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窃的艺术与爱情

2018-09-07 10:46 编辑:凌雨双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偷香窃爱——一个爱情故事》[澳]彼得·凯里著张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澳大利亚作家彼得·凯里的长篇小说《偷香窃爱——一个爱情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迈克尔·布彻·博恩原是澳大利亚的知名画家,离婚后因潜入家中偷窃自己的名画而入狱四年。刑满释放后,他不得已蛰居乡野,继续从事绘画创作,并照顾体重达两百多磅且患有痴呆症的弟弟休。某个暴雨之夜,漂亮的玛琳·莱博维茨闯入了他平静的生活,玛琳是已故著名现代派画家莱博维茨的儿媳,她从美国来到澳洲,是为了寻找公公遗留的价值连城的名画。没想到邻居被杀,邻居家的莱博维茨名画被盗,警察怀疑上了博恩。穷困潦倒又不甘心的博恩不得已与玛琳联手,企图东山再起。他出走澳大利亚,跑到日本办画展、去纽约卖画,然而种种事件和陷阱却让他始料不及。一场冲突之后,迈克尔带着弟弟休回到了澳大利亚的内陆小镇,再次过起了平淡无奇的生活。

彼得·凯里是当代澳大利亚文学的领军人物,被誉为“澳大利亚最有才华和最令人激动的作家之一”,他曾二度荣获布克奖,主要作品有《奥斯卡与露辛达》《杰克·迈格斯》《凯利帮真史》《偷香窃爱》《主仆美国历险记》《眼泪的化学》等。凯里的作品怪诞、幽默,具有寓言式小说和科幻小说的特征。多年来,他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此书中凯里以“名画”为中心,勾勒了一幅现代人狡诈贪婪、欲壑难填的嘴脸。

整部小说围绕着“名画”的占有而展开,因为占有“名画”意味着金钱与社会地位。博恩不满因离婚而不得不放弃所有钱财,铤而走险偷盗自己已卖出的名画用以办画展,企图东山再起;博恩的赞助人、收藏家让-保罗因为博恩偷了自己收藏的博恩自己画的名画而与其反目成仇;邻居博伊兰因为收藏了一幅莱博维茨的名画而引来杀身之祸;奥利维尔·莱博维茨及其母亲因为继承了父亲莱博维茨的大量作品而被人设计谋害,最后两人皆身亡;玛琳·莱博维茨年轻漂亮,前途无量,因为贪图公公莱博维茨的画作和所谓的“精神权利”,处心积虑,布下陷阱,不但盗走了名画而且杀死了自己的丈夫,以便独吞所有权益……所谓“名画”早已不是艺术品,而是名利的代名词,在名利的驱使下,人与人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物质关系。

在书中,作者让追逐名利的博恩与玛琳上演了一场扑朔迷离的“甜美”爱情,给人与人之间冷冰冰的名利关系披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彰显了人性的矛盾和现实生活的复杂。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用博恩和弟弟休两兄弟的口吻交替讲述他们共同经历的故事,既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又增加了小说叙述的广度和深度,使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书中大量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写作,又让人想起伍尔夫。事实上,作家塑造的休和玛琳分别是博恩的两个自我,休代表了澳大利亚的乡村生活方式,玛琳则代表了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博恩挣扎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善良与贪欲之间,造成了人格分裂。

此书是一部探讨利欲熏心导致人性迷失,以及何为艺术本真的作品。面对世俗世界的名利诱惑和艺术世界的难以预测,“过时”的艺术家博恩挣扎在真与伪、善与恶、名利与艺术、传统与现代之间,世事难料和野心膨胀让他不惜踏入险途,逐渐迷失自我,个人的价值观、艺术观都大受冲击。在经历了一番炼狱般的爱情与艺术的双重失窃之后,博恩回归了自我的本真,带着弟弟休从纽约繁华之地重返澳大利亚乡村,过上了平静的生活。爱情的甜美纯真与偷窃的罪恶贪念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两者却演化出一场和谐荒诞、对立统一的故事。

查看更多>>
上一篇:足尖上的意大利 下一篇:在这个理性碎片化的时代,...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