下国家一体也,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民为手足。”(《申鉴·杂言上》)以形象地比喻规定了君主、臣民在其国家中的(名)“位”。不仅如此,荀悦在《申鉴·杂言上》亦有:“或问:‘致治之要,君乎?’曰:‘两立哉。天无独运君无独理。非天地不生物,非君臣不成治。首之者,天地也;统之者,君臣也哉。’”既然君主和大臣是国家政治治理格局中两个重要单元,且“非君臣不成治”,那么要想成就王治之世,君主和大臣必须达到三个标准:“一曰达道于天下,二曰达惠于民,三曰达德于身。……治世之位,真位也。”(《申鉴·政体》)荀悦谈的是治世之“位”,重点却在“真”上。只有在“道”“惠”“德”三个方面切“实”做到以身作则和尽职尽责,才真正符合从政者的(名)“位”。在此基础上,荀悦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称职的君主,就必须在自己的(名)“位”上真正做到“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申鉴·政体》),所谓“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尚书·吕刑》)。同样,那些在国家中起到辅助作用的股肱之臣,也应依照自己的(名)“位”,真正地尽心效力辅佐君主完成政治统治:“治世之臣,所贵乎顺者三:一曰心顺,二曰职顺,三曰道顺。”(《申鉴·政体》)正所谓“邦之杌隉,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尚书·秦誓》)。可见,只有君主和大臣们真正做到符合自己的(名)“位”,并且真正去履行自己(名)“位”所赋予的权利与义务,才是真正的治世之“位”,才是真正的“名实相副”。然而成就王治之世,不是君主独断专权、大臣埋头苦干,双方各自为政,还需要双方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尤其是君主应该做到“上有师傅,下有臣,大则讲业,小则咨询,不拒直辞,不耻下问,公私不愆,外内不贰。是谓有交”(《申鉴·政体》)。《易》曰:“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可知,作为君主,上有太师太傅,下有直言诤谏的大臣,从大的方面看可以讲习立业之道,小的方面可以咨询日常事务,君主应当做到不拒斥直言,不耻下问,于公务政事和私徳私行没有差错,君臣二人便能够上下同心同德,治理好天下,成就王治之世,这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
“正己”之“正”应以平直真实为行为体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统治者应当公正无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在治国理政时才能有感召力。荀悦在肯定孔子“政者,正也”的基础上,给“正”赋予了新的内涵:“要道之本,正己而已矣。平直真实者,正之主也。”(《汉纪·元帝纪》)治国理政者需要正己,而“正己”的根本点在于“平直真实”,具体而言,统治者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有公赋无私求,有公用无私费,有公役无私使,有公赐无私惠,有公怒无私怨”(《申鉴·政体》),时时刻刻想着公平正义,想着国家和集体,追求公平、正直、真实、务实,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平直真实”,最终实现“王治”。荀悦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强调统治者自身的言论行为、道德水准、政绩事功等是否符合“真实”的要求,尤其是给“正”赋予新的内涵,表现出对“众正积于上,万事实于下”(《汉纪·元帝纪》)理想社会政治状况的向往与追求。
在对待官吏的选拔与考核上,同样要求遵循“真实”这一原则。在荀悦看来,官员的选拔与任用、奖励与惩罚都需要进行考察核实,这是度量万事的依据,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对官员的德、能、罪、行、言进行核实准验。故而荀悦指出:“德必核其真,然后授其位;能必核其真,然后授其事;功必核其真,然后授其赏;罪必核其真,然后授其刑;行必核其真,然后贵之;言必核其真,然后信之;物必核其真,然后用之;事必核其真,然后修之。”(《汉纪·元帝纪》)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各司其职,人尽其才。如若赏罚失实,未能做到实事求是,出现了名不副实的情况,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即“一物不称,则荣辱赏罚,从而绳之”(《汉纪·元帝纪》)。荀悦对官吏在“真实”方面的探讨,不仅涉及对官员的任用,还涉及当时的吏治问题,对官员的名实、言行、职位的要求与实际绩效是否一致的考核,公开而公正,足见对官员进行考核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
荀悦在“成王治者,必本乎真实”框架下对“名实”问题进行探讨,与孔子“非多学而识之”(《论语·卫灵公》)一脉相承,最终指向不是知识的传承,而是“一以贯之”社会责任的担当者。
(作者:张建会,系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博士)
查看更多>>
上一篇:辛弃疾,从未老去 下一篇:四十年前,沈从文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